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已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这首诗描绘了涿州的景色和人物,通过描写涿州的亭子下垂柳依依、燕戍的酒馆、汉台上的衣袂、玉堂社的燕子、沙碛上的鸿雁以及行人马背上的匆匆行进,展现了一个繁忙而又富有的场景。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涿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通过描写柳树、月亮、云彩、燕子、鸿雁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丰富。他用回首望去的方式,表达了对青山的思念和对行人劳顿旅程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王珪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并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行旅人的关切之情。这首诗词以其鲜明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涿州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送刘学士出守衡阳,宋代,胡宿,
需奏登中掖,除书出上台。兽随朝带结,隼映使旌开。
地接朱陵近,人从藏室来。蠹蟫侵旧帙,浮蚁入离杯。
岭势遥连楚,星文却视魁。云依苍野住,雁隔楚峰回。
夕梦惊湘瑟,春心托陇梅。南方本宽教,东里复多才。
驷马荣星驾,千金庆寿罍。未应嗟远守,素志在循陔。
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宋代,刘攽,
纬萧弃明珠,龟手安絣漂。浮生每殊涂,吹万亦异窍。
传剑不成显,谈舌无与掉。圜冠岂误身,儒术真寡要。
岁时不我与,壮年更稚少。白发绿鬓多,班班已盈照。
安排慕无闷,推命独孤笑。趋愚甘就迂,遣累稍夷峭。
嵯峨天门开,事业寄周召。登贤如弗及,得士故颇料。
乃知古犹今,孰有贺随吊。寸善曾不遗,有功辄先调。
骅骝自西极,翠羽出丹徼。黄钟陋巴歈,文鼎嗤畚筱。
况闻丘园秀,得以虚名钓。唯忧有道卷,莫敢后时诮。
食苹鹿相呼,在鹤鸡群叫。饭牛歌何哀,筑岩貌惟肖。
顾予乃迷方,黥劓谁与疗。章甫期适越,风帆欲逾峤。
敦敦乐瓢箪,耿耿甚荧耀。聊欢龟曳涂,犹畏牺入庙。
同声邈难期,僻陋常耳剽。逢君独欣然,夙昔共明诏。
屡闻诸侯辟,复见尚书召。奈何竟栖栖,尘土翳光曜。
西山悲采薇,鼎食归洒削。飞将不得封,重侯付嫖姚。
新篇一何工,大巧全众妙。上言道路勤,山海穷听眺。
次述畴昔游,弁髦迨冠醮。下云厌屡空,藜藿甘咀嚼。
英贤困奇蹇,为善谁复劭。譬如饮洪钟,伟量乃能釂。
郑公亦全材,大厦方䆗窱。珉瑶谢尺璧,丝管让清啸。
同当鹄翻云,肯为鱼在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宋代,刘敞,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寿少司空姚先生,明代,湛若水,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别曹仲礼四首 其三,明代,王廷陈,
中夜起相送,白露涂我襟。低头惜分手,举头伤辰参。
斗酒良不薄,对之不能斟。唧唧草间虫,助我扬悲吟。
为君拭绿绮,弹作清商音。物理关人情,泪下不可禁。
谷风刺小怨,孔公赞同心。延陵轻宝剑,高义垂至今。
亲交信不薄,先民良可钦。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