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锺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

万古有作心胸降。

72

诗文赏析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在芜城北部的大明寺,有一座宽敞而意境广阔的辟堂。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欧阳公曾说过这座山叫做平山,山势蜿蜒苍翠,隔着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清晰地看到峰岭,胜过谢朓朦胧的远望。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也笑炀帝建造楼阁,摘取星辰,放置萤火,锦帆下樯,旗帜高悬。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锺撞。

我今天偶然与两三位朋友相聚,得到了一句如霜如钟的佳句。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但是我想到了你的文字,世间罕有能与之媲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心情高昂,仿佛敲击鼓笛的节奏,永远留存于万古,心胸开阔。

这首诗词以描绘大明寺和平山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文学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其他诗经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

作者:弘历(清代)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清代,弘历,

韶年和乐会周亲,丽藻同赓翰墨臣。宴借传柑先令节,俗沿桃菜协良辰。

矞云已报三阶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声多催腊尽,梅花香发竞时新。

普天共仰升平庆,率土咸沾化育仁。击壤尧衢民气豫,纽芽禹甸物情訚。

匪今稔岁祥为大,自古天伦乐是真。回忆文筵歌撒荔,久铭帝德粲雕珉。

九重瑞霭舒佳景,六出琼葩应大钧。丝管清音天上至,琅玕古色座中陈。

曈昽旭日临青琐,缭绕祥烟护紫宸。一德景行先圣业,同堂嘉叙古风淳。

欣开锦席酬三叔,尚记仙诗和四宾。

铺首宜春书吉字,地衣送暖袭华裀。屏开鸾影辉丹宇,砌转鳌峰映碧峋。

列坐承恩齐搦管,分行肃侍俨垂绅。光生几研分题遍,响遏韶钧得句频。

银汉分支涵雨露,猊烟结篆引璘彬。礼陶乐淑私须克,孔思周情道在纯。

何必联吟誇有过,也知群擢愿希荀。九华枝外依仙岛,五色云中仰圣人。

骀荡风微腾紫盖,慈宁福厚锡苍旻。喜瞻陇麦千畴润,恰数阶蓂十叶匀。

鱼藻载歌恩似海,龙文健举笔如神。拜飏顿觉诗怀畅,衎乐过于酒味醇。

乳液广沾仙掌露,雕盘屡给大官珍。宝幡巧剪悬双胜,脆缕纷堆荐五辛。

渐转晴晖迟蔼蔼,微生阳气始礥礥。已教彩燕翔珠箔,未许青牛迓绮闉。

歌继柏梁宗异并,人来枵诣燕游申。爻占云陆鸿仪渐,风咏周南麟趾振。

湑露早叨陪上日,需云又庆值初旬。铿訇仙籁闻锵佩,优渥宫壶捧赐银。

祥启重华光糺缦,班随群列礼遵循。瑞云乐奏声盈耳,坚齿香浮醴入唇。

十八数符瀛苑侣,大千界乐化台民。辑圭剑履通重译,献赆梯航到八闽。

遍覆寰区唯岂弟,迪知宅俊在忱恂。芬馨馔玉颁缃核,皦绎摐金叶磬均。

艳发唐花嗤羯鼓,风回文沼蹙鱼鳞。丁冬莲漏来西极,错落珠灯缀大秦。

近傍御床邀异数,重扬天藻续前因。探源远溯龙门浪,觅韵艰披鸟道榛。

殿是集贤传雅事,职司簪笔步芳尘。诏宽礼数无拘束,喜溢天颜展笑嚬。

嘉会恰逢几暇顷,宠光兼被岁寒身。暖随东陆符星指,霁豁西山带雪皴。

敢拟欢娱同宴镐,为酬勤动想吹豳。庭罗宝树霞千叠,诗擘瑶笺韵几巡。

计日夜珠刚就满,笑看瑞叶尚馀津。

37

都中喜晤宝山侄携眷自蜀归省并应顺天乡试二首 其一

都中喜晤宝山侄携眷自蜀归省并应顺天乡试二首 其一,清代,金朝觐,

万里尝辛苦,高堂尚倚门。白云何处远,青眼几人存。

迈迹昌宗祏,观光近帝阍。嗟予犹碌碌,十载事鸡豚。

4

濠梁道中晓发

濠梁道中晓发,清代,祝百五,

侵晓阴云四望垂,乍明还暗马行迟。苦风冷雨濠梁道,正是居人梦客时。

23

桂江舟中读谢在杭集却寄

桂江舟中读谢在杭集却寄,明代,邓云霄,

瀹茗新烹第一泉,泠泠漱齿诵瑶编。却疑桂水乘槎客,忽入波斯载宝船。

顾盻中原多下驷,凭陵大国少先鞭。长驱此日逢勍敌,与汝平分半壁天。

56

【正宫】菩萨蛮

【正宫】菩萨蛮,元代,侯正卿,

寄中寄情

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

【月照庭】半纸功名,断送关山。云渺渺,草凄凄。小楼风,重门月,应盼人归。归心急,去路迷。

【喜春来】家书端可驱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饥。眼前百事与心违,不投机,除赖酒支持。

【高过金盏儿】举金杯,倒金杯,金杯未倒心先醉,酒醒时候更凄凄。情似织,招揽下相思无尽期,告他谁?

【牡丹春】忽听楼头更漏催,别凤又孤栖。暂朦胧枕上重欢会,梦惊回,又是一别离。

【醉高歌】客窗夜永岑寂,有多少孤眠况味。欲修锦字凭谁寄?报与些凄凉事实。

【尾】披衣强拈纸与笔,奈心绪烦多书万一。欲向芳卿行诉些憔悴,笔尖头陶写哀情,纸面上敷陈怨气。待写个平安字样,都是俺虚脾拍塞。一封愁信息,向银台畔读不去也伤悲。蜡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数行红泪。

79

读孟郊诗二首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读孟郊诗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

39

攲眠

攲眠,宋代,王安石,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6

昨日访子上,不遇。裴回庭砌观木犀而归,再

昨日访子上,不遇。裴回庭砌观木犀而归,再,宋代,杨万里,

昨携儿辈扣云开,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烝透栗堆盘。

寄诗北阮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

97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五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五,宋代,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97

巢湖

作者:刘攽(宋代)

巢湖,宋代,刘攽,

天与水相通,舟行去不穷。无人能缩地,何术可分风。

宿雾凝深黑,朝曦浴嫩红。四山千里远,晴晦已难同。

10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其四

作者:赵蕃(宋代)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其四,宋代,赵蕃,

粗识诗中趣,翻怜笔下难。中流疑失楫,远举虑摧翰。

起我七十病,蕲公九转丹。韩豪非所敢,曾未到郊寒。

12

秋雨所居漏湿

作者:刘敞(宋代)

秋雨所居漏湿,宋代,刘敞,

皇天不爱物,风雨害秋成。未恨泥涂辱,端忧柱石倾。

淹留惊岁宴,坚卧怅鸡鸣。吾道还如此,商歌天未明。

60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宋代,赵思诚,

经济奇谋有祖风,渭川卜猎旧非熊。风云遇会千龄运,社稷扶倾万世功。

偃息郊园酬雅志,咨询庙算简清衷。更须整顿乾坤了,绿野归来效晋公。

81

酬蔡温老秀才见寄

酬蔡温老秀才见寄,宋代,郭祥正,

一庵聊寄碧岩阴,忽得新诗慰我心。俊逸自追天马健,崩腾还与海涛深。

门前俗子无行迹,物外松风有好音。病起可能携杖屦,共寻明月到溪浔。

4

满江红 其三 清明前三日登清晖作

作者:管鉴(宋代)

满江红 其三 清明前三日登清晖作,宋代,管鉴,

十日狂风,都断送、杏花红去。却是有、海棠枝上,一分春住。

桃叶桃根浑未觉,樱桃杨柳成轻负。强尊前、抖擞旧精神,谁能许。

时不再,欢难屡。心未老,杯频举。尚不妨领略,登临佳处。

山接武陵馀胜气,江吞大别仍东注。叹圣贤、功业与江山,无今古。

1

题梨花折枝

作者:王称(明代)

题梨花折枝,明代,王称,

庭院深沉帘幕垂,雪香云影露参差。别来环佩春如梦,为洗残妆付阿谁。

51

四月二日 其五

作者:韩淲(宋代)

四月二日 其五,宋代,韩淲,

樵斧通深密,渔竿接混茫。风波非地险,荆棘乃天荒。

84

次韵徐古泉雪冈见寄

次韵徐古泉雪冈见寄,宋代,方一夔,

掬泉陟云亭,撼桐款石室。桐以药清羸,泉以洗怆恻。

惟昔有二君,靳与世纷出。我来泛沧溟,幽岩傍攲侧。

不如岘山去,行尽风沙碛。交君父子间,风仪宛如昔。

引坐读书巢,呼酒软我膝。吟髭怒气张,笑眼寒光溢。

莱编如正色,澹然离芗泽。别去不空手,怀袖粲金碧。

笑我顽鲁胸,孔窍暗如漆。顺涂咏其事,搔痒发故疾。

闭门课学子,风雨隔十日。苍苍乔木春,杳杳碧云夕。

相思托空言,各倚天一壁。终携赤藤杖,相期访仙释。

41

依韵和程给事留题法云寺方丈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程给事留题法云寺方丈,宋代,陆佃,

净室兼容海众临,维摩憔悴病仍侵。且将灯续光明藏,时见珠随咳唾音。

素壁短碑深掐玉,画檐新榜大书金。故溪曾指桃花记,乘月何时更一寻。

60

再和子严

作者:冯山(宋代)

再和子严,宋代,冯山,

归船才泊古巴台,遥见诗筒眼豁开。摩垒只忧轻挑去,报琼何意误投来。

老知仙梦终难到,清喜英游屡得陪。对酒孤吟重相忆,江前微霰屑瑶瑰。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