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

作者:高启(明代)

青山隔苑桥,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空闻五瑀谣。

3

诗文译文

青山隔苑桥,

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

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

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

空闻五瑀谣。

诗词的意境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来表达。首先,诗中提到青山隔离了苑桥,暗示了长洲与吴县之间的距离。接着,诗人描述了周丞升离开长洲,前往吴县的情景,表达了他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暗示了周丞升升官后的喜悦和人们对他的祝贺。接下来,诗人以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的描写,表达了长洲的季节变迁和寂寞之感。最后一句“空闻五瑀谣”,则表达了诗人对长洲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周丞升的送别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长洲的季节变化和寂寞之感。

诗文简析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长洲周丞升担任吴县令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文赏析

青山隔苑桥,

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

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

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

空闻五瑀谣。

诗词的意境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来表达。首先,诗中提到青山隔离了苑桥,暗示了长洲与吴县之间的距离。接着,诗人描述了周丞升离开长洲,前往吴县的情景,表达了他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暗示了周丞升升官后的喜悦和人们对他的祝贺。接下来,诗人以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的描写,表达了长洲的季节变迁和寂寞之感。最后一句“空闻五瑀谣”,则表达了诗人对长洲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周丞升的送别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长洲的季节变化和寂寞之感。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其他诗经

疏草成 其一

疏草成 其一,明代,陈邦彦,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57

闽中新乐府

作者:林纾(清代)

闽中新乐府,清代,林纾,

检历日,检历日,婚葬待决日家笔。欧西通国无日家,国强人富操何术。

我笑马迁传日者,史笔虽高见斯下。日家争宗鬼谷言,咸池死耗兼丧门。

又言葬地有方向,贪狼巨门兼旺相。贪狼巨门此何神,一神能管万万人。

不管生人偏管死,向人坟墓作风水。向之则吉背则凶,无乃偪仄神心胸。

西人事死道近墨,自亡迨葬廿四刻。若使人人待日家,丧堂已被巡捕逼。

葬亲我国胜欧西,必须择日真无稽。一心孝,一求福,一半欣幸一半哭。

我想此时孝子心,天人大战堪捧腹。因之追论司天台,好言休咎斯奇哉。

星流彗见皆言祸,占经论说真蠢才。立冬以后流星会,地球行入流星内。

占言星走主乱离,同治中兴却见之。彗星轨道有定处,一年各有应行度。

嘉庆之时彗竟天,何由国泰民丰年。须言人事舍天象,大家无作懵懵想。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惠迪从逆理归一,不必长年检历日。

7

夏日看云

夏日看云,明代,何维柏,

晴空澹虚碧,寥廓净氛埃。倏忽弥轮合,珠光漫昭回。

杳霭丹青迥,参差图画开。巃嵷屼层巘,缥缈叠楼台。

花葩驻华盖,鸾鹤翥蓬莱。虞廷和歌远,王母香车回。

舒捲苍梧野,荟蔚南山隈。翔凤衔五色,从龙泽九垓。

氤氲腾郁郁,宇宙何恢恢。杖藜无不可,古往同今来。

须臾纷变幻,蜉蝣万劫灰。太虚一片度,尧舜何有哉。

睇此无心物,我姑酌金罍。閒情寄遥汉,行歌独徘徊。

41

山中赠丁元父给谏

山中赠丁元父给谏,明代,区大相,

谪官嵩山阳,山深意不俗。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

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

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

59

【仙吕】一半儿 拟美人八咏 春梦

【仙吕】一半儿 拟美人八咏 春梦,元代,查德卿,

梨花云绕锦香亭,胡蝶春融软玉屏,花外鸟啼三四声。梦初惊,一半儿昏迷

一半儿醒。春困

琐窗人静日初曛,宝鼎香消火尚温,斜倚绣床深闭门。眼昏昏,一半儿微开

一半儿盹。春妆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

一半儿粉。春愁

厌听野鹊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两眉尖,一半儿微舒

一半儿敛。春醉

海棠红晕润初妍,杨柳纤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娇欲眠。粉郎前,一半儿支吾

一半儿软。春绣

绿窗时有唾茸粘,银甲频将彩线ㄎ,绣到凤凰心自嫌。按春纤,一半儿端相

一半儿掩。春夜

柳绵扑槛晚风轻,花影横窗淡月明,翠被麝兰薰梦醒。最关情,一半儿温温

一半儿冷。春情

自调花露染霜毫,一种春心无处托,欲写写残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儿连真

一半儿草。

45

【商调】梧叶儿 赠歌妓红绡

作者:卢挚(元代)

【商调】梧叶儿 赠歌妓红绡,元代,卢挚,

赠歌妓

红绡皱,眉黛愁,明艳信清秋。文章守,令素侯,最风流,送花与疏斋病叟。

席间戏作四章

花间坐,竹外歌,颦翠黛转秋波。你自在空踌躇,我如何肯恁么,却又可信着他,没倒断痴心儿为我。

低声语,娇唱歌,韵远更情多。筵席上,疑怪他,怎生呵,眼挫里频频地觑我。

新来瘦,忒闷过,非酒病为诗魔。纤腰舞,皓齿歌,便俏些个,待有甚风流罪过。

全不见白髭鬓,才四十整,有家珍无半点儿心肠硬。醇一味,庞道儿,□锦片也似好前程,到健如青春后生。

邯郸道,不再游,豪气傲王侯。琴三弄,酒数瓯,醉时休,缄口抽头袖手。

平安过,无事居,金紫待何如?低檐屋,粗布裾,黎禾熟,是我平生愿足。

98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 其二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补外公何幸,求归我尚留。还为万里别,又费半生愁。

安得欹黄帽,相从却白头。醉中有话在,欲说忘来休。

22

后绮怀十六首 其七

后绮怀十六首 其七,近现代,刘雄,

无分朝朝伴玉容,相怜唯听语惺忪。未尝天女唇中露,已灭飞鸿雪上踪。

鱼入深渊游得得,我罹情网缚重重。自知形秽非仙骨,怅望蓬山可再逢?

1

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作者:韩琦(宋代)

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宋代,韩琦,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垆。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

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夔从二疏。公持俭节出天性,下建万世清风孤。

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自此閒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

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天姿瘦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

中含婉媚更可爱,十葩万萼争春敷。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衒天工夫。

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

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公之佳婿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

矜奇恃俊颇自放,质之公法惭豪粗。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

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归来一一戒儿侄,秘重世与家谍俱。

重巾密橐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颔珠。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

39

除草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除草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中庭不踰亩,百草何荒芜。绿叶间紫茎,薰莸互相渝。

所怜薄筋力,岂爱不埽除。贤者曾蒿莱,吾徒亦何如。

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难图。下床值蛇蟒,依隐行郁纡。

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肤。古人遗我言,芳兰戒必锄。

努力蔑小惠,作诗感踌躇。

45

摸鱼儿 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

作者:张矩(宋代)

摸鱼儿 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宋代,张矩,

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

堪叹处。渺沙霭蒹葭,咿雁声起。平山谩记。怅杨柳春风,晴空栏槛,陈迹总非是。

重阳好,红叶黄华满地。良辰美景如此。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

还更喜。看玉阃规恢,笑骋伊吾志。尘清北冀。便向关洛联镳,巍巍冠佩,麟阁画图里。

52

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

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宋代,郭祥正,

出郭湖光满,转山湖影凉。得名因太白,起废自刘郎。

石镜三更见,荷花一丈长。客来筹往事,兰草死犹香。

78

句 其六

句 其六,宋代,蒋之奇,

雄豪何止压南州,天下临观应第一。

8

春雪再作冻甚

作者:韩淲(宋代)

春雪再作冻甚,宋代,韩淲,

春雪不可赏,草树方萌芽。从渠灭万径,徒自负千花。

兀坐地炉侧,困眠山枕斜。浑忘瓶粟尽,吟复厌浮誇。

37

小饮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小饮 其二,宋代,韩淲,

春云梳月照通衢,灯火摇红入醉呼。拍手儿童唱杨柳,江头人道十分无。

53

新辟小室自适

作者:韩淲(宋代)

新辟小室自适,宋代,韩淲,

扫除闲室置书琴,偃仰之间万古心。饭了欠伸因小憩,睡馀消散得孤斟。

辉辉白日回初暑,拂拂清风动晚阴。门巷喜无车马至,傍檐时自听鸣禽。

100

古意四首 其一

古意四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龙文双宝剑,谁铸吴山英。秋水光的皪,俯视千金轻。

犹馀报仇血,白帝金天精。百用不缺折,潜锋埋故城。

芒角不可掩,气冲牛斗星。卓哉两达士,一旦出幽冥。

显晦各有数,飞沈两无情。孤雄顾其雌,玉匣时悲鸣。

吴楚隔千里,沧波会神灵。一体互分合,变化不暂停。

悠悠剑津水,早暮风云生。

49

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 其一,宋代,陆佃,

龙眠三李晦声尘,长望淮壖与海滨。自古市朝成底事,即今猿鹤伴他人。

细思南陌东阡月,大胜千门万户春。可惜欲归归未得,不知家酿为谁醇。

99

贺郡守得江阴

贺郡守得江阴,宋代,敖陶孙,

检点诗篇方细读,忽传新渥照澄江。

荣公铜虎非渠事,旧忆河豚是此邦。

萧散盖公宜置舍,风流谢守想临窗。

他时我得扁舟去,直过凝香索酒缸。

5

题画

题画,元代,丁鹤年,

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云中楼观无人住,只有秋声送夕阳。

4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