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作者:李新(宋代)

忆访东坡旧婚居,飘飘儿倒几家书。

闭门草牍人谁识,抱膝吟诗客自疏。

枳棘那栖云表翼,壶浆争雪中车。

穷愁定笑江干尉,瘦骨空长六尺余。

37

诗文简析

《再和》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忆访东坡旧婚居,

回忆起访问东坡旧居,

飘飘儿倒几家书。

书信漂泊,传递到几处。

闭门草牍人谁识,

我闭门谱写的信笺,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抱膝吟诗客自疏。

独自坐在屋里吟咏诗篇,我自己与世疏离。

枳棘那栖云表翼,

像鸟儿栖息在枳棘上,展翅欲飞,

壶浆争雪中车。

美酒佳肴与雪中的马车较劲。

穷愁定笑江干尉,

即使贫穷和忧愁,也要笑对江干尉(诗中指世俗的官职),

瘦骨空长六尺余。

尽管身体瘦骨嶙峋,但我仍然高大过六尺(诗中指精神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东坡旧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嘲之情。诗人闭门谱写的信笺无人能够理解,他独自一人坐在屋里吟咏诗篇,与世界疏离,感觉自己像是栖息在枳棘上的鸟儿,无法展翅飞翔。然而,诗人仍然坚持笑对世俗的贫穷和忧愁,他的精神境界高大过常人。

这首诗以简洁、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世界的隔绝。通过对比枳棘与云表、壶浆与雪中车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由和高尚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积极的心态和超越常人的境界,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其他诗经

渔家傲 一首李公求

作者:王哲(元代)

渔家傲 一首李公求,元代,王哲,

圣老子元姓李。今正是遗风起。向他方求出离。明位。从坎暗清凉地。便施仁兼富义。还略叙闲中意。内无心真活计。分美。都水火须交济。

93

秋柳 其三

秋柳 其三,清代,许南英,

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

48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宋代,晁说之,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11

霜天晓角(再和)

作者:吴潜(宋代)

霜天晓角(再和),宋代,吴潜,

举杯吸月,一洗烦襟热。相见摩诃池上,星斗转、挂银阙。
金吾传漏铁,此时滋味别。阶砌寒蛩声细,携手处、人如雪。

36

南楼令(次陈君衡韵)

作者:周密(宋代)

南楼令(次陈君衡韵),宋代,周密,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送新愁、千里孤鸿。摇落江蓠多少恨,吟不尽、楚云峰。
往事夕阳红。故人江水东。翠衾寒、几夜霜浓。梦隔屏山飞不去,随夜鹊、绕疏桐。

46

点绛唇(双柑扇)

点绛唇(双柑扇),宋代,姚述尧,

金碧交辉,江陵千树天然富。寒林争秀。独向霜风后。
写入冰纨,两两情何厚。同携久。凉生清昼。香满佳人手。

3

京师哭任遵圣

作者:苏轼(宋代)

京师哭任遵圣,宋代,苏轼,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凋丧。

每闻耆旧亡,涕泫声辄放。

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

文章小得誉,诗语尤清壮。

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

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

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

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

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

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

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

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

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69

夏夜泛舟书所见

作者:陆游(宋代)

夏夜泛舟书所见,宋代,陆游,

山房犹复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两桨去摇东浦月,一龛回望上方灯。

惊飞宿鸟时呼侣,腾起长鱼有脱罾。

夜半归来步松影,真成赤脚踏层冰。

60

闻鼓角感怀

作者:陆游(宋代)

闻鼓角感怀,宋代,陆游,

鼓坎坎,角呜呜,四鼓欲尽五鼓初,老眼不寐如鳏鱼,抚枕起坐涕泗濡。

平生空读万卷书,白首不识承明庐。

时多通材臣腐儒,妄怀孤忠策则疏。

欲剖丹心奏公车,论罪万死尚有余。

雷霆愿复宽须臾,许臣指陈舆地图。

亿万遗民望来苏。

艺祖有命行天诛,皇明如日讵敢诬。

拜手乞赐丈二殳,中原烟尘一扫除,龙舟泝汴还东都。

46

九月下旬即事

作者:陆游(宋代)

九月下旬即事,宋代,陆游,

霜晚知荞熟,山寒喜酒醲。

黄丝听夜织,赤米看晨舂。

储药扶持老,收薪准傋冬。

儿扶还客拜,顾影叹龙锺。

40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宋代,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呼鞍追我马,亦以两黥挟。

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

翛翛阿兰若,土木老山胁。

鼓锺卧空旷,簨簴雕捷业。

升堂廓无主,考击谁敢辄。

坡陀谢公家,藏椁久穿劫。

百金买酒地,野老今行饁。

缅怀起东山,胜践比稠叠。

於时国累卵,楚夏血常喋。

外实备艰梗,中仍费调燮。

公能觉如梦,自喻一蝴蝶。

桓温适自弊,苻坚方天厌。

且可缓九锡,宁当快一捷。

彼哉斗筲人,得丧易矜怯。

妄言屐齿折,吾欲刊史牒。

伤心新城埭,归意终难惬。

漂摇五城舟,尚想浮河檝。

千秋陇东月,长照西州堞。

岂无华屋处,亦捉蒲葵箑。

碎金谅可惜,零落随秋叶。

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

清谈眇不嗣,陈迹怳如接。

东阳故侯孙,少小同鼓箧。

一官初岭海,仰视飞鸢跕。

穷归放款段,高卧停远蹀。

牵襟肘即见,著帽耳才菟。

数椽危败屋,为我炊陈浥。

虽无膏污鼎,尚有羹濡筴。

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邯郸枕上事,且饮且田猎。

或昏眠委翳,或妄走超躐。

或叫号而寝,或哭泣而魇。

幸哉同圣时,田里老安帖。

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铗。

追怜衰晋末,此土方岌业。

强偷须臾乐,抚事终愁惵。

予虽天戮民,有械无接摺。

翁今贫而静,内热非复叶。

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

委蜕亦何恨,吾儿已长鬣。

翁虽齿长我,未见白可镊。

祝翁尚难老,生理归善摄。

久留畏年少,讥我两呫嗫。

束火扶路还,宵明狐兔慑。

蔡侯雄俊士,心憭形亦谍。

异时能飞鞚,快若五陵侠。

胡为阡陌间,踠足仅相蹑。

谅欲交辔语,呿予不能嗋。

68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宋代,杨万里,

今岁略无霜报寒,忽然一夜雪漫漫。

雪花要作梅花地,十月早梅和雪看。

97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作者:李治(唐代)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唐代,李治,

屏欲除奢政返淳。(霍王以下和句亡)

50

题沃洲亭

作者:胡宿(宋代)

题沃洲亭,宋代,胡宿,

句水声东转,昭山势北回。三洲环白浪,一径踏青苔。

牖对遥岑敞,门迎别屿开。鸥鹇如旧识,萝桂是新栽。

野气霏霏入,川华剡剡来。老猿偷熟果,驯鸽下生台。

樵斧鸣岑寂,鱼扉映曲隈。观濠立庄惠,结社坐宗雷。

格磔归禽乱,呕哑去橹哀。看云秋徙倚,弄月夜徘徊。

珠且矜圆折,犀休衒辟埃。沃洲应祇尔,何用忆天台。

61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登楼赋

作者:李璟(唐代)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登楼赋,唐代,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春气昨宵飘律管,
东风今日放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28

题庆全庵

题庆全庵,宋代,谢枋得,

莲如君子甘离世,菊似逸民难出山。

不信众芳□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

14

作者:韩琦(宋代)

菊,宋代,韩琦,

万卉趁枯死,香金斗晚葩。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

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

67

次韵和李舍人忆北园寻春之作

作者:杨亿(宋代)

次韵和李舍人忆北园寻春之作,宋代,杨亿,

谢公别墅枕城闉,萧灑都无紫陌尘。

五色丝论贪草诏,一园桃李阻寻春。

早朝禁漏犹传点,下直残阳已满身。

除是禁烟容洗沐,直须偷暇赏芳辰。

32

宿翁卷书斋

作者:徐照(宋代)

宿翁卷书斋,宋代,徐照,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

邻笔种成高碍月,井泉汲少近生苔。

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

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48

泛舟三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泛舟三首 其一,宋代,刘敞,

冰泮池水绿,春意亦已归。长杨特多思,浩荡随风飞。

弄舟不用楫,漾漾陶春晖。回还无终极,孰谓江湖非。

举觞属坐人,行乐常苦稀。一醉捐百虑,念子勿相违。

乘日复来游,北林稍芳菲。当令鱼与鸟,识我心无机。

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