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数尽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队香径遣断归轮。
如下:
麦秋数尽稻花春,
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
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
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
队香径遣断归轮。
麦秋数尽稻花春,
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
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
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
队香径遣断归轮。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为背景,运用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杂的淡泊态度。
诗中描绘了麦秋将尽、稻花盛开的季节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循环和变化。诗人住在六尺茅茨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和休憩。
诗人以散步的方式度过了整个长长的白昼,漫步在崎岖不平的小径上,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他乘船游弋,观察着鸟类的觅食和啄食,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着宁静和幽静的境界。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繁华纷扰的淡泊态度。他提到关心和念念不忘的是真实的形势和现实的职责,而那些过眼即逝、无根无踪的俗务则被他视为客观世界的尘埃。他愿意穿上青鞋,迈出年老的步伐,放下一切束缚,追逐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最后两句蕴含深远,表达了诗人愿意离开喧嚣的世界,返璞归真的意愿。他愿意踏着队香的小径,割断归轮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诗人营造出一种恬静、宁谧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一种舒适、愉悦的感受。这首诗在宋代文人诗歌中独具特色,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烛影摇红 除夕,清代,徐釚,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閒杀。
十万笙歌,繁华自趁江潮发。椒盘岁岁忆团圞,剪烛频移榻。
那管今宵帐冷,真辜负、爆声喧热。定香桥下,嘱付双鱼,替传锦札。
送医戴原礼归金华,明代,刘基,
岧岧金华山,上属匏瓜星。纡馀带江海,窈窕储仙灵。
阴谷泉夏冽,阳崖草冬荣。帝女降清夜,龙鸾夹云軿。
旭昱五色光,天葩播芳馨。初平剽元气,骑羊游玉京。
宗公秉节钺,棱威憺边庭。吕子传圣学,出辞樊六经。
陈生挟英才,雄辩摧五兵。至今文彦士,绵绵若连城。
子兮抱奇术,为人驻危龄。运针号二竖,煮齐泣三彭。
岁晚趣归装,日照千山明。涧阿多石芝,玉色味如饧。
可以实肌肠,化骨为瑶琼。或可分饷否,相从翱紫清。
山中赠丁元父给谏,明代,区大相,
谪官嵩山阳,山深意不俗。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
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
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
谒金门(方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词,和韵),宋代,韩淲,
闲度日。愁里费人辞辟。榆火新烟还熟食。小墙花槛直。
锦字玉徽清集。何用主人留客。相赏暂时谁画得。庞公非浪出。
【双调】新水令 闺丽绣闺深,元代,乔吉,
闺丽
绣闺深培养出牡丹芽,控银钩绣帘不挂。莺燕游上苑,蝶梦绕东华。富贵人家,花阴内柳阴下。
【乔木查】忽地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鬓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
【搅筝琶】我凝眸罢,心内顽麻。可知曲江头三次遗鞭,我粉墙外几乎坠马。人说观自在活菩萨,堪夸。普院山几时曾到他,更隔着海角天涯。
【甜水令】他秋水回波,春山摇翠,芳心迎迓,彼此各承答。诗句传情,琴声写恨,衷肠牵挂,许多时不得欢洽。
【雁儿落】斗的满街里闲嗑牙,待罢呵如何罢?空揣着题诗玉版笺,织锦香罗帕。
【得胜令】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不是将海鹤儿相埋怨,休把这纸鹞儿厮调发。若是真么,回与我句实成的话。天那,送了人呵不是耍。
【离亭宴煞】只因你赡不下解合的心肠儿叉,不是我口不严俵扬的风声儿大。伫头凭阑,一日三衙,唱道成时节准备着小意儿妆虾,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哎,你个吃戏冤家。来来来将人休量抹,我不是琉璃井底鸣蛙,我是个花柳营中惯战马。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务观持酒酹花予走笔赋长句 其一,宋代,杨万里,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潘元寿以九月十一日行莫令君领客携具泛舟饯之蕃用九日韵作诗要莫及徐丞同赋以送潘,宋代,赵蕃,
江阁初登柳未黄,坐看叶叶乱飞霜。壮时自倚矜诗胆,老去深悲废酒肠。
浩荡颇思随汎鹢,飘零那只对离觞。朝天踵即送君去,而我终为肺病妨。
为陈秀才题墨妙堂,宋代,慕容彦逢,
宝池当几润滑并,蟾蜍玉窦寒泉倾。墨花泛泛花脚轻,云笺皎皎月色明。
凝然嗣将先管城,一扫神怪吁难名。腾龙舞凤相回萦,倒日翻星草隶行。
或如悬崖倚孤撑,又如脱兔驰万兵。猿攀虎怒势争鲸,奔蜃骇驶波浪惊。
篆斯隶邈草伯英,钟蔡卫索更品评。逸少兼之集大成,寥寥千载无与京。
鼠须蚕茧秘迹清,玉华遗言同誓盟。埋藏不计申与庚,模踪间出相光晶。
太丘佳士天气清,访求宝字金满籯。编联轴卷纷纵横,名家诸妙皆有声。
文馀高致超八闳,深求众法窥忘情。会当临池染澄瀛,银钩万字挥峥嵘。
为张孝廉题留犊图送吴邑杨明府,明代,祝允明,
东京扇廉耀,风流逮当涂。时子牧淮甸,解犊振清模。
介石似灭顶,千载不数夫。安知后代士,裂肤韫明珠。
邕邕杨夫子,抱琴宰东吴。盂水谓食洁,户儿言恤孤。
虞廷奏箾韶,凤凰翥宸都。谁能献丹青,清风拥前驱。
复愿写县壁,告彼新尹图。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