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言与君违,寤寐念往昔。
结欢自童稚,分比胶投漆。
乖离成参商,出没俱齐汨。
义和鞭日御,过眼飞鸟疾。
五载一相逢,俯仰如昨日。
论情方缱绻,念子又何适。
行矣不可留,惝恍心若失。
人生惟所遇,行止或使尼。
况复各宦游,聚散何可一。
嘤嘤黄鸟声,上下求其匹。
挽首听遗音,飘零泪横臆。
送别蔡安礼,离别中心生愁思。
我们分别的时候,我日夜思念着过去的往昔。
我们曾经结下深厚的友谊,就像童年时的无忧无虑。
如今却被迫分开,就像胶水被撕裂的瞬间。
我们的离别如同参商星离离合合的运行,
有时在一起,有时却又分离成河水,汇入大海。
我们曾一同驰骋在义和鞭下,曾一同目睹飞鸟的疾速掠过。
五年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再次相聚,却感觉彷佛昨日重现。
我们论述着情感,纠缠不清,又怀念着彼此,但又何处寻觅。
我们已经分别,无法再相聚,心中感到迷茫和失落。
人生的遭遇是无法预料的,行止随缘,也许会有偶然的相遇。
况且我们都在各自的宦海中游历,聚散难以一致。
黄鸟的鸣叫声婉转悠扬,上下呼应,寻求自己的伴侣。
我拉住脖颈,倾听着远去的音乐,泪水和忧愁交织在胸中。
这首诗词《送蔡安礼》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谊的珍贵。诗人杨时与蔡安礼分别时心生愁思,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他们曾经结下深厚的友谊,但如今被迫分离,感受着离别的痛苦。诗中使用了参商星的比喻,描绘了他们的分离与重逢的过程,有时合聚,有时又散开,仿佛河水汇入大海,流转不定。他们共同经历过义和鞭下的驰骋和飞鸟的疾速,但五年的分离让他们再次相逢时感觉仿佛昨日重现。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离别的迷茫,人生的遭遇无法预料,行止随缘,也许会有偶然的相遇。最后,诗人以黄鸟的鸣叫声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谊的寻觅和对离别的伤感,拉住脖颈,倾听着远去的音乐,内心充满了泪水和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离别之情展示了人生中的友谊和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蔡安礼的离别,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星象和自然景物的意象,以及音乐和泪水的意象,增强了诗词的感情表达。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个人经历,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欣赏其中对友谊和离别的真挚表达,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无常性的思考。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和情感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
这首诗词《送蔡安礼》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谊的珍贵。诗人杨时与蔡安礼分别时心生愁思,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他们曾经结下深厚的友谊,但如今被迫分离,感受着离别的痛苦。诗中使用了参商星的比喻,描绘了他们的分离与重逢的过程,有时合聚,有时又散开,仿佛河水汇入大海,流转不定。他们共同经历过义和鞭下的驰骋和飞鸟的疾速,但五年的分离让他们再次相逢时感觉仿佛昨日重现。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离别的迷茫,人生的遭遇无法预料,行止随缘,也许会有偶然的相遇。最后,诗人以黄鸟的鸣叫声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谊的寻觅和对离别的伤感,拉住脖颈,倾听着远去的音乐,内心充满了泪水和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离别之情展示了人生中的友谊和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蔡安礼的离别,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星象和自然景物的意象,以及音乐和泪水的意象,增强了诗词的感情表达。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个人经历,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欣赏其中对友谊和离别的真挚表达,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无常性的思考。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和情感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明代,李辕,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
【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 咏时贵,元代,未知作者,
吉登登金鞍玉勒马,宝镫斜查;急三檐伞下,摆列着两行价头踏。使
婢驱奴坐罢衙,闲逐东风,纷飞看落花。明明的立赏罚,暗暗的体察。居民百姓
夸,私心无半掐。策马还家,银灯身绛纱。象板琵琶,开怀飞玉。双姬
珍珠包髻翡翠花,一似现世的菩萨。绣袄儿齐腰撒跨,小名儿唤做茶茶。
对月临风想念着他,想着他浅画蛾眉,乌云鬓鸦。仙肌香胜雪,娇容美赛
花。时时将简贴,暗暗寄与咱。拘束得人怕,章台曾系马。更敢胡踏,茶房酒肆
家。
翠袖殷勤捧玉觞,浅斟低唱。便是个恼乱杀苏州小样,小名儿唤做当当。
弄粉调朱试罢晓妆,潇洒似江梅,妖娆胜海棠。风光满画堂,肌肤白雪香。
穿针刺绣床,时闻金钏响。春笋纤长,题诗写乐章。真谨成行,是他功名纸半张。
命子篇,宋代,赵友直,
悠悠我祖,肇自轩辕。
迄於赵城,因而氏焉。
汉家涿郡,继族於燕。
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宋自中叶,徙都南塘。
武显扈跸,聿居虞乡。
於赫文杏,奕世其芳。
符德象贤,谱牒有光。
顾及於我,时运倏倾。
族居萍散,遂殒家声。
苫块余息,仅存其形。
於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谟炳如。
维时孜孜,无忝厥初。
岂不尔念,为惜居诸。
无后非孝,匪才若虚。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明代,吴宽,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