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将民欲达天心,瑞雪如期白昼阴。
皓色恍疑霄宇接,浓寒都为岁华深。
辞妍席右人雄赡,兴尽溪边客访寻。
铃阁唱高宜和寡,不才刚缀郢中吟。
公将民欲达天心,
瑞雪如期白昼阴。
皓色恍疑霄宇接,
浓寒都为岁华深。
辞妍席右人雄赡,
兴尽溪边客访寻。
铃阁唱高宜和寡,
不才刚缀郢中吟。
诗词的是,作者将自己比作郡郎中,关心民生的同时,希望能够达到天心的境地,具有一种追求至善至美的理想主张。诗中描绘了瑞雪纷飞的景象,雪如约而至,使白昼变得阴暗,皎洁的雪花仿佛与天相连,寒冷的气息充斥着岁月的深沉。作者借雪的形象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变幻的感慨。
诗词的
《次韵知郡郎中应期喜雪》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雪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欣喜于雪的降临,并通过雪的意象来寄托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关切。
公将民欲达天心,
瑞雪如期白昼阴。
皓色恍疑霄宇接,
浓寒都为岁华深。
辞妍席右人雄赡,
兴尽溪边客访寻。
铃阁唱高宜和寡,
不才刚缀郢中吟。
诗词的是,作者将自己比作郡郎中,关心民生的同时,希望能够达到天心的境地,具有一种追求至善至美的理想主张。诗中描绘了瑞雪纷飞的景象,雪如约而至,使白昼变得阴暗,皎洁的雪花仿佛与天相连,寒冷的气息充斥着岁月的深沉。作者借雪的形象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变幻的感慨。
诗词的:这首诗词运用了雪的意象,以及对天地、岁月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瑞雪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切。雪是一种纯洁、寂静的元素,它的降临使得世界变得幽静而美丽,同时也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通过描写雪的特点和气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风云和人生百态的感慨,展现了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结构简洁而紧凑,语言优美流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皓洁的雪花与阴暗的白昼相对照,突出了雪的明亮和寒冷。同时,通过对雪的描绘,凸显了岁月的深沉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两句,“铃阁唱高宜和寡,不才刚缀郢中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情的谦逊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雪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关切与思考,展现了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诗词的结构简洁优美,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 其四,清代,许南英,
向暖南飞望九衡,回翔雁影倦长征。十朝野史伤心秘,一局残棋冷眼明!
纵使河山终有主,可怜宇宙实无情!乱离飘泊干戈际,饭颗山头太瘦生。
送吴会卿再往淮南,宋代,严羽,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英风侠气横四海,辞我远向淮南游。
淮南桂树应犹在,八公举手遥相待。明月高悬五两头,随君千里过淮流。
十年鞍马边城道,又向边城见春草。春草萋萋路入秦,长安北望空愁人。
荆楚奇材多剑客,感慨相逢思报国。男儿事业早致身,青鬓须防雪霜迫。
我向人閒久拂衣,白云相伴掩岩扉。调琴鼓罢清商曲,愁见孤鸿天际飞。
残雪,明代,卢龙云,
先集看维霰,寒凝气转骄。厓枯同陨叶,林冻任封条。
古柏难全翠,高松亦半凋。临风誇玉树,伴月诧银桥。
台下歌黄竹,关头忆紫貂。征夫愁远道,思妇怨长宵。
进退功难定,盈虚道亦昭。寒灰当候琯,孤枕梦春韶。
青女机仍伏,玄皇驾独遥。条风催始岁,爱日转三朝。
六出花争卸,千岩冻并消。寒还欺宿莽,生已动幽标。
开户迎花信,编篱待药苗。欢吟邀彩笔,胜事试华镳。
更喜阳和满,群方乐共饶。
壶山四景图 其一,明代,吴希贤,
玉龙战没冯夷府,败甲纷飞世难数。平湖两岸松竹阴,等閒幻作玕琪圃。
丞相祠前孤月明,熙宁桥下寒潮声。此时城东老逋客,小棹夷犹月上行。
一篷春信梅花发,诗兴凌凌清彻骨。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