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凤岭高耸,登上演武台,
排衙石上大风吹来。
钱王雄武,康王却软弱,
同样的江山,却有不同的才华。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凤岭高耸的景象和演武台上吹起的大风,表达了江山易主的主题。诗中提到了钱王和康王,暗示了两位王子之间的对比。钱王被形容为英武之人,而康王则被认为是软弱的。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探讨了才华和能力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江山易主的历史常态。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袁枚对于政治权力和人才的思考。通过对凤岭和演武台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和气势。而钱王和康王的对比,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统治者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治理国家的艰难和江山易主的历史常态,呼应了袁枚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而著称。这首诗词正是他在平淡的文字中流露出对于社会政治的思索和对人才的重视,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明代,庄昶,
昼哭黄河泪未乾,人间此道本难言。冰霜岁月平生定,天地纲常后代看。
从一无人知大易,青天有铁铸心肝。我诗知更诸乔在,风节能无到不刊。
摸鱼儿(灯花),宋代,李天骥,
又何须、向明还灭,寒花点缀孤影。玉龙度海吹鱼浪,烟淡宝钗横鬓。斜又整。是虫滴骊珠、两两相交颈。夜长人静。凭玉果低抛,金钱暗卜,此意有谁领。
欢娱事,料想凭伊先应。帕绡新泪猗犹凝。银篦未忍轻挑下,只恐暗风吹烬。重记省。怕莫是、明朝有个青鸾信。怎知无定。算只解窥人,人孤影只,成瘦又成病。
经史阁四言诗,两汉,张衡,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结绳而治。
谁凿七窈,鸿蒙拊髀。
马图鸟迹,彷佛文字。
羲轩勋华,授受一理。
典谟训话,浑浑无拟。
天生素王,躬服仁义。
宪章祖述,参赞经纬。
经揭日月,史严辞事。
九流说铃,诸子疣赘。
秦灰小厄,鲁壁阐秘。
白首齐生,口诵臆记。
枝叶扶疏,风流委靡。
汉兴购求,六经大奋。
舒向校雠,班马传纪。
尔雅同风,沿袭世次。
宋三百年,超轶姚姒。
际海薄天,声教渐被。
惟此东邑,蔼蔼多士。
孔墙巍巍,重屋丹绮。
群玉之府,五经之笥。
排签插架,堆案盈几。
藻饰皇猷,驰骋帝轨。
兰薰颜冉,玉洁曾史。
物忌太盛,道有中否。
何物坏宅,有士抱器。
坛荒杏老,墉鼠穴虺。
川竭珠逃,椟破玉毁。
炷灯拭案,篇壒燬。
观鹳雅鸦,鲁鱼亥豕。
斲轮糟粕,负蛉口耳。
忘筌舍蹄,出足弃履。
文未丧天,道不坠地。
起废者谁,孟母之子。
薄言采藻,於彼沼沚。
鸠工损资,不损廪饩。
榱桷得宜,轮奂有炜。
肩摩踵接,出入槐市。
非此乔木,畴克大庇。
非我宗匠,孰主张是。
祖有令德,世济其美。
休声日流,与道终始。
适吴诗,两汉,梁鸿,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悯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十一月廿七日夜分披衣起坐神光自两眦出若初,宋代,陆游,
灵府无思踵息微,神光出眦射窗扉。
大冠长剑竟何有?尺宅寸园今始归。
忧患过前皆梦事,功名自古与心违。
三峰二室烟尘静,要试霜天槲叶衣。
次韵王进之雨中见怀并示诗卷,宋代,赵蕃,
落落穷居无与徒,几思短李及辛迂。
别时尚欲题书寄,近处何须折简呼。
笔下烟云宁取异,胸中丘壑本来殊。
年侵病剧浑忘却,今日因君整旧模。
与张靖学士游华清宫雍帅钱子飞端明以诗见寄次韵和,宋代,范纯仁,
金节煌煌柅使辀,华清胜绝许陪游。东来渭水晴光动,西望长安翠霭浮。
休羡青山供秀句,好归黄閤告嘉猷。忆公何处偏回首,身在朝元最上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