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秋信报人知,又与西风泣别离。病绿滴残犹有泪,题红流去更无诗。
旧巢凤冷朝飞远,古井金寒晓汲迟。待得楚台云散后,却凭琴调寄相思。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东山酒楼放歌,清代,丘逢甲,
丈夫生当为祖豫州,渡江誓报祖国雠,中原不使群胡留。
不然当作李邺侯,翩然衣白与帝游,天家骨肉畀无尤。
胡为祗学谪仙醉,到处吟诗题酒楼。今日何日东山陬,云阴阴兮风飕飕,山中五月如清秋,补禊曲水觞可流。
座中主客清且修,黄公后人今状头,裴中令裔新政优。
兰陵诸萧才力遒,人师我愧东家丘。儒书无能解国忧,仡仡食古心不休。
飞蓬自转落叶下,谁实作俑为车舟。坐令机械生西欧,古制破裂不可收,天地日月驱作球。
小儒咋舌大儒叹,径欲问天穷所由,天公方醉了不酬。
万事变灭如浮沤,山川虽缺仍金瓯。陇头飞鸟入妖梦,夜半鸣狐思火篝。
何如沉醉与天共,乞君大白为我浮。浮之不尽群客醉,何妨呼酌车前驺。
自有此山数游者,昌黎文山皆吾俦。彼皆身取千古去,乃畀我任今日愁。
海门西望海色幽,眼中一醉无五洲。
策马出郭门,元代,吴克恭,
策马出郭门,杖剑歌载驰。河水北洋洋,太行东巍巍。
风吹白日暝,死者横路岐。传闻多杀伤,瑟怆神魂飞。
心御丈夫诺,手握千金资。直前且不顾,讵以祸福移。
人生贵同类,所独哀流离。迫此苦寒节,悠悠仆夫饥。
下马知马劳,上马忧马迟。虽不通马语,情事谅庶几。
落日古战场,往往令人悲。岂意霄壤间,我行今践斯。
小梅花,宋代,贺铸,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
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游籍田,宋代,周端臣,
国典斯为重,亲耕示不轻。
诏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礼仪修献,司农哭具呈。
储胥严武备,卤簿肃文明。
北阕班春早,东郊贺雨晴。
青坛晨气润,紫陌晓寒清。
玄武移天仗,钩陈出帝城。
停云依别殿,翔鸟避行营。
十二苍龙驾,三千日虎兵。
园花迎翠辇,田柳拂霓旌。
少皋陈圭瓒,先农荐特牲。
绀辕萦黛耜,苍佩映朱弦。
俯讲三推礼,祗勤万乘情。
艰难均土庶,次第及公卿。
海寓瞻秋稔,山川庆礼成。
岂惟知稼穑,况乃奉粢盛。
祈岁稽豳雅,因时访舜耕。
顾严天下劝,非侈国人荣。
芸史观先烈,桑枢欢晚生。
何当蒇熙事,夷夏颂隆平。
橄揽,宋代,刘敞,
吾昔评橄榄,不在百果后。其材中栋梁,其实过橙楱。
俗人多未识,至美或莫售。材以远见遗,实以苦为诟。
华堂娱嘉宾,甘脆陈左右。此物万里来,真味宁免陋。
欲观绝伦效,宜与危事遘。江鱼肆潜毒,顷刻辄僵仆。
昔酒发狂醒,千日尚沈瞀。性命如危弦,一绝不可救。
幸能服刀圭,咄嗟反其旧。此亦天下奇,能使夭者寿。
岂殊鲁连子,谈笑解纷斗。功成归海滨,不愿千乘富。
用子文韵呈李参议彦泽 其一,宋代,员兴宗,
行殿青冥天尽头,草间祇解老伊周。中吴谁命虎牙将,重赵几成牛后羞。
君去忘家勿忘国,我悲非剑亦非缑。动容乞予功名地,不作西南斗样州。
次韵和叔问古风送曾吉甫提刑,宋代,程俱,
梦觉纸窗白,幽禽语匆匆。传呼动林野,楚歌已三终。
故人忽在眼,四牡来城东。闭门雀可罗,绕舍森蒿蓬。
如何不我遗,臭味固所同。昔别全盛日,华戎文轨通。
岂意丧乱后,晤言复相从。知君饱新得,敬慎过南容。
肃然气深稳,隐如匣藏锋。向来夸夺境,变灭毗岚风。
访旧半鬼录,荣衰等虚空。顾我老且病,齿摇头欲童。
念子方颍脱,如锥出囊中。会如金仆姑,犀兕贯七重。
光华得肤使,周咨广尧聪。黠虏将革面,天方诱其衷。
皇明并日月,尘雾不得蒙。遄归侍帏幄,海岳增深崇。
傥因东飞翼,一访白发翁。时哉不可失,决去如惊鸿。
招曹良金饭,明代,吴宽,
曹君履忧患,颜色何欣如。
学道想有得,委命心常舒。
属以公事至,翛然寄僧居。
行装止诗卷,一仆身与俱。
西城隔风雨,遥念夜堂虚。
自剔长明灯,开函看佛书。
蹇予负老病,秋至叹归欤。
坐上无清言,何人能慰予。
明须就我饭,已摘园中蔬。
闻岛夷犯朝鲜时西贼未平而朝鲜遣使告急不绝于道,明代,卢龙云,
二载宵衣正备胡,却传海上又鸣桴。一时斥堠多烽火,到处闾阎困转输。
使者徵兵催草檄,藩邦乞援望衔舻。神州敢谓天将厌,干羽还能格后夫。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二,明代,郑真,
兰汤浴罢试罗衣,樽俎风流记一时。青眼每怜题柱客,白头今见起家儿。
五声宛转歌桃叶,双袖娉婷舞柘枝。淮海从容京阙近,置身如在凤凰池。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