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簿书丛中王簿示二诗推案漫述数语

作者:虞俦(宋代)

文书堆案汗如洗,雁鹜满庭声甚喧。

纵有中人来眼底,了无佳思到吟边。

翠眉对我何曾展,白眼逢渠不受怜。

上策从来三十六,就中除有一归田。

75

诗文译文

文书堆案汗如洗,

雁鹜满庭声甚喧。

纵有中人来眼底,

了无佳思到吟边。

翠眉对我何曾展,

白眼逢渠不受怜。

上策从来三十六,

就中除有一归田。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在政务繁忙的环境中的心情和思考。作者以生动的形象语言,展现了文书堆积如山,工作量巨大,使得官员汗流浃背。庭院中鸟雁和鹜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喧闹不已。

诗中提到“纵有中人来眼底,了无佳思到吟边”,官员们虽然有时候会有来访者,但他们的思维却无法跳出琐碎的政务,无法找到灵感去吟咏诗词。

作者通过描写官员与他人的互动,进一步表达了他们在官场中的困境。翠眉表示对官员的期望,白眼则象征不理解或冷漠。诗中的官员感到自己的才华难以展示,受到局限和忽视,无法得到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最后两句“上策从来三十六,就中除有一归田”,表达了官员们面对复杂的政务时,常常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选择回归田园,追求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官员在政务繁忙中的无奈和困惑。它反映了宋代官场的现实,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官员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其他诗经

【双调】沽美酒过太平令

【双调】沽美酒过太平令,元代,未知作者,

花奴将羯鼓催,宁王把玉笛吹。御手亲将桐树击,郑观音琵琶韵美,簇捧定

个太真妃。丹脸上胭脂匀腻,翠盘中采袖低垂,宝髻上金钗斜坠,霞绶底珍珠珞

臂。见娘行舞低,羽衣,整齐,欢喜煞唐朝皇帝。

画梁间乳燕飞,绿窗外晓莺啼。红杏枝头春色稀,芳树外子规啼,声声叫道

不如归。雨过处残红满地,风来时落絮沾泥。酝酿出困人天气,积趱下伤心情意。

怕的是日迟,柳阴,影里,沙暖处鸳鸯春睡。

灯直下靠定壁衣,忙簌下素罗帏。拂掉牙床铺开绣被,彩云,我这里低声儿

问你,你一头睡两头睡?情浓也如痴如醉,情浓也语颤声低,情兴也蛾眉紧系,

情急也星眸紧闭。撒些儿<歹帝><歹尼>,则那会,况味,最美,不枉颠狂一会。

休、休、休,说甚的,罢、罢、罢,再休题。心坎上如同刀刃刺,寻思起就里,

泪珠儿似爬推。管是俺前缘前世,好看待一年一日,陪了铁板儿般缠般费,坏了

铜斗儿家缘家计。我怎知,那逆贼,地恁地下的,倒骂我柳陌花街唱妓。得笑

处且笑咱,知好弱识高下。将意马心猿自捉拿,住茅庵草厦,<走朵>人事避喧哗。

持不语随缘抄化,叹尘世有似嚼蜡,利和名从今都罢,身外事咱无牵挂。闲来时

睡咱,坐咱,得耍处且耍,无是非山间林下。

41

入南城遇老医言山阳旧事因成十六韵

作者:袁桷(元代)

入南城遇老医言山阳旧事因成十六韵,元代,袁桷,

邂逅山阳老,相传事已讹。奸雄归草莽,天地入悲歌。

太守筹谋误,将军礼数苛。鞬櫜同下吏,驺御失前珂。

淟涊颜如此,凭陵事若何。比肩身肯辱,却立齿争摩。

水卷寒云甲,风挥白日戈。耳闻人作脍,眼见血成河。

翕霍同么子,仓皇类小皤。官车奔及马,妇女走乘骡。

自古儒冠忤,难将杯酒和。功成真草草,时至复峨峨。

漂母恩徒快,中郎咏未磨。遗屯迷鳖石,旧浴暗龙涡。

土沃村村麦,湖深处处荷。人生贵行乐,何必问铜驼。

89

江津寄刘之遴诗

江津寄刘之遴诗,南北朝,刘孝绰,

与子如黄鹄,将别复徘徊。经过一柱观,出入三休台。

共擒云气藻,同举霞纹杯。佳人每晓游,禁门恒晚开。

欲寄一言别,高驾何由来。

13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一

作者:郑玉(元代)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一,元代,郑玉,

对簇鳌山十万人,皇都今夕几分春。六街三市浑如昼,寄语金吾莫夜巡。

51

壬辰寒食众春园

作者:韩琦(宋代)

壬辰寒食众春园,宋代,韩琦,

寒食郊园此会稀,吏民随意赏芳菲。樽前有乐人还去,墙外无花蝶乱飞。

众里鞦韆应是騃,岸边鸥鸟却忘机。黄昏易觉春醪散,细雨迎风洒西归。

19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山川略吴楚,岁月涉春秋。为米愧元亮,乘舟思子猷。

黑貂尘土重,白鬓雪霜稠。志合成三益,诗来减四愁。

76

送朱支仓试刑法科

送朱支仓试刑法科,宋代,赵孟坚,

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

男儿夺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

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

用之自责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

万毫齐力锋颖锐。庭阴未侧可万字,

十问俱通策勋易。即次风雷星斗位,

还取儒科济世美。更赠一言君我记,

终身行之恕而已。

81

和邻几持国景德寺纳凉

作者:刘敞(宋代)

和邻几持国景德寺纳凉,宋代,刘敞,

四时急相乘,五月大火中。天地为炽炉,万物皆沸铜。

吁嗟望云汉,长啸怀清风。覆载虽高厚,局蹐似不容。

蚩蚩道旁子,奔走劳厥躬。外以尘土伤,内为利害攻。

狂酲无由濯,势与群物终。安知逍遥游,采真得所从。

宝宇豁高严,剧谈叩真空。虚白从中来,清凉脱樊笼。

惜哉但独乐,不与斯人同。作诗寄妙赏,藐若凌青穹。

依隐或玩世,诡时在不逢。三复金玉音,旷然已发矇。

23

梅魂 其二

梅魂 其二,宋代,朱晞颜,

芳心元不为春劳,脉脉离愁黯欲销。一种幽情骚不挽,百生清怨笛难招。

静依淡月临江驿,暗逐寒云度石桥。蕙歇兰衰悲吊影,空山千古恨寥寥。

98

凯歌四首 其三

作者:王称(明代)

凯歌四首 其三,明代,王称,

瘴海楼船一夕过,泸江铁骑晓鸣珂。皇家飞将功成日,不数当年马伏波。

12

杂诗 其十三

作者:李复(宋代)

杂诗 其十三,宋代,李复,

翩翩云间鸟,翠羽光葳蕤。结巢占远林,意与深静期。

盲飙忽号怒,万木无停枝。攲摇不容息,簸荡孤巢危。

遐睇昆崙冈,玉树蔚仙姿。溟海皆震荡,秀立影不移。

空怀高举心,感叹鼓翼迟。

63

窗日

作者:韩淲(宋代)

窗日,宋代,韩淲,

饭已南窗暖,依违睡思生。息虚神即固,气定体殊轻。

霜熟日初上,檐疏纸透明。欠伸询早暮,一唱午鸡声。

77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 其五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 其五,宋代,程公许,

鸟飞暮知还,蚁微亦有藏。游子怅无托,故乡那得忘。

轒辒岁横骛,生涯日凄凉。骨肉各窜匿,冢祠缺烝尝。

万里一缄书,临风泪千行。垂白念汝兄,忧乐苦相望。

安得附羽翮,奋飞同一觞。

75

舟达黄溪

作者:姚燧(元代)

舟达黄溪,元代,姚燧,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75

宿睦州祖师庵

作者:释英(元代)

宿睦州祖师庵,元代,释英,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竹密暑不到,窗虚风自来。

山昏飞鹤下,磬断定僧回。拂拭残碑看,年深厚绿苔。

12

送张掌教致仕归临江

送张掌教致仕归临江,明代,祝允明,

青眼摩挲醉袂分,那堪客里别夫君。风情好似陶彭泽,官职常如郑广文。

渝水晚沙眠宿鹭,蒙山老树映归云。虚堂索句昏钟静,宦海潺湲想未闻。

94

寄许仲贻

寄许仲贻,明代,文徵明,

问讯幽人白下踪,若为清世不相容。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

落日横塘折杨柳,秋风南浦梦芙蓉。相思满目烟波远,吟到新诗手自封。

17

苏筑得丽服

苏筑得丽服,明代,释函可,

何以家园衣敝裘,寒边翻作五陵游。即今风雪全无患,绣锦重重一裹愁。

57

和移居二首

和移居二首,明代,黄淳耀,

我营蜗牛庐,君乃推大宅。暑借竹柏阴,寒庇风雨夕。

一从懒惰来,事事避形役。不能理墙屋,幸许均茵席。

身非漆园吏,蘧庐如夙昔。来此诚偶尔,去彼非荡析。

37

咏梅一首

咏梅一首,明代,黄省曾,

金阁度微风,玉窗拂孤月。常疑雪似花,愁见花如雪。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