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茂之新居俱值他出

近远居新徙,寻求路转微。

讵知连一巷,依旧掩双扉。

传语经旬出,曾期昨日归。

寒蝉在邻树,声带夕阳飞。

4

葛一龙

(1567—1640)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震甫。以读书好古致家道中落。后入资为郎,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寻谢归。有诗名,人称葛髯。

其他诗经

句,宋代,嵊县令,

一时分付雪儿歌。

17

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宋代,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51

满江红

作者:蔡伸(宋代)

满江红,宋代,蔡伸,

人倚金铺,颦翠黛、盈盈堕睫。话别处、留连无计,语娇声咽。十幅云帆风力满,一川烟暝波光阔。但回首、极目望高城,弹清血。
并兰舟,停画楫。曾共醉,津亭月。销魂处,今夜月圆人缺。楚岫云归空怅望,汉皋珮解成轻别。最苦是、拍塞满怀愁,无人说。

27

念奴娇(和人韵)

念奴娇(和人韵),宋代,袁去华,

水边篱落独横枝,苒苒风烟岑寂。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罗浮何处,断肠无限陈迹。
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琅玕无力。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国曾亲植。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36

书感次韵启宇先生

书感次韵启宇先生,近现代,刘雄,

谋国衣冠据上流,几多童稚葬危楼。犹看刺史如花笑,谁念灾民似海愁。

亟与英雄开盛宴,续传圣火遍金瓯。战天斗地夸全胜,一任冤魂哭益州。

53

拟孟冬寒气至诗

拟孟冬寒气至诗,南北朝,刘铄,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86

补乐歌十首。六英

作者:元结(唐代)

补乐歌十首。六英,唐代,元结,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90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唐代,李山甫,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5

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四

作者:胡宿(宋代)

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四,宋代,胡宿,

凤德衰何早,蛇年谶有开。敛衣班上衮,悯册贲中台。

缘鹄空存饰,骑箕不下来。栋隆今已折,侨压可胜哀。

49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作者:裴达(唐代)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唐代,裴达,

胜游经小苑,闲望上春城。御路韶光发,宫池柳色轻。
乍浓含雨润,微澹带云晴。幂历残烟敛,摇扬落照明。
几条垂广殿,数树影高旌。独有风尘客,思同雨露荣。

60

木兰花

木兰花,唐代,毛熙震,

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匀粉泪,恨檀郎,
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金带冷,画屏幽,
宝帐慵熏兰麝薄。

79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三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三,宋代,张舜民,

宦名生事日悠悠,问道参禅已白头。自笑攀缘犹未断,每逢佳处即迟留。

81

南歌子(寿广文)

南歌子(寿广文),宋代,王千秋,

鹊起惊红雨,潮生涨碧澜。水晶城馆月方圆。谁唤骑鲸仙伯、下三山。
笔势翔鸾媚,词锋射斗寒。向来文价重贤关。便合批风支月、紫薇间。

38

舟中坐读鸢飞鱼跃

作者:王遂(宋代)

舟中坐读鸢飞鱼跃,宋代,王遂,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

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34

夜坐

夜坐,宋代,俞德邻,

蒲团叠膝诵南华,莲勺灯明细吐花。客有可人期不至,邻无美酒夜难赊。

湿星酿雨愁飞雁,枯木号风怨宿鸦。自笑不眠还不倦,城头呜咽又鸣笳。

26

初至郑州

作者:李复(宋代)

初至郑州,宋代,李复,

二年青海困征鞍,归望天威咫尺间。

雨露忽颁西辅印,鸳鸾阻缀紫宸班。

往来扰扰无虚日,应接纷纷只强颜。

吏责无穷人事拙,梦魂时到旧家山。

98

五更朝谒之声盈耳

作者:韩淲(宋代)

五更朝谒之声盈耳,宋代,韩淲,

十载山居夜寂寥,蓬门雨打雪萧萧。何曾听得人吆喝,急走齐趋斗逞侥。

52

生朝无以自慰作留贫荐一杯

作者:王炎(宋代)

生朝无以自慰作留贫荐一杯,宋代,王炎,

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

何用太清生,囊无一钱蓄。

人言骨相寒,有智不如福。

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

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

相彼守钱虏,无厌溪壑欲。

口不谈古今,枵然瓠壶腹。

渠固笑我癯,我亦笑渠俗。

珊瑚数十株,胡椒八百斛。

冥冥鬼瞰室,一跌赤其族。

未若贫而安,高枕睡常熟。

我我云溪阳,欹侧数椽屋。

屋后莳菘韭,屋前种梅竹。

室中四立壁,但有书可读。

世故驱我来,营此知斗粟。

仕不上青云,何如返耕牧。

颇怪草玄翁,乃谓贫可逐。

卒岁一布裘,终朝一饘粥。

此外何所求,吾生无不足。

10

三山矶

三山矶,宋代,孔武仲,

矶下长川欲倒流,江豚出没水禽浮。

凭谁为告诗仙道,今到青天尽处游。

68

赠相士王生

赠相士王生,元代,柯九思,

不见王生二十年,武夷山下看清泉。南柯梦里犹相问,台贮黄金可赴燕。

3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