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登郡城楼

萧萧秋气吹长缨,独立缥缈之层城。掌中珠色月俱朗,匣里刀环风自鸣。

遥天鼓角有馀急,清夜琅璈何处声。凭高感极醉不得,却倚苍茫看玉京。

53

伍瑞隆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其他诗经

送帅从龙之睢州判官 其二

送帅从龙之睢州判官 其二,明代,区怀瑞,

君本淡宕人,儒术世光大。著书亘六合,不足当函盖。

剑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误膺州里选,乃课封疆最。

山水傲双驺,踪迹同方外。簪绂过蚊虻,所性轻尘壒。

虚将腐鼠嚇,对此鹓雏哕。去拥百城资,弩力千秋会。

29

次韵

作者:郑潜(明代)

次韵,明代,郑潜,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51

金书大士心经为圆相大悲咒身衣赞

金书大士心经为圆相大悲咒身衣赞,宋代,释智愚,

以波罗蜜多圆其相,以喝啰怛那蒙其身。咒呾从此发,还著于本人。

不解圆通二十五,吉祥灵草暗藏春。

42

唐多令 连朝苦雨,情绪无聊,砺之偶填此调,词旨凄婉,倚声和之,即次原韵。

唐多令 连朝苦雨,情绪无聊,砺之偶填此调,词旨凄婉,倚声和之,即次原韵。,清代,季兰韵,

细雨羃寒烟。怀人昼似年。倦抛书、且自闲眠。已自工愁愁未了,又遇此、作愁天。

剩冷恋吴绵。孤红瘦可怜。泪珠浓、弹碎云笺。玉笛一声春去也,春恨在、两眉边。

5

【双调】折桂令 别怀人生最

【双调】折桂令 别怀人生最,元代,张可久,

别怀

人生最苦别离,柳系柔肠,山敛愁眉。金缕歌残,青衫泪湿,锦字来迟。留客醉鱼肥酒美,送春行莺老花飞。此恨谁知?今夜相思,何日归期?

幽居

红尘不到山家,羸得清闲,当了繁华。画列青山,茵铺细草,鼓奏鸣蛙。杨柳村中卖瓜。蒺藜沙上看花。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夜景

小红楼独倚新妆,曲角阑干,嫩绿池塘。雨洗花梢,风梳柳影,月荡荷香。绣枕上双飞凤凰,翠蓬边一只鸳鸯。对景情伤。今夜新凉,何处才郎?

金华山看瀑泉

碧桃花流出人间,一派冰泉,飞下仙山。银阙峨峨,琼田漠漠,玉珮珊珊。朝素月鸾鹤夜阑,拱香云龙虎秋坛。人倚高寒,字字珠玑,点点琅玕。

别情

倒金杯檀口娇羞,春柳垂腰,秋水凝眸。满意温存,通身旖旎,彻胆风流。秋千院同携玉手,琵琶亭催解兰舟。无计相留,别后新词,总是离愁。

晚春送别

借旗亭仙子逢迎,舞态飞琼,歌韵流莺。红线幽欢,乌丝小字,金缕新声。留过客江山有灵,废残春风雨无情。花落闲庭,柳暗空城。今夜离别,后日清明。

和疏斋学土韵

爱疏仙不放春闲,坐玉树词林,镜海仙山。花老南枝,雪深西圃,人倚东阑。煨芋人吟翁正懒,出蓝关迁客当寒。绿酒酡颜。银字春葱,彩凤娇鬟。

游太乙宫

华山高与云齐,远却尘埃,睡煞希夷。踏藕童闲,携琴客至,跨鹤人归。鸣玉珮松溪活水,点冰绡竹院枯梅。短策徘徊,醉墨淋漓,老技崔嵬。

游金山寺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冷,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秦邮即事

访秦邮暂驻兰桡,浩荡鸥波,缥缈虹桥。白藕翻根,黄芦颤叶,翠柳搴条。照玉女神仙井小,立金人菩萨台高。散策逍遥,酒市歌云,僧院诗巢。

皆春楼

柳依依重屋峨峨,媚景芳研,四序无过。雾暖朱帘,风喧翠槛,露湛金荷。天地德无分物我,花草香总是阳和。乐事如何?明月交辉,白雪扬歌。

湖上饮别

傍垂杨画舫徜徉,一片秋怀,万顷晴光。细草闲鸥、长云小雁,乱苇寒螀。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歌罢沧浪,更引壶觞,送别河梁。

春情

寄春情小字亲描,体态宫蛾,艳冶花妖。映雪香肌,堆云巧鬓,抱月纤腰。嬴女伴一场斗草,指仙翁三度偷桃。羞弄生绡,懒上秋千,笑整金翘。

次酸斋韵

倚阑干不尽兴亡,数九点开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闺思

怕别离真个别离,不得音书,已误芳菲。曲怨金徽,香销翠被,梦断罗帏。湿马蹄残红似泥,接莺巢浓绿成堆。消瘦冰肌,体画蛾眉,直待他归。

别后

一年余凤只鸾孤,枕上嗟吁,镜里清癯。花已飘然,春将暮矣,各未归欤。啼翠霭林间鹧鸪,坠青丝檐外蜘蛛。既在江湖,有便鳞鸿,不寄音书。

酒边分得卿字韵

客留情春更多情,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风风韵韵,袅袅亭亭。锦胡洞莺招燕请,玉交枝柳送花迎。不负平生,风月坡仙,诗酒耆卿。

江上次刘时中韵

倚篷窗一笑诗成,远寺昏钟,古渡秋灯。隐隐鸣鼍。嗷嗷旅雁,闪闪飞萤,海树黑风号浪惊,越山青月暗云生。书客飘零,欲泛仙槎,试问君平。

逢天坛子

正吟诗马上逢君,昨暮秦关,今日吴门。绣帽攲风,金鞭拂雪,宝挑靪云。江上花恼人,堤边柳眼窥春。便洗征尘,借问前村,试买芳博。

皆山楼即事

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回还。远村重重,幽花淡淡,小竹珊珊。黄卷掩灯青夜阑,紫箫吹月白凤寒。鹤唳云间,人倚阑干,欲泛仙槎,直扣天关。

次白真人韵

葛花袍纸扇芭蕉,两袖仙风,万古诗豪。富贵劳劳,功名小小,车马朝朝。算只有青山不老,是谁教白发相饶?体负良宵,百斛金波,一曲琼箫。

歌姬施氏

照冰壶秋水芙蕖,姓出西家,名满东吴。鸾镜妆残,霓裳曲破,翠管诗余。娇滴滴眉云眼雨,香馥馥腕玉胸酥。同醉仙都,偷寄银笺,暗解罗襦。

重午席间

浴兰芳荆楚风流,艾掩门眉,符映钗头。雪卷鸥波,雷轰鼍鼓,电闪龙舟。骄马骤雕弓翠柳,小蛾讴宝髻红榴。醉倚江楼,笑煞湘累,不葬糟丘。

幽居次韵

石帆山下吾庐,秋水纶竿,落日巾车。长啸归欤,梅惊花谢,柳笑眉舒。撺断著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著大肚皮装村酒葫芦。冷落琴书,结好樵渔,是有红尘,不到幽居。

61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 其二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

走卒知虎将,儿童说义州。甘心轻白羽,苦战脱兜鍪。

援绝挥戈地,创馀振臂秋。英魂知不泯,结草抗邦仇。

89

咏怀 其二十六

作者:阮籍(魏晋)

咏怀 其二十六,魏晋,阮籍,

鸴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扶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10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宋代,苏轼,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来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

39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宋代,辛弃疾,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

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

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近来、风月几遍诗,三千轴。

57

金陵览古 阿育王塔

作者:朱存(唐代)

金陵览古 阿育王塔,唐代,朱存,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90

诗偈 其一三○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三○,唐代,庞蕴,

真为家贫无一物,此语总是空里出。出语还须归本源,不敢违他过去佛。

92

檗斋捐俸为梨洲先生赎祀田

檗斋捐俸为梨洲先生赎祀田,清代,全祖望,

再世东林两大贤,墓田不保亦堪怜。令君清况尘生釜,甫下车来失俸钱。

22

腊日出猎二首 其一

作者:韩琦(宋代)

腊日出猎二首 其一,宋代,韩琦,

笳鼓拥貔貅,韩陵山下头。人心忘岱岳,鹰眼快离娄。

兔逸兹穷虏,孤歼即贵酋。乡民谁会我,衣锦乐畋游。

20

起居方舍人挽诗二首

作者:汪藻(宋代)

起居方舍人挽诗二首,宋代,汪藻,

汉殿胪传处,回头四十春。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

75

冬日即事

作者:高翥(宋代)

冬日即事,宋代,高翥,

江上凝冰约水痕,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

54

题喻

作者:赵蕃(宋代)

题喻,宋代,赵蕃,

今人藏书务书多,昔人读书病书少。藏书不读竟何用,岁老财供蠹鱼咬。

俞君命意何其贤,藏书读书两相兼。有楼不肯贮风月,名以万卷非徒然。

我今百念空如水,祇有耽书心未死。为君作诗岂无意,一鸱时送从兹始。

56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诗季承同之既罢复书四十字并呈季承

作者:赵蕃(宋代)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诗季承同之既罢复书四十字并呈季承,宋代,赵蕃,

米尽不忧饥,行行且赋诗。相看一大笑,从谓两真痴。

未用追元白,聊须效陆皮。流传君不愧,附益我奚为。

33

同持国过江十新作池亭三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同持国过江十新作池亭三首 其二,宋代,刘敞,

菡萏千枝发,池塘五月秋。香繁初过雨,影密欲藏舟。

鱼跃知琴乐,鸥飞为客留。江湖未成往,愧此意悠悠。

82

见乳燕

见乳燕,宋代,赵友直,

梅雨初晴绿满陂,忽然乳燕脱巢飞。

诗成高枕惟鼾睡,不向人间怨索离。

61

植杖

植杖,宋代,郭祥正,

独往怜渔艇,群飞爱暮鸥。谁云天地窄,自伴水云游。

荇叶青争老,蓼花红半收。江头人事绝,植杖我何忧。

9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