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君王事胜游,日斜沧海尚停辀。
千金骏骨今谁顾,死驾监车亦未休。
往日君王行事优游,太阳低垂,大海也停止了波涛。那千金之马的血脉,现今又有谁来关注呢?即便是死后的驾车者,也无法得到休息。
《市骏坊》以明代宰相王珪的视角,借喻当时政权的腐败和社会风气的颓废。诗人描绘了昔日君王的优渥生活和权势滔天,然而在太阳西斜、大海静默之时,即便是千金之马,也无人顾及其血统的高贵。这种形象象征了社会的衰败和人心的冷漠。诗末提到驾车者即使死后也得不到休息,暗示了当权者为了追求权力和利益,不顾一切地压榨百姓。
《市骏坊》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政权的腐败。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昔日君王的豪华生活和当下社会的冷漠与不公,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心的失望。诗词通过对马的形象的运用,巧妙地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给人以深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冷漠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兰陵王 其二,清代,周岸登,
冷吟直。愁写分山断碧。皋桥上、重赋五噫,佚老无归怨春色。
微箕尚逊国。安识。青蝇吊客。巫阳下,招取散魂,双阙岧峣去天尺。
孤云荡无迹。算几辈词仙,沤鹜分席。西山薇苦谁能食。
寻一卧江介,梦回青琐,沈沈梅讯断雁驿。送穷誓投北。
休恻。半尘积。叹鹤化天寥,琴碎音寂。流波雅引哀何极。
定月夜仙掌,自吹残笛。精灵如在,漫笑我,借泪滴。
【南吕】一枝花 连云栈上马,元代,邓玉宾,
连云栈上马去了衔,乱石滩里舟绝了缆。取骊龙颏下珠,饮鸠鸟酒中酣。阔
论高谈,是一个无斤两的风云怛,负版虫般舍命的贪。此事都谙,从今日为
头罢参。
【梁州第七】俺只待学圣人问礼于老聃,遇钟离度脱淮南。就虚无养个真恬
淡。一任教春花秋月,暮四朝三,蜂衙蚁阵,虎窟龙潭。阑纷纷的尽入包涵,只
是这个舞东风的宽袖蓝衫。两轮日月是俺这长明朗不灭的灯龛,万里山川是俺这
无尽藏长生药篮,一合乾坤是俺这养全真的无漏仙庵。可堪!这些儿钝憨。比英
雄回首心无憾,没是待雷破柱落奸胆。不如将万古烟霞赴一簪。俯仰无惭。
【随煞】七颠八倒人谁敢?把这坎位离宫对勘的岩。火候抽添有时暂,修行
的好味甘。更把这谈玄口缄,甚么细雨斜风哨得着俺。
行香子·一叶轻舟,宋代,苏轼,
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一,宋代,刘敞,
秋夜何迢迢,一梦八九觉。孤舟寄风雨,短烛才自照。
冥冥高云过,寂寂山鬼啸。展转谁与欢,漂泊未可料。
昔我自兹迈,春华巧相笑。今我复来此,落叶纷满道。
客行无远近,劳苦略同调。一岁再羁旅,人生岂长少。
良无二顷田,讵得守蓬藋。
剔银灯·小院烟凉雨细,宋代,关注,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
答王及之贤良见寄,宋代,慕容彦逢,
公圭侯印人所优,利锁名缰吾所羞。耿耿有怀非隐忧,思得佳士从之游。
今年折腰来佐县,辞采接君心自见。怀刺过寻不问程,剥啄扣关谐所愿。
谁云白首交如新,倾盖相逢如故人。囊中制作绝伦类,和璧隋珠无足珍。
心醉归来书文室,却怪前宵梦椽笔。至音寂寞知者稀,安得论文永足日。
可嗟吏道事奔驰,信信不见元紫芝。
胸襟不复忧鄙吝,圆缄寄我愁霖诗。得诗三复云笺卷,喜气填膺光满面。
一首能轻万户侯,绿发幸交三语掾。我今尔耳何为哉,汗漫如君心自灰。
为君挹尽双溪水,不发纤尘污两耳。
送宣十判官之平阳,明代,王祎,
疾风卷原野,寒气袭重裳。送君兹晨别,之官适平阳。
羡君卓荦才,本是青云器。英华映词林,相府早从事。
得官发已白,无乃与愿违。庶推夙昔志,出身匡时危。
不观今公卿,徒然享丰禄。视民如仇雠,旋亦覆公餗。
维温实名郡,平阳温属州。其州经甲兵,井邑成荒丘。
匪君才有馀,曷往济危急。谅哉忠厚心,及是须泽物。
君行到州境,正及霜柑时。岂惟有嘉政,定复多新诗。
惜君念君行,临别情缱绻。愿言益自勖,修已在无倦。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