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口玩月

山头团团上明月,偏与行人照离别。

月华只是寻常明,照人离愁愁思盈。

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

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

63

诗文赏析

《甲口玩月》是刘学箕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行人在离别时的离愁别绪和人们内心中的悲欢离合之情。

诗词中的\"山头团团上明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悬挂在山头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景象。\"偏与行人照离别\"表明这明月的光芒正好照亮了一个行人的离别场景,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接着,诗词提到\"月华只是寻常明\",意味着明亮的月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它却\"照人离愁愁思盈\",照亮着人们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忧思纷扰。这种描绘凸显了月光在人们情感中的作用,将人们的离愁与月光相互映衬。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月亮在千古万代中都是存在的,它无法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然而,人们却能够通过月亮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欢乐和忧愁。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界之间的交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诗人呼吁读者去仔细思考这一情感的表达方式。悲喜之情本源于人类内心的自由感受,而月亮只是一种媒介,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行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人们内心中的离愁别绪和情感的复杂性。它强调了人类情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而月亮只是一种引发情感的客观存在。这首诗给人以思考,引发人们对情感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索。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其他诗经

题市学堂

作者:张昱(元代)

题市学堂,元代,张昱,

喧聒从终日,跳梁欲上街。要令心目静,除是掩空斋。

47

送友赋得玉钩斜(在扬州。炀帝葬宫人处)

作者:张绅(明代)

送友赋得玉钩斜(在扬州。炀帝葬宫人处),明代,张绅,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

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

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

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

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

闲街屈律玉环分,香径萦纡宝钗出。

游人歌舞暮不归,青山落日争光辉。

香魂夜夜无归处,化作鸳鸯陌上飞。

只今往事皆沉没,空见原头土花碧。

耕夫拾得凤凰钗,恐是萧娘在时物。

野棠花开春日西,胡蝶双飞莺乱啼。

道傍芳草年年合,长与行人送马蹄。

78

望江南 其三 归依三宝赞

望江南 其三 归依三宝赞,宋代,王安石,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

能智又能悲。

92

行路难五首 其三

行路难五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

黄金筑台赐白璧,车前八驺门列戟。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传呼一声万人开,将军相国天上来。不知道旁雍门子,已叹麋鹿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孟尝不泣渠何急。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23

自题作书小像

自题作书小像,近现代,刘雄,

不嫌笔墨尚差池,兴至还来对客挥。已下栖鸦污纸白,更成春蚓怯人围。

风霜未改青衫旧,糠覈偏增皤腹肥。经月无聊淹锦里,清明又负一年归。

71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唐代,顾非熊,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16

作者:许棠(唐代)

和,唐代,许棠,

何年斸到城,满国响高名。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50

题画

作者:王景(唐代)

题画,唐代,王景,

闻说蓬莱水已枯,懒从海上拾珊瑚。山前石烂云生母,天际禽飞雪作姑。

三尺清冰雷焕剑,一杯元气长房壶。此中尽是琼林侣,何事年来不寄书。

31

别墅

别墅,宋代,钱惟演,

别馆斗城傍,斜轩映曲房。

苍头冠绿帻,中妇织流黄。

复道登平乐,期门集未央。

意钱梁冀宅,挟瑟莫愁堂。

走马章台柳,停车陌上桑。

彀弓随宝障,投辖付银床。

出戴繁星急,归冲细雨忙。

曾过阿君宿,醉舞起跳梁。

73

春日北山二首

作者:高翥(宋代)

春日北山二首,宋代,高翥,

人缘白石溯清溪,手剥苍苔认旧题。

春色满山归不去,柝桐花裹画眉啼。

35

朱柏岩约南归

朱柏岩约南归,宋代,张至龙,

忍闻秋管悲,犹未定归期。

吟咏穷边长,艰难老后知。

水寒鱼上少,月闰雁来迟。

不作膏粱梦,长令一剑随。

74

满庭芳·千骑家山

满庭芳·千骑家山,宋代,刘辰翁,

千骑家山,一觞父老,前有韩魏公来。青原上巳,才见寿筵开。欧公云间还见,忆相州、更自迟回。公知否,福星分野,飞骑不须排。留春亭下草,雪霜过了,依旧春荄。待留春千岁,日醉千杯。却怕催归丹诏,栋明堂、须要雄材。趋朝去,西风便面,只手障浮埃。

33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其二

次韵答郦学正见赠三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萧森竹柏小蒲庵,身世嵇康七不堪。眼底故人俱寂寞,镜中衰发自䰐鬖。

过车慷慨陈清酹,旧馆殷勤脱左骖。老我与君同此意,纷纷轻薄不须谈。

22

连日大雪

作者:韩淲(宋代)

连日大雪,宋代,韩淲,

年后犹仍腊,时閒即便春。飞花殊恼我,惹絮却随人。

天地多奇观,江湖独老身。瓦沟填已遍,弹压万红尘。

37

次韵孙耿诗三绝并寄谢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孙耿诗三绝并寄谢 其三,宋代,韩淲,

鸡笼隐隐富春山,犹有孙郎作许閒。失喜流传和三绝,暗中摸索得窥斑。

40

景德寺考试秋日即事四首 其二

作者:陆佃(宋代)

景德寺考试秋日即事四首 其二,宋代,陆佃,

秋声一夜满长安,密雨疏风次第寒。幽草落花归思乱,寂寥终日倚阑干。

33

食蟹

作者:韩驹(宋代)

食蟹,宋代,韩驹,

海上奇烹不计钱,枉教陋质上金槃。馋涎不避吴侬笑,香稻兼偿楚客餐。

寄远定须宜酒债,尝新犹喜及霜寒。先生便腹唯思睡,不用殷勤破小团。

23

水调歌头 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

水调歌头 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宋代,李廷忠,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

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

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

84

送人使高丽

送人使高丽,元代,丁鹤年,

文物中朝宰相家,联芳五桂至今誇。百年重喜孙枝盛,万里遥瞻使节华。

旸谷宵分宾日驭,天河秋早候星槎。朝鲜自昔知才辩,伫见勋名被迩遐。

45

题刘中守佥宪为闽海宪史马谦叔赋二首 其一

题刘中守佥宪为闽海宪史马谦叔赋二首 其一,元代,李士瞻,

经年不见刘郎画,山色溪光共可人。底事往来沧海客,钓舟容易许相亲。

8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