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人

长在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

三山来往寻常事,不省曾惊市井人。

86

诗文译文

在城里长大,无法找到稳定的职业,

卖丹药和磨镜两种方式度日贫穷。

在三山之间往来寻常的事情,

不会影响到喧嚣的市井人。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流浪的道士的境况。道士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中,并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只能通过卖丹药和磨镜这两种方式来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在诗中,作者提到这位道士经常往来三山之间,寻找某种寻常的事情,但他不会去打扰市井人的平凡生活。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流浪道士生活的一种关注和思考。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状况,诗人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贫困和艰难。而道士频繁往来于三山之间,寻找寻常事物的描写则呼应了道士这种处于尘世间却又具有超凡才能的特殊身份。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反而更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关注和对尘世间追求的点滴体现。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流浪道士生活的无奈和尘世中的安稳,带给读者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之感。

刘得仁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其他诗经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明代,郑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轻绡。

鹖冠鹤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俦。余知尤物终非世所畜,化作双凫飞去从王乔。

低五岳,小六州,游汗漫,三千秋。更欲乘风观十洲,掉头太白山悠悠。

饥餐聚窟霞,渴饮清海沤。赤霄九万去一息,戾止岂负樊笼忧。

汉网恢恢羽猎愁,双凫双凫何处求。我亦从今理风翼,觅汝于昆崙顶上之椒丘。

84

定安四景为宗伯王公赋 其二 金鸡春晓

定安四景为宗伯王公赋 其二 金鸡春晓,明代,欧大任,

曙色茏葱万丈梯,数声咿喔到金闺。君看圣主贤臣日,何但王褒祀碧鸡。

1

【中吕】粉蝶儿 海马闲骑,

【中吕】粉蝶儿 海马闲骑,,元代,孙叔顺,

海马闲骑,则为瘦人参请他医治,背药包的刘寄奴跟随。一脚的陌门东,来到这干阁内,飞帘籁地。能医其乡妇沉疾,因此上,共宾郎结成欢会。

【醉春风】说远志诉莲心,靠肌酥偎玉体,食膏粱五味卧重裀,阳起是你,你。受用他笑吐丁香、软柔钟乳,到有些五灵之气。

【迎仙客】行过芍药圃、菊花篱,沉香亭色情何太急!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待黄昏不想当归,尚有百部徘徊意。

【红绣鞋】半夏遐蛇床上同睡,芫花边似燕子双飞。则道洞房风月少人知,不想被红娘先蹴破。使君子受凌迟,便有他白头公难救你。

【耍孩儿】木贼般合解到当官跪,刀笔吏焉能放你!便将白纸取招伏,选剥了裩布无衣。荜澄茄拷打得青皮肿,玄胡索拴缚得狗脊低,你便穿山甲应何济?议论得罪名管仲,毕拨得文案无疑。

【三煞】他做官司的剖决明,告私情的能指实,监囚在里人心碎。一个旱莲腮空滴白凡泪,一个漏芦腿难禁苦仗笞。吊疼痛,添憔悴。问甚么干连你父子?可惜教带累他乌梅。

【二煞】意浓甜有苦参,事多凶大戟,今日个身遭缧絏,犹道是心甘遂。清廉家却有这糊突事,时罗姐难为官宜妻。浪荡子合当废,破故纸揩不了腥臭,寒水石洗不尽身肌。

【一煞】向雨余凉夜中,对天南星月底,说合成织女牵牛会。指望常山远水恩情久,不想这剪草除根巾帻低,那一个画不成青黛蛾眉。

【尾】骂你个辱先灵的蒋太医,我看你乍回乡归故里!蔓荆子续断了通奸罪,则被那散杏子的康瘤儿笑杀你!

87

拟古诗二十首 其二

拟古诗二十首 其二,明代,杨起元,

茫茫巨瀛海,苍苍藐姑射。盈盈神人居,不饮亦不食。

淖淖处子姿,皎皎冰雪格。恍惚睹光彩,转面不可识。

徒劳空山中,何处寻遗迹。

73

关中诗十六章

作者:潘岳(魏晋)

关中诗十六章,魏晋,潘岳,

于皇时晋,受命既固。三祖在天,圣皇绍祚。德博化光,刑简枉错。

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蠢尔戎狄,狡焉思肆。虞我国眚,窥我利器。狱牧虑殊,威怀理二。

将无专策,兵不素肄。

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虎视眈眈,威彼好畤。素甲日耀,玄幕云起。谁其继之,夏侯卿士。

惟系惟处,别营棋跱。

夫岂无谋,戎士承平。守有完郛,战无全兵。锋交卒奔,孰免孟明。

悄檄秦郊,告败上京。

周殉师令,身膏氐斧。人之云亡,贞节克举。卢播违命,投畀朔土。

为法受恶,谁谓荼苦。

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夫行妻寡,父出子孤。

俾我晋民,化为狄俘。

乱离斯瘼,日月其稔。天子是矜,旰食晏寝。主忧臣劳,孰不只懔。

愧无献纳,尸素以甚。

皇赫斯怒,爰整精锐。命彼上谷,指日遄逝。亲奉成规,棱威遐厉。

首陷中亭,扬声万计。

兵固诡道,先声后实。闻之有司,以万为一。纣之不善,我未之必。

虚皛湳德,缪彰甲吉。

雍门不启,陈湃危逼。观遂虎奋,感恩输力。重围克解,危城载色。

岂曰无过,功亦不测。

情固万端,于何不有。纷纭齐万,亦孔之丑。曰纳其降,曰枭其首。

畴真可掩,孰伪可久。

既徵尔辞,既蔽尔讼。当乃明实,否则证空。好爵既靡,显戮亦从。

不见窦林,伏尸汉邦。

周人之诗,寔曰采薇。北难猃狁,西患昆夷。以古况今,何足曜威。

徒悯斯民,我心伤悲。

斯民如何,荼毒于秦。师旅既加,饥馑是因。疫疠淫行,荆棘成榛。

绛阳之粟,浮于渭滨。

明明天子,视民如伤。申命群司,保尔封疆。靡暴于众,无陵于强。

惴惴寡弱,如熙春阳。

80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其一,宋代,苏轼,

凛凛重瞳日月新,四方惊喜识天人。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种蟠桃莫计春。

请吏黑山归属国,给扶黄发拜严宸。紫皇应在红云里,试问清都侍从臣。

22

彭山赠贯之

作者:胡宿(宋代)

彭山赠贯之,宋代,胡宿,

彭山隔重湖,落日见孤塔。扬舲入空旷,烟树散鹅鸭。

山中老臞仙,万顷纤芥纳。乘风落珠唾,暝色远相答。

平生尔汝分,磁铁契已狎。万缘一笑空,个处无剩法。

方舟过谷隐,风雨寒霎霎。黎明带星归,尚及斋鼓踏。

临岐戒后会,梅熟新秧插。期我散缣楮,莫忘鸥盟歃。

67

定林寺

定林寺,清代,全祖望,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99

乙卯巳会醴亭

作者:韩琦(宋代)

乙卯巳会醴亭,宋代,韩琦,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物外风光占昆阆,洞中神变走鱼龙。

飘花任逐红尘去,浮醴时看紫府供。欲学永和当日序,愧无奇笔绍前踪。

77

寄苏州张六

作者:刘敞(宋代)

寄苏州张六,宋代,刘敞,

西风入帘幕,游子念江湖。丹橘垂珠实,肥鱼荐玉腴。

他时肯招隐,快意欲乘桴。物色烦相候,佯狂兴不无。

54

野步

作者:朱松(宋代)

野步,宋代,朱松,

悲歌厌听久无襦,倦客翻嫌出有车。杖策岸巾山下路,百钱聊欲饮樵夫。

63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五

作者:朱松(宋代)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五,宋代,朱松,

健碧倚天无数峰,眼前浑似故人逢。问来识面知何处,应在颐斋诗卷中。

41

荷花

荷花,宋代,徐元杰,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79

寄吴明卿 其三

寄吴明卿 其三,明代,李攀龙,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85

和希举彦成二宗侯春游诗二首 其一

和希举彦成二宗侯春游诗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紫陌条风远,朱门淑气新。流年堪抚景,结骑好乘春。

红染桃初遍,青垂柳欲匀。馀寒欣渐散,鱼鸟总相亲。

34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二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30

兰畹歌

作者:张弼(明代)

兰畹歌,明代,张弼,

青龙江头闻国香,滋兰九畹宛在傍。伊谁采之纫佩纕,我思重华道匪长。

再拜再拜龙衮裳,烈烈清芬被四方,兰兮兰兮母自藏。

11

题扇面

作者:郑真(明代)

题扇面,明代,郑真,

插天峭壁两门开,落木风高万壑哀。酒熟山家烦折柬,蹇驴正待过桥来。

48

秋分日同友人山行

秋分日同友人山行,明代,钱月龄,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

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53

夏日社集梁仲登诃林别业得幽字

夏日社集梁仲登诃林别业得幽字,明代,邓时雨,

翠竹疏花一径幽,新开莲社傍林丘。有时钟磬声犹度,亭午云霞静欲流。

久坐顿忘龙树寂,玄谈何必虎溪游。追欢正喜群才集,竟日琴尊可共酬。

1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