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作者:王珪(唐代)

赏心亭下路,平昔舣归艎。

游子去何许,缘芜春自芳。

城根侵海断,日脚射云长。

往事不堪问,东风故壘荒。

80

诗文译文

赏心亭下路,

平昔舣归艎。

游子去何许,

缘芜春自芳。

城根侵海断,

日脚射云长。

往事不堪问,

东风故壘荒。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述了金陵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诗人站在赏心亭下的小路上,看着过去常常乘船回来的船只。他思念着离开家乡的游子,不知他们去了何方。春天的芜草自然蓬勃生长,没有人修剪。城墙根部被海水侵蚀,壮丽的太阳从云层中射出,照亮了远方。过去的往事已经无法追问,东风吹过了废弃的城堡,使其变得荒凉。

诗文赏析

《金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金陵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船只和城墙的变化,表达了对离散游子的思念之情。芜草春生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繁茂与生机,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土和过去的回忆之情,以及对离开者的思念和无奈。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金陵》是王珪的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离散游子和故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其他诗经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双调】清江引 苕溪,元代,徐再思,

驼风两桥分燕尾,人物风流地。白云四面山,明月双溪水,身在董元图画里。盘龙寺

山僧定回月半吐,叱咤神龙处。空廊旧爪痕,古殿新盘路,卷起讲华台下雨。春夜

云间玉箫三四声,人倚阑干听。风生翡翠棂,露滴梧桐井,明月半帘花弄影。私欢

梧酮画阑明月斜,酒散笙歌歇。梅香走将来,耳畔低低说:后堂中正夫人沉

醉也。笑靥儿

东风不知何处来?吹动胭脂色。旋成一点春,添上十分态,有千金俏人儿谁

共买。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

时才算得。

91

上巳琼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 其二

作者:晏殊(宋代)

上巳琼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 其二,宋代,晏殊,

曲榭回廊手伎喧,綵楼朱舫鼓声繁。游人已著浓春去,不待歌长舞袖翻。

95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近现代,刘雄,

几曾磬折羡王侯,万感中宵咏四愁。牛鬼于今成自笑,羊车何日得同游。

人间难报唯青眼,醉里悲歌速白头。即趁秋风远相访,莫书咄咄且休休。

98

阳羡杂咏十九首。偃月岭

阳羡杂咏十九首。偃月岭,唐代,陆希声,

山岭依稀偃月形,数层倚石叠空青。
几回雪夜寒光积,直似金光照户庭。

67

依韵和致政庞相公上巳约游集禧观不至

作者:刘敞(宋代)

依韵和致政庞相公上巳约游集禧观不至,宋代,刘敞,

琳馆经春瑞气浮,当时曾约相车游。仙花又向庭中落,宫水还萦苑外流。

云路空思攀去鹤,沙堤犹忆问行牛。明年三月芳菲在,须把兰亭禊事脩。

2

和江学士闻蝉

作者:刘敞(宋代)

和江学士闻蝉,宋代,刘敞,

微阴变潜律,浓雾引疏音。时化能无感,清吟独有心。

萧条映落日,断续响中林。秋风忽满眼,叹息岁华深。

55

寄二弟

寄二弟,宋代,范纯仁,

一日如三岁,离怀不可忘。宦游难会合,衰老易悲伤。

原上鸰飞急,天边雁序长。如何名利役,白首远相望。

4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二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二,宋代,沈与求,

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53

再和贺及甫领西清先生荐牍 其二

再和贺及甫领西清先生荐牍 其二,宋代,程公许,

万里因人作远游,眼明西北有高楼。蛾眉嫁晚贞心在,閒倚春风唱石州。

10

感春

感春,宋代,慕容彦逢,

桥门并驰道,车毂声摩空。重廊隔嚣鬨,阒若林峦中。

黎明寮寀集,联骑纷蹄鬃。交情金兰契,晤语药石攻。

翰墨时间作,辞气争豪雄。微踪幸接武,徒愧劳无功。

轩窗鉴晴日,檐外鸣春虫。沉迷惊节物,饮啄嗟樊笼。

沂风渐澹荡,璧水初冲融。坐想名园花,芳菲衒青红。

儒宫异拘窘,胡为苦匆匆。来时招客醉,驾言与君同。

62

醉乡十二首 其十二

醉乡十二首 其十二,宋代,郑思肖,

穷冬骄寒冻地裂,北望朔方常下雪。五台积古雪不消,鸟兽毛氄结冻血。

江南昔有酒如渑,蔗浆麟脯相凭陵。朝廷有道四海清,既醉凫鹥歌太平。

九土夜市彻天明,楼红陌紫喧箫笙。豪气一饮一千钟,唤得国里春风生。

千金少年百花眼,左右捧拥上天行。战鼓声多瓦欲飞,从此百姓无宁时。

龙遭鳝舞鼠变虎,恣意反覆弄风雨。如今寂寞不救饱,髑髅眼睛生秋草。

空欲拍弄百斛船,莫羡酿来曝背眠。何如我入壶中游,喝云开破天外天。

翠锦帏幕车渠土,八面雪白净无烟。水王双阙琼膏填,使得五行颠倒颠。

坎离媾春中央宫,俯现摩醯王王仙。手执乾坤万化柄,斟酌混沌壳中髓。

咽得半掬碧色云,夙根无明百杂碎。万绿俱空恬无为,四股馥郁红玻瓈。

自然氤氲太和身,融融泄泄先天春。形化为气轻于雾,飞御慈盼福下土。

金相朵朵鲜绿云,花甃綵衢跨空住。八十一天开玉殿,天天互透长生路。

憨涌醴泉雨甘露,孕牛产麟鳏蛟舞。九苞凤凰对舞鸣,钧天清戛云璈音。

敕取龙猛大士药,尽点大地变黄金。嫦娥搦弄团圆雪,抛向下界悬作月。

银光倒泼白泠明,笑吻霏雾飘香冰。戏掷火丸煎海乾,珊瑚万树红斑斑。

抱出懒雨活龙帝,拔髯痒鼻激喷嚏。鼻气环空挂白虹,垂脚东贯大荒东。

八八翠衫蓬莱儿,舞撒宝花双逶迤。千丈白眉老神翁,前导万从开天倪。

径出盘古顶外行,劫风浩浩空掀轰。呵暖为春吸为冬,浊世甲子刹那中。

数数老松化石了,篯铿小厮半刻夭。我之大醉八万四千岁,小醉三千六百日。

世上几回汉与唐,苦于争战悲獝狘。万国黔首行饭囊,鬼貌蓝色心茫荒。

狭步蹩躠膻埃里,蜉蝣拜天祈寿长。气浊謦欬不清响,啾啁碎声群争攘。

生来不识快活国,纷华外胜夺心王。昼夜火烧菩提树,背井索水吃且僵。

哨地荒年苦命活,籧篨戚施疮痍伤。贫者逼迫富者狂,一洼血气六贼戕。

眼望天上金银落,垒琼架屋铁筑墙。莫知仁义为何物,冷笑诗书今不香。

沉酗私欲反为醒,嫌说青山白云人。群昏鼾齁摇不觉,强语以道必生嗔。

忽笑大笑休休休,回视若辈愁如仇。挥手长揖永相谢,千劫万劫逍遥游。

95

八砺三首 其二

八砺三首 其二,宋代,郑思肖,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声闻屋外,婆娑剑影落灯前。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传。

81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元代,元好问,

颜色如花画不成。

命如叶薄可怜生。

浮萍自合无根蒂,

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

海枯石烂古今情。

鸳鸯只影江南岸,

肠断枯荷夜雨声。

19

顾明府荣夫

顾明府荣夫,明代,祝允明,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

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

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

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92

己亥腊月十一、十二日,同职方朱正郎簠、赵副郎伊,连日冒雨雪视卜义阡,

己亥腊月十一、十二日,同职方朱正郎簠、赵副郎伊,连日冒雨雪视卜义阡,,明代,湛若水,

兹晨凌沧波,昨日发姚坊。仙鹤逐麒麟,高桥度上方。

率属至斯里,遵曲来夹冈。冲雪非谩游,卜阡何傍徨?

念彼火中人,安得不为伤。圣仁泽枯骨,推之及无疆。

息徒同人馆,同志致壶浆。同人风景奇,山水围孤光。

万物正归根,归根为春阳。会兹同体理,荡荡见虞唐。

66

采芳亭喜传长孺同舍至共观芍药因话二顾 其一

采芳亭喜传长孺同舍至共观芍药因话二顾 其一,明代,唐伯元,

采采芳亭伴,采芳亦采真。不禁花解语,况对玉为人。

野筑明星迥,莺声出谷新。忽闻过二顾,飞动更须论。

78

樵乐

樵乐,明代,魏时敏,

砺斧临溪石,寻山度岭云。林深芳树合,涧转野泉分。

细语听猿啸,狂歌散鹿群。不知城市里,何事日纷纷。

96

赠三际上人一首

赠三际上人一首,明代,黄省曾,

蓬莱牟子国,释者有高秀。早入不二门,禅枝荫海岫。

常怀古金人,思与灵境遘。秉锡为方游,始驾秦淮舟。

宝志谒灵谷,华林竟何求。遥探补陀迹,孤踪赴明州。

潮音巉岩洞,乘涛忽而至。持尔慧锷心,恍惚逢大士。

天台五云长,归途指仙乡。把月坐琼楼,餐霞留石梁。

临安访天目,㴩溶两湖绿。空明荡烦嚣,清猿伴孤宿。

朅来止吴门,百花寓幽刹。趺观表法幢,贞宗开顿筏。

春风三月时,缅忆清凉处。万里探五台,往接文殊记。

清舸沂芳川,日弄桃花树。

55

次答汪鐏石 其二

次答汪鐏石 其二,明代,何巩道,

欲向东流问所之,十年踪迹总如斯。不堪何点归山日,正是汪伦送我时。

海国上书谁为报,布衣投笔自成悲。天涯此去茫茫路,指出迷津是我师。

33

出衡山县行数十里古松道中至山下作

出衡山县行数十里古松道中至山下作,明代,区大相,

未登衡岳寺,先看衡岳松。清阴夹道植,翠色百里封。

左右分偃盖,前后引扶筇。天清下鸾鹤,风至舞虬龙。

俯瞰千寻壑,直上万仞峰。穹标倚霞岭,逸韵答石淙。

凉荫苍苔石,香袭丹桂丛。我来值穷秋,凄凄霜露浓。

既钦淩寒节,复惬幽赏悰。时见松下人,采芝

7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