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吟三首 其二

白头人所贱,绿发人须恋。君如恋绿发,莫到白头变。

36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其他诗经

寓金陵感秋

作者:陈琛(明代)

寓金陵感秋,明代,陈琛,

俯仰周旋强作颜,将心能得几时安。读书尽说居官易,得路方知涉世难。

三径西风黄菊瘦,一天秋水白鸥寒。易图元有真消息,姤复中间子细看。

9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一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81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唐代,李德裕,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47

池上双凫

作者:薛涛(唐代)

池上双凫,唐代,薛涛,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85

斑竹园 其二

斑竹园 其二,清代,全祖望,

靖公忠烈更谁京,可惜荒朝厄运并。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

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只有西泠都督好,素车白马伴神旌。

71

得雨

得雨,宋代,王安国,

青天赤日水如汤,车马飞尘百尺长。望岁人人忧旱魃,舞雩旦旦待商羊。

清衷凌物回天鉴,膏泽乘时助岁穰。自有股肱歌盛德,刍荛谁敢僭揄扬。

45

画蟹

作者:刘攽(宋代)

画蟹,宋代,刘攽,

后蚓智不足,捕鼠功岂具。一为丹青录,能使万目顾。

气凌龟龙蛰,势经沧海渡。微物亦有动,将非逢学误。

76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

87

挽平昌戴丞东二首 其一

作者:王迈(宋代)

挽平昌戴丞东二首 其一,宋代,王迈,

文箓传三昧,词坛白雪吟。奇才困场屋,晚岁缀绅簪。

所历官虽小,去思人到今。挂冠垂九秩,福善见天心。

96

简王奉礼

简王奉礼,宋代,朱晞颜,

世系名门礼数娴,妙年声望耸朝端。玄丘夜直金镛静,丹陛春朝玉佩寒。

喜溢天颜承雨露,名通仙籍簉鹓鸾。自怜饥死东方朔,愿乞馀甘窃大官。

18

夏日即事 其一

夏日即事 其一,宋代,张九成,

寂寂柴门可设罗,唯馀柳色许相过。重帘半卷鸟声乐,閒看炉烟篆髻螺。

12

夜泊黄湾

作者:施枢(宋代)

夜泊黄湾,宋代,施枢,

移近黄湾泊短篷,野云垂地一溪风。

渚香吹散荷花雨,几点流萤出苇丛。

6

山林乐四首 其一

山林乐四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山林何所乐,忽忽遂忘归。江阔天低水,山深雾湿衣。

青虫当户织,白鸟背人飞。野性因留滞,非干与世违。

4

太学试驾幸后苑观谷

作者:李复(宋代)

太学试驾幸后苑观谷,宋代,李复,

禁籞开清晓,宸心喜豫游。鸣鸾迎霁日,嘉谷茂高秋。

秀颖晴光烂,雕舆睿鉴留。晨光照金粟,喜色动珠旒。

绿野勤农力,青编蔼帝猷。周人豳颂在,王业起耕畴。

73

鹊·肥沙

作者:潘牥(宋代)

鹊·肥沙,宋代,潘牥,

石坡泥浅无虫蚓,小竹才高一尺余。

独自行行无可啄,低头努觜欲可如。

84

和潜老秋日山中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和潜老秋日山中 其三,宋代,程俱,

琅玕摧空一叶下,尘鉴出柙南山高。卧看微云澹河汉,佳句不复推亭皋。

11

春日偶成五绝 其二

春日偶成五绝 其二,宋代,郑思肖,

晓来怕上最高楼,春尽时光只似秋。草木荒寒生意涩,风腥雨腻一天愁。

58

德寿宫即事六首 其四

德寿宫即事六首 其四,宋代,任希夷,

慈福脩龄八十春,微阳才动宝书新。天家庆事古无有,奕叶重光似显仁。

74

落雁图

落雁图,元代,吾丘衍,

水天曾见真如画,烟雨还看画似真。沙上一行飞又去,江南老尽白头人。

51

次德衡弟九日以萸酒来贶

次德衡弟九日以萸酒来贶,元代,蒲道源,

萸如蝇子攒头赤,酒似鹅儿破壳黄。馈我真成两奇绝,为君大醉作重阳。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