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仲珩(三首)

作者:郑瑽(明代)

鸡期桑下飞,青鸟海上游。

如何不同调,羽翼有短修。

故人昔相见,时时话绸缪。

出入念同车,无衣念同裘。

一朝参商如,岂不怀百忧?初盟倘不渝,在远情愈周。

但愿似畴昔,乌用苦相求。

82

诗文译文

鸡期桑下飞,

青鸟海上游。

为何不同调,

羽翼有短修。

故人曾相见,

时常交谈心。

相伴如同车,

无衣共一身。

一旦参商至,

难免百般忧。

初时的誓约,

即使远方情更深。

但愿像从前,

乌鸦不辞劳。

诗文简析

诗词:《寄宋仲珩(三首)》

鸡期桑下飞,

青鸟海上游。

如何不同调,

羽翼有短修。

故人昔相见,

时时话绸缪。

出入念同车,

无衣念同裘。

一朝参商如,

岂不怀百忧?

初盟倘不渝,

在远情愈周。

但愿似畴昔,

乌用苦相求。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郑瑽写给宋仲珩的三首诗之一。诗中以鸟的形象来表达对友谊的思念和珍重之情。

首先,诗中的“鸡期桑下飞,青鸟海上游”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作者将自己比喻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而友人宋仲珩则在大海上自由畅游,这种自由的状态使两人的情感和心境产生了共鸣。

其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作者强调了他们的交流和亲密,无论是在出入、衣着还是心意上都彼此念念不忘。他们的友谊如同共同乘坐一辆车,共享同一件衣裳。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两人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和依存。

然而,当参商(指北斗星)升起时,诗中的“岂不怀百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担忧和忧虑。这里的“参商”也可以理解为友人的离去,暗示着友情的距离和隔阂。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够像从前一样,不论距离和困难,都能够坚定不移地相互追求和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用鸟的形象和友谊的比喻来描绘两人之间的感情,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珍重之情。通过对友谊的表达,诗中融入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渴望,给人以感动和共鸣。

郑瑽

郑鏦,生卒年里贯均未详,事迹元考。元和年间令狐楚编《御览诗》,收郑鏦诗四首,据以推断当为代宗至宪宗时人。《全唐诗》存诗四首,皆乐府。

其他诗经

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 其一,宋代,朱松,

道人一计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糁羹。若识先生晚食肉,万钱何处著膻腥。

4

壬子元日

壬子元日,明代,林熙春,

昨夜犹然刚六十,五更六甲忽重逢。燕台岂意劳推毂,驹隙何心叹转蓬。

椿树百年几九帙,椒花一日胜三公。自知聚首皆明赐,海上嵩呼愿岁丰。

9

挽辛宪若五首 其五

挽辛宪若五首 其五,宋代,徐元杰,

眷义门墙旧,交游手足如。方勤来妣赙,忍写慰公书。

继世多先烈,诸郎总令誉。观音山路黯,飞些重欷歔。

48

品令

作者:佚名(宋代)

品令,宋代,佚名,

雪花飞坠。有人报、江南意。博山炉畔,砚屏风里,铜盘寒水。

赋得幽香,疏淡数枝相倚。

绛肤黄蕊。另一种、高标致。笛中芳信,岭头春色,不传红紫。

寂寞闲亭,月下夜阑影碎。

90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三

作者:柳贯(元代)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三,元代,柳贯,

山邮纳客供次舍,土屋迎寒催墐藏。砂头麻姑一寸厚,雨过牛童提满筐。

97

和待梅花从一字至十字句

作者:韦骧(宋代)

和待梅花从一字至十字句,宋代,韦骧,

梅,迟回。雪已消,花未开。傍山林馆,近水亭台。相期白玉蕊,数费碧云才。

况有冰霜对偶,且无蜂蝶嫌猜。含蓄清香知自负,包藏幽艳俟谁来。

岭头信兮使骑未至,楼间怨兮角声已哀。提壶秉笔兮酣咏其侧,花神有知兮得不留心哉。

22

重游岳麓书院

重游岳麓书院,近现代,刘雄,

半日匆匆此驻轮,十年旧梦待温存。林泉清净名山胜,殿宇深沉师道尊。

惟楚有材成故事,斯文无地忍重论。更怜鬓影衣香杳,忆着前踪欲断魂。

20

初伏柳溪

作者:韩琦(宋代)

初伏柳溪,宋代,韩琦,

万柳笼溪借碧涟,涤烦高会喜僚贤。人间酷暑病庚伏,世外清风有洞天。

一枕易醒西峤雨,满筵思醉北池莲。棠阴讼阒边烽静,谁信榆关作地仙。

76

将宿松溪罗汉舟小不果渡乃宿资寿二首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将宿松溪罗汉舟小不果渡乃宿资寿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霜馀野水尚能深,隔见僧檐出短林。一苇欲航心未稳,故穿危径取墙阴。

88

过木枥观

作者:苏洵(宋代)

过木枥观,宋代,苏洵,

闻道精阳令,当时此学仙。

练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

藓上搘棺石,云生画影莚。

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

72

初上山时过上方峰逢樵子余问青柯平尚悬几里

作者:王履(明代)

初上山时过上方峰逢樵子余问青柯平尚悬几里,明代,王履,

昨问青柯远近,长歌一是无闻。

欲验朋从何处,请君自上重云。

84

句 其三

作者:李畋(宋代)

句 其三,宋代,李畋,

银山云出海,练水涧分冈。

1

送李之纯宝文二首 其二

作者:冯山(宋代)

送李之纯宝文二首 其二,宋代,冯山,

邂逅当年最见知,台光云雾阻重披。忽闻颍上还朝日,正是漳滨养病时。

剑外江山愁远别,天边鸿鹄望归期。西南遗爱情何限,千载羊公堕泪碑。

75

题申居士霅溪图

作者:韩驹(宋代)

题申居士霅溪图,宋代,韩驹,

霅溪居士买山图,碧玉峰前碧玉湖。中有一丘容我老,暮年居士肯分无。

69

五忠咏 丞相李公

五忠咏 丞相李公,宋代,郑思肖,

大驾迢迢已北行,淮南犹守九州城。只谋渡海南归国,不意忘躯博得名。

18

墨竹扇头

墨竹扇头,元代,元好问,

嫩香新粉玉交加,小笔风流自一家。只欠雪溪王处士,醉来肝肺出枯槎。

3

荅元美广川道中见寄

荅元美广川道中见寄,明代,李攀龙,

椷书遥借蓟门看,只尺平原一笑难。便道何妨留作客,他家惟愿起为官。

双龙夜敞星文动,匹马秋深岳影寒。杯酒可知公子意,空悬十日布衣欢。

58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明代,李攀龙,

故人深愧子云才,风雨茅庐昼不开。寂寞已甘车马绝,君今载酒为谁来。

77

出京阻雨

出京阻雨,明代,卢龙云,

久客长安陌,缁尘日上衣。计程方跋涉,听雨转霏微。

恋阙身难系,忧时愿不违。冲泥非傍险,前路有晴晖。

26

宝书阁

作者:祁顺(明代)

宝书阁,明代,祁顺,

堂堂邑城东,辟地迁乡学。流水环西偏,好山绕南郭。

青衿来游歌,济济见头角。所求在诗书,所习惟礼乐。

许侯善作兴,士类忻有托。咏歌付菁莪,践履由矩彟。

儒宫旧湫隘,脩饰重开拓。堂前势峥嵘,堂后地宽绰。

便思藏古书,倏尔创高阁。造化为主张,鬼神助咨度。

众材纷积聚,群匠事砻斲。名区轶飞尘,危构撑碧落。

檐楹绚青紫,壁槛明丹垩。风棂接朱户,月牖连翠箔。

千金购图籍,万卷充栋桷。六经最严整,百氏纷交错。

标题别牙签,启闭时锁钥。奎光映虹霓,文字丽金艧。

芸香剩熏渍,缣素互联络。能吞石渠富,足助张华博。

胡何经世变,兵燹肆炎恶。荡然成灰尘,况又遭攘掠。

阁非灵光存,书似秦坑虐。玉毁惊椟亡,珠逃为川涸。

谁能复兴脩,政剧吏孱弱。风流校书郎,夙抱经世略。

忻然兴义举,不吝发私橐。规模出胸次,功效归咄诺。

勤劳仅逾时,轮奂忽如昨。众难君独易,远迩为惊愕。

文溪前有记,梅外能继作。岂徒誇目前,实以视绵邈。

迩来复中否,繁盛沦寂寞。名馀铁炉步,事叹令威鹤。

尘埃冷蠹鱼,风雨留蜗壳。基荒草色新,碑古苔痕剥。

巍巍弦诵区,依旧等硗埆。悠悠乾坤内,斯道还自若。

世人急功利,亦或重名爵。宁知一编中,至味堪咀嚼。

尝闻上古时,浑沌凝太朴。后来书契兴,文籍渐昭焯。

图书最幽赜,坟典终灏噩。斯时岂无书,未易窥浑璞。

天生鲁仲尼,元气属斟酌。道传鲁氏唯,才竭颜生卓。

六经集大成,中或劳笔削。一从垂宪来,千古传木铎。

经秦已煨烬,出汉还穿凿。遗编在天下,谁为订纯驳。

隋唐迄五代,光焰存一爝。莫能探渊微,徒尔读糟粕。

五星聚奎躔,二水溯濂洛。真儒相继出,绪统悬掌握。

片言万里具,一发千钧著。文风资阐扬,圣道赖宣廓。

时人好藏书,彼此如有约。建阳与吴郡,两记争融爚。

吾邦故文献,此举殊卓荦。声华动乡国,名教等山岳。

我生已后时,偶被诗书缚。未能万卷破,徒事一鞭着。

结网因羡鱼,不耕敢求穫。植根思深培,举步虑前却。

词章乃馀事,富贵非可乐。书中有至宝,岂但殊圭珏。

常亲一灯青,不管双鬓皬。匪图身有馀,亦使心无怍。

泮中昔游观,陈迹嗟落莫。池芹尚清香,坛杏转盘礴。

丝竹遗声音,鸢鱼自飞跃。废兴自相寻,气运有回薄。

眷兹风化本,可忍成萧索。凭谁绍前功,且以开后觉。

我愿记其成,新碑为磨琢。

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