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睛昼。朱输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春满鳌山,夜沉陆海,一天星斗。正红球过了,鸣鞘声断,回莺驭、钧天奏。
谁料此生亲到,十五年、都城如旧。而今但有,伤心烟雾,萦愁杨柳。宝箓宫前,绛霄楼下,不堪回首。愿皇图早复,端门灯火,照人还又。
少年听说京华,上元节景色美不胜收。红色车轮匆匆而过,雕刻的马鞍上镶嵌玉勒,九条街上繁忙不堪。春天充满了鳌山,夜晚笼罩着陆地和海洋,星空中的一颗颗星辰闪烁。正红色的球传过来,鞘中剑发出清脆的鸣声,回旋的莺声和紧张的音乐演奏。谁能想到,我这一生竟然亲身到达了都城,十五年过去了,都城还是一如既往。而现在,只有让人伤心的烟雾和萦绕的忧愁的杨柳。宝箓宫前,绛霄楼下,回头望去,让人心痛不已。希望皇图早日恢复,端门的灯火照亮回家的人们。
这首诗以一个少年的视角描绘了京华繁华的景色和上元节的喧闹场面,表达了对都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描绘都城的盛景和热闹的庆典,表达了对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都城的怀旧之情。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失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阎苍舒,字才元,南宋四川阆中人,淳熙中(1174--1189年),以试吏部尚书使金,贺正旦。工正(楷)书,雄健而有楷则·尤工匾榜。淳熙五年七月以右司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是月为左司员外郎,六年二月为宗正少卿,并兼国史院编修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燕莺语,元代,未知作者,
燕莺语喧,媚景致真堪羡。梨花开白玉蕊,杨柳吐黄金线。
人醉杏花天,仕女戏秋千。四季春为贵,风流除禁烟。思贤,幸遇重相见;
姻缘,心坚石也穿。
正炎天暑气暄,近石枕藤床簟。喜浮瓜沉李香,堪散发摇亻丸扇。
避暑赏荷莲,时遇太平年。柳外兰舟过,鸳鸯绿水边。思贤,幸遇重相见;
姻缘,心坚石也穿。
景清幽图画妍,山翠色更经变。金风吹梧叶凋,促织儿声相怨。
时遇晓霜天,黄菊绽金钱。红叶胭脂染,黄花山径边。思贤,幸遇重相见;
姻缘,心坚石也穿。
雾沉沉瑞霭偏,昏惨惨寒云战。滚团团柳絮飞,斗纷纷梨花片。
正是风雪酒家天,宝鼎内龙涎。暖阁红炉坐,金杯捧玉船。思贤,幸遇重
相见;姻缘,心坚石也穿。
青旗绕画竿,玉臂鸣牙板。花藏卖酒家,烟锁垂杨岸。紫燕语声喧,黄鹂韵
绵蛮。唤觉东君梦,春光图画看。春残,酿酒无何限;对狼山,乾坤一醉间。榴
花红照眼,杨柳青迷岸。荷舒翡翠盘,梅结黄金弹。避暑画楼间,纨扇葛巾单。
陌上锄田汉,檐花背上干。清闲,时复衣沾汗;对狼山,松风六月寒。西风落日
寒,老树昏鸦晚。白古渡湾,衰草黄芦岸。归雁落沙滩,天边断云残。剑锋齐
排绿,枫林偏染丹。凭栏,莫向江桥看;对狼山,描来图画间。冬深草木干,云
冷江天晚。一天玉树残,六出琼花散。何处觅蓝关,低压暮城寒。玉琢峰高下,
良工画笔难。云间,剑插银光灿;对狼山,偏宜雪里看。叹光阴似水流,看日月
如翻手。论颜回岂少年,算彭祖非长寿!
恰才风雨替花愁,今日早霜降水痕收。拈指冬临夏,须臾春又秋。凝眸,尧
舜殷汤纣;回头,梁唐晋汉周。指甲摘
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宜将绣线寻,宜把金针纟任。宜操七弦琴,宜结
两同心。宜托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
【南吕】一枝花 题东湖纤云,元代,任昱,
题东湖
纤云曳晓红,远树团晴翠。好山如凤凰,新水似琉璃,巧画屏帏。壮观蓬莱地,东湖景最奇。两三行鸥鹭清闲,七十二峰峦秀美。
【梁州】露屿寺僧吟翠微,月波楼客宴金杯,宝华台殿松阴蔽。赤栏桥畔,想像瑶池;金沙路上,胜却苏堤。若东坡来此游历,向西湖懒把诗题。学士庙绀宇朱扉,观音洞金堂玉室,宰相家翠竹清溪。会稽,鉴水。贺知章谩奖多佳致,放船去在天际。杨柳风轻生浪迟,漾动玻璃。
【尾】供盘鲜鲫银丝鲙,对酒名花锦绣机,香满衣醉似泥。落照时渔唱起,棹苍烟乘兴而回,煞强如误入桃源洞天里。
【南吕】一枝花 绣帏中受坎,元代,孙叔顺,
绣帏中受坎坷,锦帐内挨囚禁。抛掷在忧虑海,啜赚我在闷愁林,好教人难受难禁。非是咱淹润,有生活懒动针。一会家暗暗思量,思量罢重还再审。
【梁州】俺根前无疼无热,在谁行留意留情。这烦恼孝经起序才读朕。空教人逐期盼望,每夜吟沉。专闻脚步,频听声音。那一夜不等到更深,不来也展转沉吟。在谁家里打马投壶?在谁家里低唱浅斟?在谁家里并枕同衾?无般儿不侵,纵然不醉连宵饮。一脚的踏出门程,不许寻直恁,莫渝滥荒淫。
【尾】往常时撒拗何曾恁,自当日着迷直至今。你取欢娱我图甚?怎禁那厮负心。不来也,又教你倚定鲛绡枕头儿盹。
赠章默,并叙,宋代,苏轼,
章子亲未葬,馀生抱羸疾。朝吟噎邻里,夜泪腐茵席。
前年黑花生,今岁白发出。身随日月逝,恨与天地毕。
愿求不毛田,亲筑长夜室。难从王孙裸,未忍夏后堲。
五陵多豪士,百万付一掷。心知义财难,甘就贫友乞。
不辞毛粟施,行自丘山积。此志苟朝遂,夕死真不戚。
誓求无生理,不践有为迹。弃身尸陀林,乌鸢任狼藉。
翁媪叹,宋代,赵汝燧,
旱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
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釐。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
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
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
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汉高帝试剑石,宋代,薛绍彭,
丰沛布衣吴芮客,回首咸秦坐凄恻。
漫随霸楚西道迁,未甘汉地山河窄。
随身三尺青龙子,曾断当涂素灵死。
手提岩上试秋水,大石迎风开披靡。
东归欲整堂堂阵,吴儿未足劳余刃。
炎灵天启定中原,大言成事人方信。
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误中他山犹饮羽。
渔矶惠诗适闻王师过邑次韵作欢喜口号,宋代,萧立之,
不是逃名韩伯休,避兵聊欲蔽林丘。天公悔祸有今日,臣子扶颠无半筹。
苍玉硖鸣春意动,红绵袄出雾痕收。诗来适喜王师至,醉插梅花舞白头。
翟甥以诗见呈情意甚至但辞不足以发之老夫漫为改定以成其爱慕之志,元代,李士瞻,
我有渭阳思,随之使南陲。当兹风涛中,或受霜露欺。
鬓发近衰老,朝夕谁与宜。吾生自弱龄,巳有怙恃悲。
傍无期功亲,赖有舅氏依。孤苦无与比,况负驽钝姿。
过庭日谆谆,令我学书诗。书诗弗终业,猖狂走东西。
值此年岁艰,所愿良多违。晨昏每深省,但觉惨以悽。
有弟天一方,生死未易期。岁月各以逝,徒生竟何为。
舅恩等劬劳,形影恒吊之。何时遂荣名,报此三春晖。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