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登高的时候,哪里可以看到像珍贵的琼枝一样的花朵,
白露洒落在黄花上,它们自然地绕着篱笆。
只有楼中才有美丽的山色,
稻田中的残留水进入秋天的池塘。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季节变化相结合,展现了唐代登高赏景的情景。
首先,诗人问道:“登高何处见琼枝”,琼枝指的是珍贵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渴望和追求。通过登高,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些美丽的花朵,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接着,诗人描述了“白露黄花自绕篱”的景象。白露是秋天的一种气候现象,而黄花是秋季常见的花朵,它们在篱笆上交相辉映,展示出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然后,诗人指出“惟有楼中好山色”,表达了他在楼上欣赏山色的感受。楼高处能够俯瞰远山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
最后,诗人描述了“稻畦残水入秋池”的景象。这里描绘了稻田中残留的水流入秋季的池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季节的更替。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季节变迁的喜悦和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时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和独特之处。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汴渠挂帆,宋代,刘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无几。
力薄日一舍,力壮日百里。迟速讵几何,推分故尔耳。
今晨东南风,帆席频轻驶。舳舻密相衔,前后略相似。
如将平不平,颇复令人喜。因之念时事,冥寞付天理。
赠林赞虞侍郎,清代,郑孝胥,
我朝二百年,未尝用闽士。闽人入军机,有之自公始。
公虽负清望,峭直素难比。特擢由圣明,此外更何恃。
孤立固甚危,诡随亦吾耻。愿先收人心,以此立宗旨。
用人与行政,切忌犯不韪。但令识轻重,缓急差可倚。
亦莫太矫激,徐徐布条理。朋党兆已萌,勿使祸再起。
时艰至此极,任重宁足喜。连宵语月下,含意深无底。
惟将忧国涕,珍重付江水。
【双调】新水令 冬怨梅花一,元代,张弘范,
冬怨
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纱窗暗香时送。篆消金睡鸭,帘卷绣蟠龙。去凤声中,又题觉半衾梦。
【驻马听】心事匆匆,斜倚云屏愁万种。襟怀冗冗,半欹鸳枕恨千重。金钗剪烛晓犹戏,胆瓶盛水寒偏冻。冷清清,掩流苏帐暖和谁共?
【乔牌儿】闷怀双泪涌,恨锁两眉纵。自从执手河梁送,离愁天地永。
【雁儿落】琴闲吴爨桐,箫歇秦台凤。歌停天上谣,曲罢江南弄。
【得胜令】书信寄封封,烟水隔重重。夜月巴陵下,秋风渭水东。相逢,枕上欢娱梦。飘蓬,天涯怅望中。
【沽美酒】龙涛倾白玉钟,羊羔泛紫金觥,兽炭添煤火正红。业身躯自拥,听门外雪花风。
【太平令】悔当日东墙窥宋,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想这厮指空、话空、脱空,巧舌头将人搬弄。
【水仙子】朔风掀倒楚王宫,冻雨埋藏神女峰,雪雹打碎桃源洞。冷丁丁总是空,簌湘帘翠霭重重。写幽恨题残春扇,敲郁闷听绝暮钟,数归期曲损春葱。
【折桂令】数归期曲损春葱,鱼深潜鸭头绿寒波,雁唳残羊角转旋风。碎寒金照腕徒黄,收香鸟藏烟近黑,守宫砂点臂犹红。雪一番、霰一阵时间骤拥,云一携、雨一握何处行踪。途路西东,烟雾溟濛,魂也难通,梦也难通!
【尾声】这冤仇怀恨千钧重,见时节心头气拥。想盼的我肠断眼睛儿穿,直掴的他腮颊脸儿肿!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芝兰种不生,元代,未知作者,
芝兰种不生,荆棘乱纵横。偶因命快得个虚名,只管望前挣。紧行,慢行,
赶不上休击竞。干戈蛮触枉了战争,世事皆前定。春水孤舟,秋风三径,也强如
暮登台朝入省。三槐堂政声,五柳庄暮景,有识见彭泽令。
虽贫乐有余,不义富何如?钟鸣漏尽强支吾,地巴活路!逆取,顺取,一
分也将不去。千间大厦驷马车,总不是安身处。蜀道铜山,石崇金谷,祸临身财
未足。西州路痛哭,北邙山洞土,栽不迭白杨树。
身子儿似袅娜,美脸儿赛过娥。恰才相见便情合,离了他半霎儿应难过。
想他,念他,镇日耽寂寞。恹煎成病怎生奈何,早晚着床卧。亲检名方,真
诚修合,自炮监自捣罗。若得我病可,除非是见他,药引子舌尖上唾。
抛离了花月朝,倚阁起凤鸾交。将缠头红锦换些柴烧,把买笑黄金塑。尽教,
尽教,从他烈火烧了祆庙,蓝桥一任水迢迢。锹撅断阳台道,谢馆秦楼,翻成书
阁,修文词攻武略。把锦套头放着,将磨杆儿撇却,教有力的姨夫闹。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 其四,宋代,陆游,
已过樵坞到渔村,逢著人家即叩门。僧釜藜羹加糁美,市垆黍酒带醅浑。
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身迫九原儿亦老,一经犹欲教诸孙。
深甫过留宿并示近诗,宋代,刘敞,
别长会时稀,乐少忧日多。邂逅非素期,悲欢奈君何。
明灯照空窗,风雪满天地。此时坐相对,达旦终不寐。
少年慕结交,徒以此方寸。危生始自感,来日安可问。
意气久已夺,形发亦已衰。如何切磋意,不废平生时。
惊禽坠虚弦,病叶陨轻露。一闻伤心奏,涕下已如注。
资善堂御筵奉诏送陈资政出守邢州,宋代,陆佃,
共辅龙飞与五蛇,一时恩礼有谁加。华堂玉椀更传酒,便殿金瓶独赐茶。
宝带光芒腰下印,绣衣形影幕中花。平生自与韩公合,名德应归太史誇。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首,宋代,孔武仲,
秋风解烦暑,尊俎可从容。尽会青云士,来游群玉峰。
琅函窥一一,金钥发重重。四库传观喜,惟应吏困供。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其一,宋代,敖陶孙,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馈分。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
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摸鱼儿·这情怀,宋代,柴望,
这情怀、怎生消遣。思量只是凄怨。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君试看。便杜牧风流,也则肠先断。更深漏短。更听得杜宇,一声声切,流水画桥畔。人间世,本只阴晴易换。斜阳衰草何限。悲欢毕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无处问。是闲倚帘栊,尽日厌厌闷。浮名尽懒。但笑拍阑干,连呼大白,心事付归燕。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