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尉用前韵致丹致且见劝葆真

作者:胡寅(宋代)

寒衾未暖睫先交,晓漏那闻促点敲。

非有真丹存下海,讵同和气满春郊。

王弘颇亦知陶令,仲达何劳诮石苞。

为报迩来幽意惬,箨龙拳鳖渐充庖。

84

诗文译文

寒衾未暖睫先交,

晓漏那闻促点敲。

非有真丹存下海,

讵同和气满春郊。

王弘颇亦知陶令,

仲达何劳诮石苞。

为报迩来幽意惬,

箨龙拳鳖渐充庖。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寒冷的清晨,人们还未从被窝中醒来,睫毛就已经相互触碰。闹钟的滴答声仿佛是在催促时间。诗人表达了对丹药的向往,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丹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他认为这种丹药的力量将使春天的气息充满整个乡郊。

诗人提到了王弘和陶令这两位知名的文人,他们都对丹药和石苞有所了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和赞赏,认为他们是同样对追求长生不老有着深刻理解的人。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心情,他为了回报对方的深情厚意,愿意以最真诚的心意来回报。箨龙、拳鳖是古代祭祀神明所用的菜肴,诗人希望能够以这些丰盛的美食来回报对方的好意。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胡寅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真正丹药的追求。他通过描绘清晨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寒冷的氛围中,强调了丹药的重要性和神奇力量。

诗人通过提到王弘和陶令,展示了他对这两位文人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和他们有着共同追求的愿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报对方深情厚意的心愿,以箨龙和拳鳖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真诚和诚意。

整首诗词结构紧凑,用词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丹药、知识人士和回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长寿和真诚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其他诗经

次韵马参议留别

次韵马参议留别,宋代,叶梦得,

戎车百两去难攀,秣马前驱矢石间。析木旧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颜。

传声已报连三捷,触热那辞冒百艰。束缚会看擒颉利,灰钉何待执戎蛮。

清谈一笑时能共,妙语千篇未可删。缓带且从黄阁老,峨冠行奉紫宸班。

分携坐叹虚悬榻,老病怀归祇故山。他日小舟能过我,万峰深处有柴关。

93

丁亥元日牡丹

丁亥元日牡丹,近现代,吴灏,

前日立春雨如烟,粉红黛绿入眼妍。花气熏人人淡淡,幸留春思在吟笺。

90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明代,潘希曾,

出尘心迹了无缨,三十年来四海名。诗酒对时聊尔尔,行藏于世只平平。

春风偶下贤人榻,南国空惭使者旌。牡蛎门墙菊花径,白云深锁不胜情。

90

杂诗 其十九

作者:唐庚(宋代)

杂诗 其十九,宋代,唐庚,

浪迹苍梧外,放怀黄木东。人情双鬓雪,天色屡头风。

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为儒得愁思,一笑赖儿童。

34

和何满子卢鸿基

和何满子卢鸿基,近现代,聂绀弩,

不是风流是泪流,此身幸未辟阳侯。谁知吕枕千场梦,尚忝秦坑一颗头。

易水寒风悲壮士,双溪小艇怯春愁。英雄儿女心中事,化作卢何一唱酬。

5

【双调】行香子 知足

【双调】行香子 知足,元代,秦竹村,

壮岁乡闾,养志闲居,二十年窗下工夫。高探月窟,平步云衢。一张琴,三

尺剑,五车书。

【庆宣和】引个奚童跨蹇驴,竟至皇都。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笑取。

【锦上花】高引茅庐,无人枉顾。不遇知音,难求荐举。慷慨悲歌,空敲唾

壶。落魄无成,新丰逆旅。

【幺】古今千百年,际会几人遇?试把前贤,从头细数:应聘文王,渭滨渔

夫,梦感高宗,商岩版筑。

【清江引】蹭蹬几年无用处,枉被儒冠误。改业簿书丛,倒得官人做,元龙

近来豪气无。

【碧玉箫】今我何如?对镜嗟吁。岁月催促,霜染半头颅。老矣夫,终焉计

尚疏。南山敝庐,收拾园圃,安排隐居,效靖节先生归去。

【鸳鸯歇指煞】前程只有前程路,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来由谩苦,千丈剑门

关,一线连云栈,万里凌霄渡。争一阶官职高,攒几贯家私富。手搭在心头窨附:

二顷负郭田,对山三架屋,绕院千竿竹。充饥煮蕨薇,遇冷添细纟由絮,便是我

生平所欲。世事尽无休,人生要知足。

49

雨意

雨意,宋代,王安国,

柱础沾濡雨意成,翩翩鸟雀隔帘鸣。侵寻爽气来攲枕,想像沧波去濯缨。

已识古今无得丧,祗须彼我不相迎。冁然一笑呼归骑,聊更飞毫戏友生。

39

杂诗二十二首 其八

作者:刘敞(宋代)

杂诗二十二首 其八,宋代,刘敞,

秋风吹宾鸿,千里飞一息。水阔稻粱寡,天寒霜雪逼。

岂不抱远志,憔悴伤颜色。鷾鸸乘春晖,采采华羽翼。

侧身袭人间,慧巧谁怵愓。出入金玉堂,户牖初不隔。

上无饮啄患,下有居处益。胡为事高远,肮脏莫自适。

7

韩干照夜白

作者:武衍(宋代)

韩干照夜白,宋代,武衍,

八尺{左马右昂}龙雪到蹄,阿瞒骑罢阿环骑。

绝怜千古房星魄,不风明时见乱时。

12

蒲中杂咏 名阃堂

作者:赵鼎(宋代)

蒲中杂咏 名阃堂,宋代,赵鼎,

有美东吴胜事繁,醉翁遗恨阻跻攀。只应名阃山河秀,亦在先生几案间。

7

天竺灵隐观鸿渐寺记白香山泉碑

作者:韩淲(宋代)

天竺灵隐观鸿渐寺记白香山泉碑,宋代,韩淲,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萧条怀古心,髣髴问遗迹。

胜士多去来,流年几今昔。寺记喜逢陆,泉碑尚馀白。

因知幽绝处,得之乃无斁。所以千载后,山名转辉赫。

二子有逸韵,烟霞本其癖。想当落笔时,无地著清适。

嗟我复何人,长歌想英魄。

59

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元耆宁,

请符又作浙东行,六郡争驱绀弩迎。环佩声回尧陛远,旌旗光动禹川明。

山烘橘柚香浮席,溪涨菰蒲翠彻城。人在蓬莱仍昼锦,会稽故事两兼荣。

44

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 其一

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 其一,宋代,程公许,

平章江浙素馨种,小白花山瓜葛亲。借取水沉薰玉骨,便如屏障唤真真。

36

多胜亭

多胜亭,宋代,程公许,

昌黎文章纬河汉,只合彯缨侍香案。帝遣骑麟下大荒,肯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犹自霱云馀绚灿。后二百年来祖侯,不以左官兴寤叹。

西园作堂娱岁丰,东城选胜湖波漫。不知此湖孰经始,秀水之涯矗堤垾。

花屿逶迤双径通,荷荡淼莽三塘贯。凭堤筑台夐清旷,羁官赖此泄愤惋。

嘉二三子南渡来,营葺颇能还旧观。风流转烛冷如铁,仆雨摧风存者半。

蹇余意倦直承明,次补适来忝藩翰。腐不能通柱后文,拙尤不辨牙筹算。

自公正须豁滞懑,时屈何能事轮奂。支倾补坏聊复尔,护邃培高足娱玩。

江山入手要弹压,风月无边供判断。高贤一语真实录,胜游虽多此为冠。

水花岸草错云锦,雨瘴清岚无界畔。忘机自与鸥鹭亲,无事从渠凫鹜散。

老仙音尘可得追,移得卢家石坚悍。题评倚重南轩翁,瞻相如瑟黄流瓒。

迂顽我岂经世具,乞身去咏南山矸。作诗聊与来者期,何去后思可称赞。

尚友三贤自不差,时复凭熊一来看。

31

叔问录示乐天篘字韵诗

作者:程俱(宋代)

叔问录示乐天篘字韵诗,宋代,程俱,

槽滴真珠不用篘,尘飞华栋发清讴。时危尚想承平态,胜会那从战斗求。

遗物方将期汗漫,苦心何必志穷愁。凭君剩作消忧计,痛饮狂歌烂熳游。

90

古诗三首 其二

古诗三首 其二,宋代,郑思肖,

醉歌京华春,行迈心摇摇。孤云未致雨,随风南北飘。

王国天地极,斡运四海遥。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

倾金买谀噱,仰面气宇骄。不重读书人,研苦坐寂寥。

我欲封绿章,天门高岧峣。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

45

立春日

立春日,元代,吾丘衍,

今日春风至,冥濛细雨来。已知苏万物,况乃润群材。

德泽从兹布,阳和向北回。病躯方强饮,沾洒望熙台。

77

大风歌

大风歌,明代,李攀龙,

大风沸兮云薄天,驱万乘兮纷来旋。纷来旋兮沛之宫,士桓桓兮福攸同。

63

五日同子相游天宁寺

五日同子相游天宁寺,明代,李攀龙,

四海携名士,弥天得上方。綵丝还令节,白马自开皇。

挥拂灵花里,摊经祗树傍。灯轮侵日出,塔影入云藏。

净土殊幽事,清斋复妙香。幻知看绂冕,静欲厌词章。

薜荔来风雨,杉松接渺茫。人间空竞渡,未解问慈航。

88

送冯职方擢尚玺北上

送冯职方擢尚玺北上,明代,安希范,

古道嗟谁振,清风叹久沦。屡闻怀壁罪,几见却金人。

课典推廉洁,君操迈等伦。酌泉宁自滓,载石不羞贫。

累月食无肉,经年衣结鹑。犊留风愧墨,雉狎俗知淳。

潘令文章重,冯君德化钧。仁深爱遗树,宦拙积前薪。

骏誉今称著,高才岂遽湮。乍移司马署,遂接珥貂臣。

侍从炉香近,联班扆座亲。函开窥宝篆,佩委拂文茵。

祖帐犹残臈,王程及上春。梅花飞驿路,柳色转江津。

惜别酒频劝,相期语各真。临岐重惆怅,含意未能申。

4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