晼晚幽人佩,江南水石间。红尘没马耳,此意政相关。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
沈礼部时旸行以只鹅斗酒为饯家僮误送于顾刑部天锡时晹去始知之戏作小诗奉寄,明代,李东阳,
隔城风雨送归骖,斗酒笼鹅意未堪。何令别时无长物,殷郎书到只空函。
十年世事成春梦,千里神交入夜谈。他日相逢应大笑,乱山深处是江南。
水调歌头·唤起子陆子,宋代,辛弃疾,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子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韩琦,
洛下安然塞下劳,公持霜简我持旄。忧无虚日三垂重,闲入芳春万事高。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遥知啸傲烟霞外,肯把仙袍换战袍。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清代,江开,
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
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煇煌。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
遁迹此间日供奉,石鼎往往焚御香。奇哉灭国自阉宦,此乃忠义为逋亡。
我从山僧请像谒,心神肃如登庙堂。僧指一幅曰太祖,帝者姿貌真非常。
龙颜河目照楝宇,炯如碧海升朝阳。斑斑黑子炳额际,锐上丰下神轩昂。
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
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
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
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
太原起事乱宫掖,雀屏窃窕难赞襄。黄袍真人亦诡谲,莺胶再续无短长。
惟兹内外合开创,双悬日月垂明光。宫闱一代最清肃,女箴女诫多顶防。
龙种为鱼卒颠覆,万子万孙空惨伤。我朝宽大泽其裔,东楼白马延余庆。
孝陵抔土置守卫,松耶柏耶何苍苍。阴雨龙旂见钟阜,丰碑御札刊神场。
不然鼎革数百载,诸陵白露犹沧桑。何况真容写尺幅,应作劫灰飞道旁。
游善权寺,宋代,程俱,
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
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
飞来定何年,无乃与此俱。奔流漱庭下,比竹梁寒渠。
山深绝凡境,物物清以臞。萧森倚岩秀,夭矫悬崖枯。
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我行亦良苦,却步计已迂。
解衣卧清昼,慰我千里劬。
怀知诗 其十五 沈周先生,明代,祝允明,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古有遗高,展也兹存。孰为先生,秀降三辰。
胸集万宝,手挥五云。九渊湛映,千茝齐芬。鹤跱霄逵,抗百风尘。
维予二祖,式契且姻。亲公自髫,属于夕昕。齿惟父子,视犹季昆。
聚晤员员,援推勤勤。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鶱。
安知乘马,班如迍邅。终需于泥,以卒岁年。余既暮矣,公犹岿然。
于何不臧,自遐不因。一往不复,追悔空辛。岂念平生,我思古人。
庭萱图为崔母寿,明代,卢龙云,
百卉丛中出,名园自托根。幽姿含远翠,淑艳映朝暾。
佩为宜男结,芳因树背存。灵株移傍久,玉露浥滋浑。
怡老忧心却,全真乐事繁。松筠看晚节,桃李共无言。
婺影偏流彩,桐枝复有孙。膝前持介寿,綵服照芳尊。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明代,释函可,
猗与洛多士,共此海一涯。惨日无舒景,狞飙不断吹。
昼闻苍兕吼,夜见乱星垂。春尽花未发,秋来草先萎。
况当严凝际,复遇荒歉时。雪大颇充啮,沙多曷任炊。
已看薪似桂,安得稼如茨。食字字欲尽,问神神不知。
求方希辟谷,绕树叹无枝。世路肠千折,人情水半卮。
曳裾向何处,弹铗更依谁。却忆公孙度,难寻钟子期。
马公思设帐,董氏久虚帏。罪积甘缧绁,泪纷比绠縻。
出门徒彳亍,矢志各参差。家远地难缩,愁宽天可弥。
寄书凭塞雁,解佩欠金龟。秪觉丝生鬓,惟馀肉在髀。
囊空存兔颖,貂敝羡羊皮。心腹告山鬼,须眉照碧池。
矮檐常抱膝,永夕独支颐。纵尔贫兼病,幸无磷与淄。
投林藏雾豹,入市怯人螭。鲁国衣冠族,秦中豪杰儿。
岚烟五岭远,文藻六朝摛。鹿走看獒逐,鹤飞并雉罹。
赤髭经火劫,铁嘴试刚椎。君父恩冈极,死生苦不辞。
求仁又何怨,质圣而无疑。智为繁忧长,力因多难羸。
形容虽已槁,精理肯教隳。文偃剩跛脚,香严无卓锥。
但存乞食相,那用买山赀。托钵望城郭,谈经闹边陲。
运颓知莫振,衲破尚堪支。濯足乌龙窟,洗肠白石湄。
长江还淼淼,归鸟正提提。梅坞怀方切,春塘梦独稀。
终朝劳短策,暗室拭长鉟。虹气供吞吐,鲸波静指挥。
四维阴羃羃,两袖冷飔飔。荒冢卧封豕,欹台游瘦狸。
抬眸瞰广漠,纵步陟厜㕒。涕吐牛蛇走,叫呼霹雳驰。
东溟观出日,北镇读残碑。西岫哭义士,南邻舞阏氏。
乾坤仍自阔,陵谷倏然移。倾血倒三峡,招魂到九嶷。
揭开王蠋面,唤起卞壶尸。胆但当空沥,肝惟对佛披。
怪思屠魍魉,险欲狎穷奇。幽意通岩瀑,閒情侣涧麋。
崩崖搜朽骨,古庙索遗词。仙客遇清笑,玄风布和熙。
函关去莫返,华表来何迟。承露浇麻饭,烧檀煮玉饴。
解将新布袋,剖却旧藩篱。尸许从沙暴,车宁荷锸随。
洪涛咒可竭,顽性法难治。屡过扬雄室,每逢安石棋。
冰心互映彻,兰味播芳蕤。交谊久已弃,遗文良在兹。
艰虞深阅历,遒劲共扳追。矻矻千寻石,汪汪万顷陂。
土床容偃仰,缃帙任唔咿。古柏信孤挺,狂猿本不羁。
雄谈裂帧幅,妙句出炉锤。骤雨催吟兴,寒霜沁诗脾。
分题多吊古,造意欲淩巇。残墨堪同赏,新篇足自怡。
桐枯未作爨,松实暂疗饥。二子喜听论,一锜尽成麋。
且抛千载憾,相与片时嬉。小人应学圃,遗老亦敷菑。
岂怼蜮能射,宜安命所施。管宁曾戴帽,尼父欲居夷。
吾道信东矣,先生将何之。只闻囚羑里,畴为献鸡斯。
左氏三都贵,苏卿五字师。傅岩筑以版,渭水钓非罴。
野蕨欣犹采,社莲恨已衰。山东得李白,江左来桓伊。
执耳尔胡让,登坛众所推。吹笙约子晋,击筑邀渐离。
异域留商哻,石人见汉仪。空城招旧帝,青草惜娥眉。
骚续屈平怨,赋添宋玉悲。唱酬浑不厌,来往各忘疲。
酒奈无赀畜,节应到秃持。杂心勿与人,拙目尽教嗤。
此日亦常事,万年定渴思。好将藏洞壑,何必勒钟彝。
取义戒伤激,怀刑嫌近痴。果能了性命,更莫问安危。
凤鸟徒鸣舜,龙图只授羲。滔滔者皆是,蹙蹙若奚为。
世事讵难识,帝心可微窥。浮云无终蔽,皎月岂长亏。
盈则覆之兆,祸兮福所基。举头语诸子,毋自苦嗟咨。
赵松雪家垂云石太卿得之赋诗次韵,明代,郑文康,
温如荆璞湿如云,松雪斋前旧所闻。大地分时元有质,南山觅处更无群。
雨中谩遣书僮洗,竹里曾教学士欣。回首平泉庄上路,断砖残瓦正纷纷。
郭氏挽诗,明代,郑真,
女壸仪容正,儒家问望隆。相攸谐匹配,主馈恪亲躬。
渊漠精思密,冲和内行充。誓言昭皎日,警戒穆清风。
奉上欢娱备,承祧享荐丰。庖羹和滫瀡,樽醴泛冲融。
御从恩私洽,姻联语笑同。佩兰香纂纂,采藻咏沨沨。
织杼丝缣迭,纫针组制工。竹綀敦朴素,帷幔革鲜红。
浮俗艰难际,平居淡薄中。遐龄期□□,□□□□□。
夭丧罹贤胤,哀伤切令衷。孙谋贻嗣续,孩长赖帡幪。
家训论先系,师传督懋功。精金成跃冶,美石就磨砻。
荏苒流年度,荒凉往事空。神游骖紫凤,悲些托玄鸿。
画像光辉睹,灵车影响通。金花崇隧典,矫首大明宫。
七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一,清代,李寄,
瑞叶纷飞太不纤,卜晴须问蜀城严。已倾旧酿屠苏酒,谁奏新声刮骨盐。
招隐门应开小径,寻梅车定驾长檐。少陵诗更添佳兴,万点山如玉笋尖。
赠别黄平倩编修 其三,明代,区大相,
将父情既遑,与子谊非薄。暂辞紫阁欢,归恋庭闱乐。
景风自南来,动我杯中酌。相送入关门,悠然满函谷。
函谷连蜀城,恃险岂长略。子有经世言,铭之在剑阁。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