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际山

作者:陈洙(宋代)

清晓扪萝踏岭云,寒风飞溜湿衣巾。

上攀霄汉无多地,直视城闉几点尘。

古木半阴藏宿雾,山禽相语厌游人。

明年更补闽中吏,来看桃花烂漫春。

12

诗文赏析

清晨,我攀爬葛藤覆盖的山岭,穿行于云雾之间。

寒风呼啸,湿衣巾在空中飞舞。

我往上攀登,直至触及天空之巅,再看城闉,尘埃几许。

古老的树木在半阴处藏着宿雾,

山中的禽鸟相互鸣叫,厌倦了来往的人。

明年我将再次担任闽中的官吏,

前来欣赏桃花盛开、春天的美景。

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清晨的山岭、云雾和寒风,都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攀登至山巅,视野豁然开朗,城闉的尘埃微不足道,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古木半阴蒙蔽宿雾,山中的禽鸟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预示着诗人即将前往闽中,欣赏明年桃花盛开的美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词写意清新,描绘了自然美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期许。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静谧和舒适的感受。

陈洙

(1013—1061)宋建州建阳人,字思道。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殿中侍御史。嘉祐六年上疏助司马光乞早建储嗣,曰:陛下以臣怀异日之图,莫若杀臣之身,用臣之言。疏方上,即饮药以卒。奏下,大计遂定。仁宗闻洙死,赐钱十万。有《春秋索隐论》、《御史奏疏》及文集。

其他诗经

澎湖三十六岛歌

澎湖三十六岛歌,清代,范学洙,

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

96

回风有怀

作者:吕温(唐代)

回风有怀,唐代,吕温,

银宫翠岛烟霏霏,珠树玲珑朝日晖。
神仙望见不得到,却逐回风何处归。

79

穿石室

穿石室,清代,向光谦,

日月双丸出,风雷九地穿。江山留汉室,表里见青天。

涨作神龙窟,中通太乙船。谁怜拳石腹,曾饱五溪烟。

89

蝶恋花(佳人)

作者:苏轼(宋代)

蝶恋花(佳人),宋代,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74

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重阳),宋代,陈与义,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

71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宋代,孙道绚,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71

【双调】寿阳曲 答卢疏斋山

【双调】寿阳曲 答卢疏斋山,元代,珠帘秀,

答卢疏斋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

开年近,酿酒醇,是谁传竹边梅信?小斋中主宾三四人,旋蒸来醉乡风韵。

27

家居自戒

作者:陆游(宋代)

家居自戒,宋代,陆游,

饥寒陷侵暴,其实可怜伤。

一事百自反,忿心冷如霜。

恕物学者心,省事虑亦长。

吾过固多矣,责彼何暇详!

37

古风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古风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

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62

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二

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沈水占城第一良,占城上岸更差强。黑藏骨节龙筋瘠,斑出文章鹧翼张。

衮尽残膏添猛火,熬成熟水趁新汤。素馨熏染真何益,毕竟输他本分香。

42

跋天台王仲言乞米诗

跋天台王仲言乞米诗,宋代,杨万里,

敢言缩项更长腰,黄独青精也绝苗。

尚有囊中餐玉法,蓝田山里过明朝。

46

七言

作者:吕岩(唐代)

七言,唐代,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
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
顶上云攒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鬓发未斑缘有术,
红颜不老为通神。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炉养丹砂鬓不斑,假将名利住人间。已逢志士传神药,
又喜同流动笑颜。老子道经分付得,少微星许共相攀。
幸蒙上士甘捞摝,处世输君一个闲。
谁解长生似我哉,炼成真气在三台。尽知白日升天去,
刚逐红尘下世来。黑虎行时倾雨露,赤龙耕处产琼瑰。
只吞一粒金丹药,飞入青霄更不回。
乱云堆里表星都,认得深藏大丈夫。绿酒醉眠闲日月,
白蘋风定钓江湖。长将气度随天道,不把言词问世徒。
山水路遥人不到,茅君消息近知无。
鹤为车驾酒为粮,为恋长生不死乡。地脉尚能缩得短,
人年岂不展教长。星辰往往壶中见,日月时时衲里藏。
若欲时流亲得见,朝朝不离水银行。
灵芝无种亦无根,解饮能餐自返魂。但得烟霞供岁月,
任他乌兔走乾坤。婴儿只恋阳中母,姹女须朝顶上尊。
一得不回千古内,更无冢墓示儿孙。
世上何人会此言,休将名利挂心田。等闲倒尽十分酒,
遇兴高吟一百篇。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他时功满归何处,直驾云车入洞天。
玄门帝子坐中央,得算明长感玉皇。枕上山河和雨露,
笛中日月混潇湘。坎男会遇逢金女,离女交腾嫁木郎。
真个夫妻齐守志,立教牵惹在阴阳。
遥指高峰笑一声,红霞紫雾面前生。每于廛市无人识,
长到山中有鹤行。时弄玉蟾驱鬼魅,夜煎金鼎煮琼英。
他时若赴蓬莱洞,知我仙家有姓名。
堪笑时人问我家,杖担云物惹烟霞。眉藏火电非他说,
手种金莲不自夸。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
骑龙远出游三岛,夜久无人玩月华。
九曲江边坐卧看,一条长路入天端。庆云捧拥朝丹阙,
瑞气裴回起白烟。铅汞此时为至药,坎离今日结神丹。
功能济命长无老,只在人心不是难。
玄门玄理又玄玄,不死根元在汞铅。知是一般真个术,
调和六一也同天。玉京山上羊儿闹,金水河中石虎眠。
妙要能生觉本体,勤心到处自如然。
公卿虽贵不曾酬,说著仙乡便去游。为讨石肝逢蜃海,
因寻甜雪过瀛洲。山川醉后壶中放,神鬼闲来匣里收。
据见目前无个识,不如杯酒混凡流。
曾邀相访到仙家,忽上昆仑宴月华。玉女控拢苍獬豸,
山童提挈白虾蟆。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
今在人寰人不识,看看挥袖入烟霞。
火种丹田金自生,重重楼阁自分明。三千功行百旬见,
万里蓬莱一日程。羽化自应无鬼录,玉都长是有仙名。
今朝得赴瑶池会,九节幢幡洞里迎。
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阳龙言向离宫出,
阴虎还于坎位生。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玉清。
浮生不实为轻忽,衲服深藏奇异骨。非是尘中不染尘,
焉得物外通无物。共语难兮情兀兀,独自行时轻拂拂。
一点刀圭五彩生,飞丹走入神仙窟。
莫怪爱吟天上诗,盖缘吟得世间稀。惯餐玉帝宫中饭,
曾著蓬莱洞里衣。马踏日轮红露卷,凤衔月角擘云飞。
何时再控青丝辔,又掉金鞭入紫微。
黄芽白雪两飞金,行即高歌醉即吟。日月暗扶君甲子,
乾坤自与我知音。精灵灭迹三清剑,风雨腾空一弄琴。
的当南游归甚处,莫交鹤去上天寻。
云鬓双明骨更轻,自言寻鹤到蓬瀛。日论药草皆知味,
问著神仙自得名。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
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
龙精龟眼两相和,丈六男儿不奈何。九盏水中煎赤子,
一轮火内养黄婆。月圆自觉离天网,功满方知出地罗。
半醉好吞龙凤髓,劝君休更认弥陀。
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诗句若喧卿相口,
姓名还动帝王心。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
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
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攀高干,
白云堆里饮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去气绵绵。
三千功满好归去,休与时人说洞天。
天生不散自然心,成败从来古与今。得路应知能出世,
迷途终是任埋沈。身边至药堪攻炼,物外丹砂且细寻。
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
自隐玄都不记春,几回沧海变成尘。玉京殿里朝元始,
金阙宫中拜老君。闷即驾乘千岁鹤,闲来高卧九重云。
我今学得长生法,未肯轻传与世人。
北帝南辰掌内观,潜通造化暗相传。金槌袖里居元宅,
玉户星宫降上玄。举世尽皆寻此道,谁人空里得玄关。
明明道在堪消息,日月滩头去又还。
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电入中原。长驱赤马居东殿,
大启朱门泛碧泉。怒拔昆吾歌圣化,喜陪孤月贺新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
六龙齐驾得升乾,须觉潜通造化权。真道每吟秋月澹,
至言长运碧波寒。昼乘白虎游三岛,夜顶金冠立古坛。
一载已成千岁药,谁人将袖染尘寰。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天纲运转三元净,
地脉通来万物生。自晓谷神通此道,谁将理性欲修真。
明明说向中黄路,霹雳声中自得神。
欲陪仙侣得身轻,飞过蓬莱彻上清。朱顶鹤来云外接,
紫鳞鱼向海中迎。姮娥月桂花先吐,王母仙桃子渐成。
下瞰日轮天欲晓,定知人世久长生。
四海皆忙几个闲,时人口内说尘缘。知君有道来山上,
何似无名住世间。十二楼台藏秘诀,五千言内隐玄关。
方知鼎贮神仙药,乞取刀圭一粒看。
割断繁华掉却荣,便从初得是长生。曾于锦水为蝉蜕,
又向蓬莱别姓名。三住住来无否泰,一尘尘在世人情。
不知功满归何处,直跨虬龙上玉京。
当年诗价满皇都,掉臂西归是丈夫。万顷白云独自有,
一枝丹桂阿谁无。闲寻渭曲渔翁引,醉上莲峰道士扶。
他日与君重际会,竹溪茅舍夜相呼。
金锤灼灼舞天阶,独自骑龙去又来。高卧白云观日窟,
闲眠秋月擘天开。离花片片乾坤产,坎蕊翻翻造化栽。
晚醉九岩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皑皑。
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他出又沈。若要自通云外鹤,
直须勤炼水中金。丹成只恐乾坤窄,饵了宁忧疾患侵。
未去瑶台犹混世,不妨杯酒喜闲吟。
因携琴剑下烟萝,何幸今朝喜暂过。貌相本来犹自可,
针医偏更效无多。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
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舍手试看么。
倾侧华阳醉再三,骑龙遇晚下南岩。眉因拍剑留星电,
衣为眠云惹碧岚。金液变来成雨露,玉都归去老松杉。
曾将铁镜照神鬼,霹雳搜寻火满潭。
铁镜烹金火满空,碧潭龙卧夕阳中。麒麟意合乾坤地,
獬豸机关日月东。三尺剑横双水岸,五丁冠顶百神宫。
闲铺羽服居仙窟,自著金莲造化功。
随缘信业任浮沈,似水如云一片心。两卷道经三尺剑,
一条藜杖七弦琴。壶中有药逢人施,腹内新诗遇客吟。
一嚼永添千载寿,一丸丹点一斤金。
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闲骑白鹿游三岛,
闷驾青牛看十洲。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
时人若要还如此,名利浮华即便休。
紫极宫中我自知,亲磨神剑剑还飞。先差玉子开南殿,
后遣青龙入紫微。九鼎黄芽栖瑞凤,一躯仙骨养灵芝。
蓬莱不是凡人处,只怕愚人泄世机。
向身方始出埃尘,造化功夫只在人。早使亢龙抛地网,
岂知白虎出天真。绵绵有路谁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
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春尽闲闲过落花,一回舞剑一吁嗟。常忧白日光阴促,
每恨青天道路赊。本志不求名与利,元心只慕水兼霞。
世间万种浮沉事,达理谁能似我家。
日为和解月呼丹,华夏诸侯肉眼看。仁义异如胡越异,
世情难似泰衡难。八仙炼后钟神异,四海磨成照胆寒。
笑指不平千万万,骑龙抚剑九重关。
别来洛汭六东风,醉眼吟情慵不慵。摆撼乾坤金剑吼,
烹煎日月玉炉红。杖摇楚甸三千里,鹤翥秦烟几万重。
为报晋成仙子道,再期春色会稽峰。
发头滴血眼如镮,吐气云生怒世间。争耐不平千古事,
须期一诀荡凶顽。蛟龙斩处翻沧海,暴虎除时拔远山。
为灭世情兼负义,剑光腥染点痕斑。
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钟满劝抚焦桐。诗吟席上未移刻,
剑舞筵前疾似风。何事行杯当午夜,忽然怒目便腾空。
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
未炼还丹且炼心,丹成方觉道元深。每留客有钱酤酒,
谁信君无药点金。洞里风雷归掌握,壶中日月在胸襟。
神仙事业人难会,养性长生自意吟。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
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箕星昴宿下长天,凡景宁教不愕然。龙出水来鳞甲就,
鹤冲天气羽毛全。尘中教化千人眼,世上人知尔雅篇。
自是凡流福命薄,忍教微妙略轻传。
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彩云。无语下窥黄谷子,
破颜平揖紫霞君。拟登瑶殿参金母,回访瀛洲看日轮。
恰值嫦娥排宴会,瑶浆新熟味氤氲。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一领布裘权且当,
九天回日却归还。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因思往事却成憨,曾读仙经第十三。武氏死时应室女,
陈王没后是童男。两轮日月从他载,九个山河一担担。
尽日无人话消息,一壶春酒且醺酣。
垂袖腾腾傲世尘,葫芦携却数游巡。利名身外终非道,
龙虎门前辨取真。一觉梦魂朝紫府,数年踪迹隐埃尘。
华阴市内才相见,不是寻常卖药人。
万卷仙经三尺琴,刘安闻说是知音。杖头春色一壶酒,
炉内丹砂万点金。闷里醉眠三路口,闲来游钓洞庭心。
相逢相遇人谁识,只恐冲天没处寻。
曾战蚩尤玉座前,六龙高驾振鸣銮。如来车后随金鼓,
黄帝旂傍戴铁冠。醉捋黑须三岛黯,怒抽霜剑十洲寒。
轩辕世代横行后,直隐深岩久觅难。
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匣中宝剑时频吼,
袖里金锤逞露风。会饮酒时为伴侣,能行诗句便参同。
来年定赴蓬莱会,骑个生狞九色龙。
神仙暮入黄金阙,将相门关白玉京。可是洞中无好景,
为怜天下有众生。心琴际会闲随鹤,匣剑时磨待断鲸。
进退两楹俱未应,凭君与我指前程。
九鼎烹煎一味砂,自然火候放童花。星辰照出青莲颗,
日月能藏白马牙。七返返成生碧雾,九还还就吐红霞。
有人夺得玄珠饵,三岛途中路不赊。
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龙虎顺行阴鬼去,
龟蛇逆往火龙来。婴儿日吃黄婆髓,姹女时餐白玉杯。
功满自然居物外,人间寒暑任轮回。
星辰聚会入离乡,日月盈亏助药王。三候火烧金鼎宝,
五符水炼玉壶浆。乾坤反覆龙收雾,卯酉相吞虎放光。
入室用机擒捉取,一丸丹点体纯阳。

13

题凤翔府天庆观

作者:吕岩(唐代)

题凤翔府天庆观,唐代,吕岩,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78

题郝陵川琼花赋后

作者:王翰(唐代)

题郝陵川琼花赋后,唐代,王翰,

后土祠前春未归,扬州城下塞鸿稀。仙人种玉云迷洞,使客挥毫露湿衣。

共道肝肠如铁石,谁知咳唾有珠玑。茂陵属国诗虽好,空向羊群看雪飞。

98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

作者:王翰(唐代)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唐代,王翰,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33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

作者:陈陶(唐代)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唐代,陈陶,

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
谁能白昼相悲泣,太极光阴亿万年。

71

叹流水二首

作者:罗邺(唐代)

叹流水二首,唐代,罗邺,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
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
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60

次韵苏子瞻韩干马赠李伯时

作者:刘攽(宋代)

次韵苏子瞻韩干马赠李伯时,宋代,刘攽,

韩干画马名独垂,冰纨数幅横素丝。诸公赋诗邀我和,我如钝椎逢利锥。

区中才容三万里,正可騕袅一日驰。朝燕暮吴亦其亚,幸得夷路无絷羁。

此间三马皆国马,瑰资逸态成崛奇。有如秋空见霜鹘,下睨众禽俱伏雌。

良工苦心为远到,天机要眇潜得之。区区驽骀浪自负,岂可丑骨包妍皮。

李侯洒笔定超诣,尚有天骥君未知。宛王母寡今授首,汗血不敢藏贰师。

36

徐侯寄示古风为别作三绝句往资一笑 其二

作者:朱松(宋代)

徐侯寄示古风为别作三绝句往资一笑 其二,宋代,朱松,

求田莫问湖海士,得志付与闾阎儿。黄花满把一尊酒,欲话此意非君谁。

89

赠云竹一老琴师歌

作者:张矩(宋代)

赠云竹一老琴师歌,宋代,张矩,

昌黎不作颖师已,千古风流随逝水。大音祗在天壤间,云竹翁能发其秘。

明之为侯王,幽之为神鬼。悟翁一转指头禅,万事泯然心耳废。

涧泉淅沥走宫商,仙佩丁当分角徵。数声急羽来秋空,夜半西风掠蛩砌。

诸公不但知此音,真欲钩深得其艺。大篇小什分珠玑,往往不惜兼金馈。

吾闻南风之歌下舜廊,四海熙熙乐平治。愿翁持此天上头,一鼓解民愠,再鼓阜民财,勿作区区自丰计。

9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