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罗江水碧连山,城在山光水色间。
尽道宜人惟桂郡,骖鸾客至只思还。
青罗江水碧连山,
城在山光水色间。
尽道宜人惟桂郡,
骖鸾客至只思还。
《桂林》是宋代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描绘桂林的山水景色为主题,展现了桂林的美丽和宜人之处。
这首诗词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展现了桂林的自然之美和宜人之处。首句“青罗江水碧连山”,表达了青罗江的水色如碧,与连绵的山脉相连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城在山光水色间”,将桂林城的位置置于山光水色之间,将城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象。
第三句“尽道宜人惟桂郡”,表达了桂林的美丽和宜人之处被众人所称道。这里的“桂郡”指的是桂林,因为桂林出产丰富的桂花而得名,而桂花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因此这里的“桂郡”也象征着桂林的美景和独特之处。最后一句“骖鸾客至只思还”,表达了游客来到桂林后,心中只想着返回故乡,这是对桂林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桂林的山水之美,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游客心情的描写,展现了桂林的宜人之处和对故乡的思恋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将桂林的山水美妙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滕县,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但愿风雨时,民获饱粱面。前日江淮行,稍闻赵代甸。
连年苦旱魃,黔首尽离散。不觉投匕箸,岂复顾厨馔。
兹土景物舒,举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备故无患。
彼岂无父母,夫何罹此变。无乃期会繁,反令慈惠殄。
征夫徒駪駪,忧喜付闻见。
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明代,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明代,庄昶,
昼哭黄河泪未乾,人间此道本难言。冰霜岁月平生定,天地纲常后代看。
从一无人知大易,青天有铁铸心肝。我诗知更诸乔在,风节能无到不刊。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十七,清代,缪荃孙,
手握步天尺,夜登观象台。欲呼阳利起,绝学问东来。
星斗淩千丈,山川隘八垓。莫存摇落感,斯世正需才。
送沈虞卿秘监脩撰将漕江东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蓬莱仙伯沈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
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悟南柯 陇州防卸裴满镇国,因病召余下山,,元代,丘处机,
浩浩尘埃境,翩翩幻化躯。中情不解了须臾。任意奔波,颠倒走崎岖。逗引中丹坏,销靡内藏虚。悲愁灾患共萦纡。百便千方,医疗不能除。
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游,宋代,赵蕃,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馀暇。驾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闻之几向风,恨不款段跨。
今年五溪归,迩日三湘役。先生喜其至,舍以江亭阔。
频能枉高轩,人骇非重客。那知先生意,于此自为德。
兹日复何日,休沐著甲令。先生重过之,俱款石鼓胜。
西溪命题字,东岩俾开径。既除古莓苔,又索贤名姓。
已焉兴未休,棹舟放中流。西风未却暑,一雨方回秋。
僧坊远莫至,隐墅近得留。宁同岘山辈,不异舞雩游。
古意六首 其三,宋代,方一夔,
翩翩南昌尉,来自九江西。天关列虎豹,欲进无阶梯。
臣有治安策,不忍死穷栖。浮浮山林气,披褐朝金闺。
上言讦贵戚,下言悯群黎。肉食久喑默,狂叫发草藜。
臣言可采择,寸刀刳鲸鲵。一再不合意,反旆风凄凄。
君纲坠不振,况复子与妻。自谐尘外约,东游隐会稽。
行县道中遇暴风雨寄吕少蒙太博,宋代,冯山,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游承天悬泉,元代,元好问,
诗人爱山爱彻骨,十月东来犯冰雪。悬流百里行不前,但觉飞湍醒毛发。
閒閒老仙仙去久,石壁姓名苔藓滑。此翁可是六一翁,四十三年如电抹。
并州之山水所洑,骇浪几轰山石裂。只知晋阳城西天下稀,娘子关头更奇劂。
周南留滞何敢叹,投老天教探禹穴。君不见管涔汾源大车轮,平泉丈八玻璃盆。
不知承天此水何所本,乃与沇渎争雄尊。平地突出随崩奔,汹如颓波射天门。
太初元气未凝结,更欲何处留胚腪?素虬腾掷翠蛟舞,衮衮后出皆鳄鲲。
雷车怒击冰雹散,石峡峻滑苍烟屯。凭崖下视心魄动,自愧气衰笔老胜概过眼无由吞。
少东水帘亦潇洒,珠琲一一明朝暾。阳龙暗滋瑶草活,礜石自与莲汤温。
神祠水之浒,仪卫盛官府。颇怪祠前碑,稽考失莽鲁。
吾闻尹革台胎宣汾洮障大泽,自是生有自来,归有所假。
而自经沟渎便可尸祝之,祀典纷纷果何取?子胥鼓浪怒未泄,精卫衔薪心独苦。
楚臣有问天不酬,肯以诞幻虚荒惊聋瞽。宇宙有此水,万古万万古。
人言主者介山氏,且道未有介山之前复谁主?山深地古自是有神物,不假灵真谁敢侮。
稗官小说出闾巷,社鼓村箫走翁媪。当时大历十才子,争遣李諲镵陋语。
石林六月清无暑,人家青红湿窗户。射鹿有场鱼有浦,好筑漕台俯洲渚。
瓮面㭨瓢挹膏乳,醉扶红袖别吴歌,风雨不忧惊妒女。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明代,李攀龙,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