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周民山矾图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82

诗文译文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作《林周民山矾图》,并表达了许伯旅对这幅画作的赞美和思考。诗人感叹山矾这一罕见的植物入画的少见,他曾经在倪赞的家中见过类似的画作。诗人询问朋友这幅画从何处得来,表达了对画作的好奇之情。诗人以东风融雪、树木芬芳的描写,形容画中山矾的美丽和珍贵,将其与江梅相提并论。然而,山矾这样珍贵的植物却鲜为人知,被埋没在深林大谷之中。诗人为此感叹,认为了解山矾的人很少,它的珍贵与众多人所遗忘的事物相类似。最后,诗人称颂画作的创作者林周民,他是一个低调的天才,高高在上,卧于云间,却没有人能够认识他。诗人酒醉时挥袖画下了新的图画,他一笑之间,西山在他眼中变得碧绿。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山矾入画和对画作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山矾珍贵性和被忽视的境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和对人们对珍贵事物的忽视之情。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将山矾的美丽和稀有性展现出来,使读者对这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山矾与江梅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和对被埋没珍宝的惋惜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对林周民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才子的敬佩和对他们被忽视的遗憾。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将画作与作者的才华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珍贵事物的独特视角和情感。

许伯旅

浙江黄岩人,一说泉溪人,字廷慎。洪武初由选贡官刑科给事中。以诗名,时称许少杜。尝谓写诗之法可言,法之意不可言。上士用法,得法之意,中士守法,得法之似。有《介石集》。

其他诗经

雪霁同涤尘至黄龙洞

雪霁同涤尘至黄龙洞,近现代,李冰若,

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竹深藏古寺,雪霁涨新泉。

黄泽祈无竭,红梅待吐妍。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

18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三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三,明代,申佳允,

石像玲珑仰面看,纷纷踏碎碧香龛。摩来摩去浑无动,毕竟卢生睡得酣。

37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清代,施世骠,

僻峤潢池弄,王师待廓清。海门奔兕虎,沙岛靖鲵鲸。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霜飞金雀舫,水涨碧波缨。

梐枑火荼列,铃钲鹅鹳成。峰头孤月落,帏帐正谈兵。

82

蜀贞妇刘氏割股

作者:江源(明代)

蜀贞妇刘氏割股,明代,江源,

西蜀朱家妇,非邀割股名。但知夫婿重,翻视妾身□。

大义缘天性,皇穹鉴此诚。莫云便陈迹,千古竹书荣。

16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归隐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归隐,元代,汪元亨,

器非瑚琏同,才岂杯卷用。常嗟斥篱,冷笑醯鸡瓮。手拽短藤筇,足蹑

乱山峰。老体缘诗瘦,衰颜藉酒红。空空,世事如春梦。匆匆,人生类转蓬。闲

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直志定行藏,屈指数兴亡。

湖海襟怀阔,山林兴味长。壶觞,夜月松花酿。轩窗,秋风桂子香。山翁醉似泥,

村酒甜如蜜。追思莼与鲈,拨置名和利。鸡鹜乱争食,鹬蚌任相持。风雪双蓬鬓,

乾坤一布衣。驱驰,尘事多兴废。依栖,云林少是非。词林锦绣堆,歌管莺花队。

青春逼后生,白发催先辈。逝景正堪悲,往事已难追。去国笼双袖,还家纵两眉。

回思,冠冕为身累。知机,云山与世违。功名休挂齿,山水堪酬志。相离鸡鹜群,

收敛鹏翅。风外看游丝,竹上刻新词。子金虽尽,陶潜酒莫辞。追思,礼乐三

千字。嗟咨,风波十二时。身离皂盖车,足谢青云路。凤凰池上归,鹦鹉洲边住。

松竹影扶疏,禽鸟语喧呼。风月供斑管,烟霞拥翠裾。频沾,有限杯中物。熟读,

无穷架上书。天时鉴盛衰,物理参成败。知机张子房,失计韩元帅。猿鸟莫惊猜,

亭馆小安排。风月酬清兴,烟霞惬壮怀。头白,百岁人何在。梅开,一年春又来。

相亲麋鹿群,跳出龙蛇阵。禅心锻炼成,俗虑消磨尽。随意乐天真,知命守清贫。

茅店家家酒,梅花处处春。黄尘,不使侵双鬓。白云,长教伴一身。柴门尽日关,

家事经春办。登场禾稼成,满瓮葡萄泛。名姓老空山,魂梦杳长安。且入白莲社,

休题玉笋班。闲看,剑气和云散。频弹,琴声带月寒。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

诗成东阁题,酒尽西邻换。结草对层峦,接竹引飞湍。啸傲期元亮,奸雄愧老瞒。

团团,海月共清玩,攒攒,山花带笑看。时光几变迁,世事多谙练。甘为驽钝才,

羞作麒麟楦。老计向林泉,平地作神仙。茶药琴棋砚,风花雪月天。休言,富贵

非吾愿。随缘,箪瓢乐自然。至如富便骄,未若贫而乐。假遭秦岭行,何似苏门

啸。满瓮泛香醪,欹枕听松涛。万里天涯客,一枝云外巢。渔樵,坐上供吟笑。

猿鹤,山中作故交。诗书细琢磨,笔砚闲功课。金刀剖细鳞,绿酒醅香糯。荆棘

长铜驼,冠盖静鸣珂。富贵冰消日,光阴车下坡。猗猗,绿竹延清坐。峨峨,青

山发浩歌。性情甘淡雅,口体便粗粝。农桑足课程,赋税先输纳。蓑笠度年华,

诗酒作生涯。鲜鲤烹尾,香粳炊玉芽。人家,团簇青山下。梅花,横斜绿水涯。

茶烹铛内云,酒泛杯中月。耻随鸳鹭班,笑结鸡豚社。举世怕干涉,掩卷慢伤嗟。

楚霸千钧力,苏秦三寸舌。豪杰,人物都消灭。骄奢,光阴已断绝。婆娑盖草亭,

迤逦穿松径。汪洋阔酒肠,潇洒清诗兴。有分订鸥盟,无意展鹏程。白发唯公道,

东风不世情。青青,山色当窗映。泠泠。泉声绕涧鸣。忙忙乌兔走,扰扰龙蛇斗。

谁知管乐才,孰得乔松寿。闲似水中鸥,拙若树头鸠。白屋终寒土,黄金促贵侯。

优游,诗酒村学究。风流,文章老教头。新诗窗下吟,浊酒床头窨。看山掉臂行,

饮水曲肱枕。出户敞衣襟,倚杖听松琴。且食夷齐粟,休分管鲍金。平林,松竹

留清荫。幽禽,喉舌弄巧音。经书子训严,荆布妻从俭。门前独木桥,屋后三家

店。岚气接虚檐,山色透疏帘。秋早鸡儿嫩,风高粟子甜。观瞻,物理还须验。

沉潜。时光不可淹。趋炎真面惭,附势实心淡。志向车有︼,身比舟无缆。随地

结茅庵,归梦谢朝参。事业居天上,声名播斗南。风潭,百顷青铜鉴。云岩,千

寻碧玉簪。

39

月下闻蝉

作者:道敷(明代)

月下闻蝉,明代,道敷,

林叶净堪数,山蝉吟未休。今宵且趁月,明日恐惊秋。

咽露忽沈树,因风旋入楼。念能枯得尽,总是不关愁。

11

午日秦淮灯船

午日秦淮灯船,清代,全祖望,

故国百年消皭火,游人连棹赏清时。曲廊高阁还无恙,不见当年丁继之。

81

章华台

作者:刘敞(宋代)

章华台,宋代,刘敞,

楚子志方盛,筑台临章华。度高累百寻,计产逾万家。

参差蔽日月,焕烂生烟霞。侍酒皆列侯,佐欢尽名娃。

嬉游未云乐,荆棘纷已芽。奈何竭民力,用此为盗誇。

蔓草匿颓基,长风卷飞沙。废兴若纠缠,故老犹咨嗟。

85

送吴山人二首 其一

送吴山人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邂逅相逢瘴海头,白云黄菊漫迟留。他年江浙能寻我,多在芦花拟钓舟。

52

出城至龙泉院

出城至龙泉院,宋代,郭祥正,

出城霜霰侵衣冷,入寺云山掠眼明。幸有青钱沽白酒,得閒行处即閒行。

78

舟中坐读鸢飞鱼跃

作者:王遂(宋代)

舟中坐读鸢飞鱼跃,宋代,王遂,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

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34

微禄弟有微禄养閒静之嘲因足成篇

作者:韩淲(宋代)

微禄弟有微禄养閒静之嘲因足成篇,宋代,韩淲,

微禄养閒静,冉冉惊老境。谁知岁月速,复此霜露冷。

齿发堕江湖,家世本箕颍。无效彭泽翁,茫然吊形影。

40

初秋杂兴三首 其三

初秋杂兴三首 其三,宋代,方一夔,

田怕秋阳老怕贫,谁能肮脏拔风尘。穷年兀坐少生计,末路相逢无故人。

自爱漂摇栖倦翼,谁分浩荡慰穷鳞。区区温饱何须较,莫负秋来风月身。

23

次耶律奉使镇南楼诗韵

次耶律奉使镇南楼诗韵,元代,蒲道源,

雄视坤维有此楼,恍疑八表继神游。山连秦蜀相邻际,水接襄樊不尽头。

阴阖阳开增伟观,月明风冷怯清秋。百年豪杰登临处,诗兴飘飘隘九州。

9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八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八,明代,祝允明,

曾到和宁市上来,江山满壁照人开。都输此幅丹阳景,回首烟花暗凤台。

45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 其四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 其四,明代,卢龙云,

历览芳原胜,谈玄道院深。野霞纷掩映,林木更萧森。

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羽觞移就月,杂坐听鸣琴。

59

紫霄社送友人十八韵

作者:卢宁(明代)

紫霄社送友人十八韵,明代,卢宁,

短短珊瑚枝,小小琼瑛砚。论心紫社坛,执卷梯云巘。

东壁奎文呈,西屿风声剪。蘼芜山色连,杜若秋江浅。

义重别良难,盟深语自显。君行白日暮,山色画图展。

重载良纷纷,征车多幝幝。里巷算师徒,国邑升蕳藓。

白首荷犁锄,皂夫习村犬。农归告公急,妻啼鬻镈钱。

虺冯鞭不扬,黄鸟音何謇。嗟彼行路人,论事穷袒跣。

秋雨不时至,平壤困蝘蜒。鸿飞远欲没,凤革希以毨。

明王宝训图,清庙登瑚琏。植彼无告黎,挈此有常典。

丈夫志匡世,何能终偃蹇。良会未有期,春华当自勉。

43

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二

作者:郑真(明代)

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二,明代,郑真,

盛时多士出成均,芸屋青灯教席分。自有文章成锦绣,殿头释褐奉明君。

41

游龙虎山

作者:甘瑾(明代)

游龙虎山,明代,甘瑾,

流水湾回路百盘,化人楼阁倚清寒。

枕中鸿宝长生箓,屋外玄都太古坛。

金鼎有丹先试犬,玉箫无曲不吹鸾。

麻姑未老秋霜鬓,几见扶桑海未干。

3

七里濑

七里濑,明代,黄淳耀,

孤舟落何处,山水四周遭。水斗潆洄急,山含寂寞高。

中流明彩蛤,夹筱坠苍猱。游者非康乐,长吟亦自豪。

4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