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作者:李应(唐代)

玄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

碧落流轻艳,红霓间彩文。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

仿佛随风驭,迢遥出晓雰。兹辰三见后,希得从元君。

93

诗文译文

玄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

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

碧落流轻艳,红霓间彩文。

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

仿佛随风驭,迢遥出晓雰。

兹辰三见后,希得从元君。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的清晨景象,以及作者对天空中三朵素云的追忆和渴望。玄鸟初来的时候,曙光刚刚照耀大地,灵仙们也开始离开云端。上界的冰容在朝霞的映照下闪耀,玉辇(传说中仙女乘坐的车辆)也被朝云所簇拥。蓝天如同流动的宝石般明亮而艳丽,红霓与彩云交相辉映。云雾缭绕,时隐时现,仿佛随风而行,远离尘世的喧嚣。这时,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元君的指引和引导,追随元君的身影。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冰清玉洁的笔触描绘了立春时的美丽景色,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玄鸟初来的景象,表达了清晨的宁静和天空的明亮。玄鸟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其初来的时刻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和祥瑞。

其次,诗人运用了对仙境的描绘,将灵仙和玉辇引入诗中,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氛围。灵仙是仙境中的仙人,玉辇则是仙女所乘坐的神车,它们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诗人通过对天空色彩的描绘,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碧落、红霓、彩文等诗中的形象,构成了一幅画面般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艳丽的感觉。

最后,诗人以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的描述,表现出云雾缭绕、虚幻飘渺的景象。这种模糊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梦幻的氛围,呼应了仙境的主题。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立春时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仙境和云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纯洁、高贵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具有着典型的唐代诗歌特色,展示了当时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李应

唐赵郡人。德宗贞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宪宗元和间,累官户部员外郎。十一年,自户部郎中授湖州刺史。十四年后,改苏州刺史。能诗。

其他诗经

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

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元代,赵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诗书师法在,簪绂相门传。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边。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

大木明堂器,朱丝清庙弦。吉人词自寡,君子德为先。

断狱阴功厚,优儒礼数偏。我非天下士,人谓地行仙。

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赋诗时遣兴,好客恨无钱。

政尔韦编绝,俄闻束帛戋。风尘驱驲骑,霜雪洒鞍鞯。

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家书愁展读,旅食困忧煎。

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联。屡闻哦鄙句,信或有前缘。

知己诚难遇,扪心益自怜。樊中淹泽雉,春晚怨啼鹃。

骥病思丰草,鸿冥羡远天。仁言如借便,白首向林泉。

12

乌目山五题 其五 龙院

作者:李堪(宋代)

乌目山五题 其五 龙院,宋代,李堪,

林下金仙地,苔门掩夕阳。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

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

77

中印度班底蒲

中印度班底蒲,近现代,饶宗颐,

万林塞断碧落界,千竿犹似湖州派。夜分时闻虎豹啼,奔车喜同掣电快。

临坻眼讶峰陡绝,入耳秋悲声砰湃。冥冥鸿飞何所慕,丰草遮天波决隘。

旧是行猎薮泽地,于今池颓峻隅坏。周阹髣髴辨前踪,老树睢盱藏精怪。

即鹿无虞林中逐,挂枝犊裈花间晒。畴日名王此叱吒,几时零落归露薤。

荒壑何由访至人,徒闻居死动如械。清晨跨象出茂林,佳兴惬人等爬疥。

孰与长鸣马剪拂,但见高飞鸟羽铩。远适莽苍奚以为,分明曾欠行脚债。

63

谒褚文忠公祠和蔎林

谒褚文忠公祠和蔎林,清代,全祖望,

故居尚表忠清里,旧恨休歌妩媚娘。天子一朝忘顾命,孤臣万里殉炎荒。

浪闻节惠名曾易,直到咸通葬可伤。三复梁郎祠下句,我来钦衽愧颜行。

21

牛尾狸二首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牛尾狸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压糟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投箸羞颜如甲厚,南山白额正横行。

55

酬安之罢赴真率会

酬安之罢赴真率会,宋代,范纯仁,

席上多佳客,非君众不怡。诗词虽有激,诚意在相思。

朋旧难疏间,年龄合养颐。何如两俱便,忺出莫推辞。

84

白云洞呈韦曾诸君

作者:何亮(明代)

白云洞呈韦曾诸君,明代,何亮,

石室初开且放歌,樽前词赋有羊何。窗含翠色秋厓静,门落寒声夜瀑多。

旅雁带霜来洞口,海云催雨过山阿。相逢一笑真非偶,兴剧谁挥往日戈。

33

午日赵钤辖同坐溪旁望灵山云气次韵

作者:韩淲(宋代)

午日赵钤辖同坐溪旁望灵山云气次韵,宋代,韩淲,

尘俗自尘俗,幽奇自幽奇。竞渡殊污人,正尔无所之。

城隅白云堆,涌出灵山诗。不可磨灭者,天欲铸伟辞。

是大有佳趣,岂问庾元规。举扇勿障风,吾与子同归。

77

书怀

作者:戴栩(宋代)

书怀,宋代,戴栩,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

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

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

荒哉旧时学,千古压一缕。

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

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

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

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

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

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

蛙鸣傥适意,贤於两部鼓。

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

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

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

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

长缨羁单于,尺纸招赞普。

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

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

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

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

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

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

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

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櫨。

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

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无瓦}。

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

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

40

王官谷十咏 其一 竹径

作者:俞充(宋代)

王官谷十咏 其一 竹径,宋代,俞充,

入谷修竹密,苍翠连前山。车马迹不到,鸡犬音亦闲。

蔽日清影合,迎风碎声寒。渐近居士庐,溪水流潺潺。

84

庆南楼居士 其一

庆南楼居士 其一,宋代,周应合,

阻寿南楼恰二年,此心恧甚思依然。今朝喜遇称觞日,袖里新诗再办□。

7

和周南吉二绝 其一

作者:王炎(宋代)

和周南吉二绝 其一,宋代,王炎,

才谞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相逢未觉功名晚,镜里依然两鬓青。

4

玄沙指虎

玄沙指虎,宋代,释慧方,

欲识玄沙虎,觌面是谁睹。直下透牢关,全机超佛祖。

70

用仲敬先生折桂韵

作者:金涓(元代)

用仲敬先生折桂韵,元代,金涓,

金印悬腰不用黄,丹溪垂钓亦何伤。舟移鹭点青山破,笛弄梅飘白雪香。

月里版图窥窄窄,望中鸿鹄去茫茫。萧曹不是逢隆准,未必姓名千载芳。

62

送苏粤峰同年池州节推

作者:卢宁(明代)

送苏粤峰同年池州节推,明代,卢宁,

青襟同旅食,白首得心朋。并马春林玉,连床夜雨灯。

谳疑新有命,委印旧称能。公暇齐山上,琴樽好健登。

43

昔宋欧阳公雪中会客出令赋诗禁体物语因追和其韵以寄兴云

昔宋欧阳公雪中会客出令赋诗禁体物语因追和其韵以寄兴云,明代,林廷玉,

六出开残天上萼,缤纷四海摧林薄。戍夫绝塞苦宵征,行旅长途艰早作。

能令寰宇尽迷茫,解使乾坤顿恢廓。倚山莫道自坚牢,触日应须谩销铄。

倏来忽去逐风颠,蒙头拂面漫空落。偶然飒刺到窗纱,遽尔严凝透狐貉。

骚人笔底任品题,儿童阶下随搏攫。凌晨艰食啼乳鸦,向晚迷巢飞冻雀。

钓矶

80

唾面

唾面,明代,卢若腾,

唾面拭之逆人意,不拭笑受人亦忌;谓怒常情笑不测,曲曲揣我心中事。

当其揣我我已危,我心虚舟知者谁;祗宜匿影深林里,莫将此面与人窥。

不见我面自不唾,感君此意频道破;可怜骨肉都不关,单单躲下面一个。

100

送吴孟奇立教迁江

送吴孟奇立教迁江,明代,湛若水,

闻道迁江博,高情见五坡。旌忠立教地,仗义即条科。

春风皋席动,化雨杏坛过。试问江头水,观澜谁独多。

83

用韵奉答学士毛白斋先生

用韵奉答学士毛白斋先生,明代,湛若水,

即看几几仪形外,也到休休乐善时。陋识岂能酬远业,高情兼已拜新诗。

逢人只说苌公学,知己长怀鲍叔思。裁得尺书凭寄与,天空日短雁来迟。

54

四月一日观东驾享太庙

作者:张弼(明代)

四月一日观东驾享太庙,明代,张弼,

鹤驾翩翩出紫宸,彩云香护玉墀春。两行旌旆严貔虎,九奏箫韶舞凤麟。

秬忝恭行清庙礼,樱桃特献禁园新。小臣未得陪仙仗,也著青袍望后尘。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