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祠

作者:杨时(宋代)

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

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

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

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

31

诗文译文

荒庭之中,鸟儿和老鼠在暮色中徘徊,

秋花垂覆在短墙上。

苍梧山云不断流动,

湘江的波澜意蕴深长。

湖泽岸边的蒲苇翠绿,

篱笆根处的草木渐黄。

竹林中传来凄凉的哭声,

这是千古一次的悲伤。

诗文赏析

《湘君祠》以湘君祠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湘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湘江流域的深情厚意。诗中以荒庭、短墙、苍梧、湘水、泽岸、篱根等形象描绘了湘君祠的景色,展现了一片凄凉之境。

诗中的“鸟鼠荒庭暮”揭示了一种萧索的景象,荒庭中的鸟和老鼠暗示了废弃和荒凉的氛围。而“秋花覆短墙”则以凋零的花朵映衬出湘君祠的荒凉景象。

接着,“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通过描绘苍梧山上流动的云彩和湘江的波澜,表达了作者对湘江流域的深情和不尽的思念之情。苍梧山和湘水成为凸显湘君祠所在地的代表。

诗的后半部分,“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通过描述湖泽岸边的蒲苇翠绿和篱笆根处草木的枯黄,再次强调了湘君祠的荒凉景象,映照出作者内心的伤感。

最后两句,“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以竹林中传来的凄凉哭泣声,表达了作者对湘君的思念之情。同时,“千古一悲伤”表明湘君的离世带给人们的伤痛是永恒的。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色描写湘君祠,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对湘君的深情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悲伤。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词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使人们对湘君祠的历史和湘君的命运产生共鸣。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其他诗经

穆护砂 乱后重游太清宫

穆护砂 乱后重游太清宫,近现代,黄公渚,

鼓枻沧溟去。践山盟、待證鸥鹭。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浅如许。一径处、檀栾青凤舞。炎景敛、日中无暑。

林海荡、绿云靡极,绕殿脚、泉声如故。婀娜蓬莱,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

访炼师羽化,玉徽辍轸,腹痛赏音无。寥落钟鱼琳宇。

碧纱笼、壁题尘污。怅蕊珠宫阙,沈沈朱鸟,年时洞天曾住。

遁藕空、将身迷处所。生意抚、婆娑庭树。道场散、饥鸦掠食,兵尘梗、归雁无书。

海印芜平,宝珠花萎,魂归绛雪泪应枯。又黄昏、战舰空滩,角声吹暮雨。

90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

腊月十四夜将归复宿江楼,明代,何巩道,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夜乌啼不住,知是宿城头。

6

天安殿册封五岳帝一首 神出入用《正安》。

天安殿册封五岳帝一首 神出入用《正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名岳奠方,帝仪克举。吉日惟良,九宾咸旅。温玉镂文,纁裳正宁。

礼备乐成,笃神之祜。

6

雨霖铃 芭蕉,次柳屯田韵

雨霖铃 芭蕉,次柳屯田韵,清代,吴湖帆,

绿窗情切。听潇潇雨、乍引还歇。今宵暗把凉思,拚尽付、红心抽发。

叶底秋声更苦,和蛩语低咽。叹旧事、隍下迷离,鹿梦初醒粉墙阔。

诗题凤尾伤离别。问谁知、倚石愁时节。空嗟美景迟暮,经几度、卷风迎月。

满院飕飕,犹记邀凉簟枕曾设。对半纸、修竹弹文,怨语何从说。

92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一,宋代,周邦彦,

日射敧红蜡蒂香。风乾微汗粉襟凉。碧纱对掩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长亭无事好思量。

5

高士咏。荣启期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荣启期,唐代,吴筠,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30

杂小诗八首 其八

作者:朱松(宋代)

杂小诗八首 其八,宋代,朱松,

避世山中祇树亭,绿阴绕舍忽青青。抛书自笑爬沙手,要挽天河洗甲兵。

32

谢徐隐君屡见惠

谢徐隐君屡见惠,宋代,赵友直,

慷慨论交日,情深即故知。

金兰敦古道,松柏挺奇姿。

屡辱分嘉惠,何繇致我私。

临风无限思,搔首一嗟咨。

6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一 湖堂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一 湖堂,宋代,郭祥正,

宴启簪缨集,堂开锦绣重。舞娥临短岸,天影衬芙蓉。

80

石湖归途

作者:陈郁(宋代)

石湖归途,宋代,陈郁,

人与西风结约来,芙蓉花气扑吟杯。

曲塘好处都行遍,带得一身秋色回。

1

宋震翁以诗见推次韵为谢

宋震翁以诗见推次韵为谢,宋代,方一夔,

脩竹猗猗月半间,此生赢得占清閒。磨铅勘易未三绝,吐火烧丹欲九还。

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秋来閒把诗消遣,敢向骚坛占绝班。

42

兰花 其一

作者:潘牥(宋代)

兰花 其一,宋代,潘牥,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96

送人归严陵并寄吴正传

送人归严陵并寄吴正传,元代,李道坦,

官车一两马并驰,送君朝出城门西。投觞誓河以为别,东流到海无还期。

云间挂冠归故里,河上停帆谢游子。不愿松江食巨鲈,甘向桐江钓寒水。

子陵昔钓川之侧,百尺高台犹屹立。斜日归舟系石根,稽首清风无愧色。

金华洞天清且幽,神仙牧羊松下游。故人吴君仙者俦,高卧岩屋秋浮浮。

兹山相邻尔睦州,山翠俯压城南楼。吴君之家某水丘,尺书欲烦亲手投。

一见足写平生忧。

24

跳梁行寄慰明卿

跳梁行寄慰明卿,明代,李攀龙,

武昌季子吴国伦,左迁三载匡庐春。红颜便着青云色,白眼岂是功名人。

邢州太守昔入计,犹自金闺侍从臣。顾问片言摇日月,弹章一字动星辰。

虽然旧属平津吏,常苦跳梁不可致。调笑纵横倒四筵,交驩往往非其意。

世间那得郢中歌,君但论诗吾且睡。何须更比谢生肩,但应独把王郎臂。

萧条颇似东方生,南康郡里忆承明。文彩纵然倾汉王,恢谐难以取公卿。

画眉石镜二女裸,濯足长江九派清。此儿寻常未易识,偷桃卖药行妖精。

近来犹尚凭陵否,俯仰浮沉无不有。朝读司空城旦书,夜沽茂宰柴桑酒。

成败宁关达士心,卷舒终在朝廷手。随他肉食作雄飞,饶我褐衣称下走。

党禁重开祝网年,一时逐客宠光偏。晚收已抱泥涂恨,更谪如何不可怜。

事急谁能驰叩阙,家贫未拟罢归田。再来地僻逾高枕,就使荒凉给俸钱。

壮游万里君须见,青琐凤池元不贱。使气能令魑魅藏,出身曾厌欃枪变。

楚狂岂止接舆贤,秦孽犹堪背城战。回首畏途真自知,一官不绝才如线。

难将此物斗翱翔,妒口含沙未可当。四海弟兄堪并起,中原我辈正相望。

总看弃置风尘里,不作踟蹰道路傍。鼓枻更逢渔父笑,岂应憔悴老沧浪。

58

赋王氏瓶中水仙 其一

赋王氏瓶中水仙 其一,明代,文徵明,

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

75

小珠山秀倚城南咫尺嵚崟老未登览闻其胜而慕之用杨公可久韵谩赋寄怀

小珠山秀倚城南咫尺嵚崟老未登览闻其胜而慕之用杨公可久韵谩赋寄怀,明代,赵完璧,

白头伊迩未跻攀,闻道奇观绝宇寰。送尽归云残照里,兴高终日翠微间。

缑山鹤去尘缘渺,天姥魂飞月下还。竟欲晚寻麋鹿迹,俗羁争得片时閒。

27

赠李晏诸生

赠李晏诸生,明代,吴与弼,

我承明诏远观光,付尔琴书与雪窗。好笃男儿灯火志,莫随浮俗一般忙。

16

陇州

作者:王祎(明代)

陇州,明代,王祎,

度关情浩荡,关树似相迎。花谢胡桃结,雏飞鹦鹉鸣。

汧声晴入郭,陇色晚侵城。行役吾真勌,聊淹数日程。

5

题文魁叔画兰图

作者:柯潜(明代)

题文魁叔画兰图,明代,柯潜,

丛兰被层阿,浩露濯其英。幽意识者寡,含香杂荃蘅。

疏篁亦古色,相依坚素盟。君子玩佳植,励志思有成。

所履皆腥秽,对此颜色赪。愿言保贞素,允矣扬德馨。

22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七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七,明代,陈邦彦,

西去烽烟渐报平,袁州河下凯旋兵。山民缩朒宁烦问,昨日新吴亦闭城。

4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