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秋水芙蓉四槛凉,净临明镜试晨妆。

露凝月面浓施粉,日照□□□□□。

预觅籧篨□□地,卧看池头日脚忙。

76

诗文译文

秋天的水面上,盛开着美丽的莲花,四周的栏杆清凉宜人。

我拿起明亮的镜子,仔细试着梳妆打扮。

露水凝结在莲花上,月光下显得花的颜色更加浓艳,

阳光照耀下,莲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提前寻找着蓮藕织成的笸箬篮子的地方,

躺在那里,观赏池塘旁边日光下的脚步匆忙。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莲花为题材,通过描绘莲花盛开在秋水之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将莲花与明亮的镜子、露水、月光和阳光相连结,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光彩。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常被赋予纯洁、高雅的意义,同时也象征着秋天的寂静和宁静。

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之美的感悟。诗中的莲花、秋水、明镜、露水、月光和阳光等形象,以及蓮藕织成的篮子,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莲花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平淡生活中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恬静的美感。

总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莲花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之美的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恬静的美感。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其他诗经

倪云林天平山图

作者:袁华(未知)

倪云林天平山图,未知,袁华,

峨峨天平山,秀色横具区。龙门两崖束,壁立削铁如。

岚深萝磴滑,冈回樵径纡。野禽鸣声和,岩树清阴敷。

遐观见夫椒,一点烟中孤。俯视白云泉,惨澹在有无。

繄谁抽秘思,历览摸新图。仿若楚米颠,乃是吴倪迂。

斯人不可得,安能相与娱。笠泽春水生,怅望正愁予。

94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元代,奥敦周卿,

平林暮霭收,远树残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残,近绣榻灯光乍闪。

【梁州】一会客上心来烦烦恼,恨不得没人处等等潜潜。想俺闷乡中直恁欢娱俭。本是连枝芳树,比翼鸣鹣,尺紧他遭坎坷,俺受拘箝。致欠得万种愁添,不离了两叶眉尖。自揽场不成不就姻缘,自把些不死不活病染,自担着不明不暗淹煎。情思,不欢。这相思多敢是前生欠,憔翠损杏桃脸。一任教梅香冷句儿口店,苦痛淹淹。

【尾】蓝桥平地风浪险,袄庙腾空烈火炎。不由我意儿想,心儿思,口儿念。央及煞玉纤纤,纤纤,不住的偷弹泪珠点。

80

题袁氏东隅书舍

题袁氏东隅书舍,明代,陈嘉言,

积善君家庆有馀,林泉静处乐安居。元回庭下梅先发,春到窗前草不除。

风气入帘生几席,芸香满架润诗书。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

40

结客篇

作者:曹植(魏晋)

结客篇,魏晋,曹植,

结客少年场。

报怨洛北芒。

2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作者:苏轼(宋代)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宋代,苏轼,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

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

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且子不见夫日乎,其旦如盘,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岂三日也哉。

苟知夫境之为八也,则凡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之异,坐作、行立、哀乐、喜怒之变,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岂特八乎。

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则夫四海之外,诙诡谲怪,《禹贡》之所书,邹衍之所谈,相如之所赋,虽至千万未有不一者也。

后之君子,必将有感于斯焉。

乃作诗八章,题之图上。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着鞭従使祖生先。

却従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烟云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57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清代,全祖望,

高穹都缩瑟,不独我萧然。元酒淡无力,孤云闇自怜。

个中参太古,象外识枯禅。安得驺生律,晴光忽满前。

61

和家叔春日

作者:汪藻(宋代)

和家叔春日,宋代,汪藻,

晓看春水满方塘,静掩柴扉白日长。花意风光空烂漫,客愁山色对苍茫。

扬州歌吹今何在,陶令田园亦就荒。试问南来米贵贱,欲随春浪过潇湘。

58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

作者:刘敞(宋代)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宋代,刘敞,

溱洧芍药堂背萱,浓红柔绿相映繁。郑卫之风久寂寞,坐无诗翁谁使言。

79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作者:方翥(宋代)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宋代,方翥,

天寒古寺往来然,门掩柴炉昼共围。

细雨无声潜自落,开帘时复见霏霏。

52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八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八,宋代,释普岩,

季春渐暄,鸟啼花笑。恒沙数见闻觉知,悉皆了了。

32

雨中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雨中 其三,宋代,韩淲,

雨叶凄凄晚,风花肃肃春。乍看浑入意,久坐恐伤神。

城郭三家市,山林一病身。幽偏无客到,疏懒寄吾真。

3

次韵斯远过风月斋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斯远过风月斋 其一,宋代,韩淲,

老去亲朋少,相过夜达晨。百年俱逆旅,千载欠閒人。

经隔情虽旧,绸缪意转新。板桥篱竹净,不著世红尘。

44

游蔡山

作者:李焘(宋代)

游蔡山,宋代,李焘,

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

仿佛群仙宅,宫阙曜珠贝。

24

古意六首 其一

古意六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老樵腰短斧,朅来此山中。林深绝人迹,邂逅两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归飞鸿。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

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索寞下山去,树杪馀残红。

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

眼净偶自见,心到遥相通。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

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

9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五十六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五十六,宋代,释普度,

手指天,脚踏地。目顾四方,真少儿戏。自言惟我独尊,天上人间诽诽。

95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 莺花世界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 莺花世界,宋代,程公许,

涪江驶清浏,四山玉连环。中有一掌平,万井浮晴烟。

莺花随世界,妙语发天悭。公来抉其秘,作堂娱燕閒。

袭芳皆俗好,伐木友士贤。念昔白波汹,止沸谈笑间。

熙熙春台乐,谁知有今年。初度沸欢谣,愿公眉寿延。

移此世界春,浩荡弥八埏。

76

简彪汉明

作者:胡宏(宋代)

简彪汉明,宋代,胡宏,

斯文久寥落,我欲问苍天。

苍天默无言,复欲问古先。

古先群圣人,去我三千年。

纷纷儒林士,章句以为贤。

问之性命理,醉梦俱茫然。

皓月隐重云,明珠媚深渊。

近得程夫子,一线通天泉。

荡涤净尘垢,逸驾真无前。

自人丧乱来,鼙鼓声阗阗。

日事干戈末,那寻孔孟传。

湘中彪夫子,有志穷益坚。

读书文字表,至善时一迁。

老去不自止,直欲求纯全。

问我曾点意,乘我舞雩颠。

行年付造化,笑问青铜钱。

默契天地心,谁能泥青编。

40

钱唐

作者:柴望(宋代)

钱唐,宋代,柴望,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疎影自黄昏。

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4

拜玄英先生画像

作者:谢翱(宋代)

拜玄英先生画像,宋代,谢翱,

来此得公真,尘埃避隐沦。

水生溪榜夕,苔卧野衣春。

雨冢侵吴甸,荒祠侑汉人。

微吟值衰世,为尔独伤神。

100

怀方严州 其一

作者:仇远(宋代)

怀方严州 其一,宋代,仇远,

八十一年前,科名已袖然。依刘王粲檄,入洛贺循船。

受禅碑谁上,閒情赋自传。江山英气歇,堪恨亦堪怜。

7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