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琐江湖中,忽在幽人壁。
短螯利双钺,长跪生六戟。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
初疑蟺穴朿,犹带浮泥黑。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
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
我来空持杯,左手莫汝食。
谁夺造化功,生成归笔力。
《墨蟹》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琐碎而神秘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墨蟹的独特感悟。
诗词中的“墨蟹”象征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存在。诗人在江湖中游荡,忽然发现墨蟹藏身于隐蔽的壁缝之间。它们有着短小但锋利的钳子,以及长长的身体和六根战戟。诗人感叹于它们惊人的本能和精妙的设计。
诗中描绘的墨蟹引起了诗人的好奇心和疑问。他初次见到这些墨蟹时,感觉它们像是从地下洞穴中钻出来的,身上还带着泥土的痕迹。诗人不禁想知道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行动方式又是如何的。
然而,诗人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他观察着墨蟹在墙壁上爬行,发现它们身上有着一层肥厚的霜色。这种霜色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可以视为墨蟹身上特有的一种特征。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自我介入其中。他手持酒杯,将食物留给墨蟹。他思考着,到底是谁掌控了墨蟹的生命,使它们具备了如此独特的形态和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被视为创造力,而墨蟹则象征着创造的过程。
整首诗词通过对墨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创造力的思考。墨蟹的形态和行为成为了作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媒介,丰富而深远。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敏感和对生命奥秘的思索,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思考。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梅月双清,明代,郑韺,
君不见铁石枝头灿玉霞,暗花浮动山人家。诗翁骑驴问消息,处士养鹤成丹砂。
又不见蟾蜍踏过清虚府,听彻霓裳羽衣舞。琴声错落来西厢,掉影杳落下南浦。
九重碧落浮清光,万顷连云映疏影。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
姮娥为报东皇信,一枝占断江南春。与君秉心同岁寒,春花秋月无情看。
轩居寂寞夜吟苦,朔风凛凛吹阑干。华光道士画无敌,双清写就千金值。
几回洞府露真传,元恐诗人不曾识。驿使传来赠与君,冀君志节超等伦。
梯云鼎羹世稀有,对此还思效古人。
渡京口江望金山寺,明代,区大枢,
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潮声驱梵铎,海势涤嚣埃。
吼浪蛟龙息,寻巢鹘隼猜。六朝悲散漫,万劫仰崔嵬。
击楫频年误,迷津此日开。临观虽未暇,心赏已悠哉。
瑞龙吟 邓尉归舟感赋,次清真韵,近现代,吴梅,
横塘路,无奈细草笼沙,乱云迷树。嬉春商略吴天,画船载酒,重来归处。
乍延伫,还记万梅花下,那人当户。柯亭短笛频吹,四桥暮雪,篝灯共语。
风度笙箫依旧,忍看临颖,公孙娇舞。回眼断魂山川,清艳非故。
题香纵墨,还谱蘋渔句。空追念双崦荡桨,修廊联步。
梦影随春去,芳辰胜地,都成痕绪。霜点青丝缕,禁数载江湖,听风听雨。
夜寒对月,客衣谁絮。
阮郎归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父嘉之。令作此词,宋代,苏轼,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
这回来不来。情未尽。
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谢刘纯父惠木绵布,宋代,谢枋得,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期平均。
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
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积,
丽密过绵纯。羔缝不足贵,
狐腋难拟伦。絺纩皆作贡,
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
隐匿遗小民。诗多草木名,
笺疏欲谆谆。国家无楚越,
欲识固无因。剪裁为大裘,
穷冬胜三春。拜嘉重感激,
触物尤酸辛。吁嗟彼寒谷,
邹律今不神。三宫坐穹庐,
雨雪或十旬。安得遗此惠,
飞到君王身。塞上寒堕指,
挟纩谁为温。人各赐两端,
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
谈笑却胡尘。感君道义交,
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
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
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
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限,
登荐福寺山亭,宋代,刘敞,
时事如不闻,烦襟尚郁怫。高亭一何壮,俾我遗外物。
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
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始知绝群动,方外真有佛。
此地可终隐,不惟谢炎郁。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宝砚相示与圣俞玉汝同观戏作此歌,宋代,刘敞,
李侯宝砚刘侯得,上有刺史李元刻。云是天宝八年冬,端州东溪灵卵石。
我语二客此不然,天宝称载不称年。刺史为守州为郡,此独云尔奚所传。
两君卢胡为绝倒,嗟尔于人几为宝。万事售伪必眩真,此固区区无足道。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明代,祝允明,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金陵与宗瓠川夜话有怀金台旧雅次韵五首 其四,明代,卢宁,
忆尔上金台,初酣落魄杯。英名通馆阁,仙制应蓬莱。
法从天中见,旗常日下来。甘泉如欲赋,今有子云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