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侯审

作者:韩翃(唐代)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

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31

诗文译文

谢公和我是邻居,

每天都相互询问何时再见。

春水归去以后,

东田的花也凋谢。

我下楼静静等待月亮,

心情愉悦地笑着题写诗。

将来我将去吴中之路,

千山万水都变成了梦中思念。

诗文简析

诗词《送夏侯审》是唐代韩翃所作,描写了韩翃与夏侯审分别的情景。

诗文赏析

《送夏侯审》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思和思念的诗歌,这首诗以温和的语气,将诗人与夏侯审的分别情景娓娓道来。诗人用家常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和夏侯审是邻居,他们每天都相互询问何时再见。这句描绘了亲密的邻居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对夏侯审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以春水归去和东田花谢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离别的不可避免。春水归去后,东田的花也凋谢了,这里借自然景象寄托了离别之情的凄凉和无可逆转的命运。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下楼伫立等待月亮,心情愉悦地笑着题写诗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乐观态度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诗人用下楼闲待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最后两句\"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将来要去吴中之路,但千山万水都变成了梦中的思念。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自己因思念而将现实和梦境混淆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情思和无可奈何的人生命运。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其他诗经

【正宫】梁州令南

【正宫】梁州令南,元代,李子昌,

芳草长亭露带沙,盼游子来家。翠消红减乱如麻,隔妆台慵梳掠掩菱花。

【赛鸿秋北】我这里望宾鸿目断夕阳下,盼情人独立在帘儿下。夜香烧祷告

在花阴下,喜蛛儿空挂在纱窗下。风儿渐渐吹,雨儿看看下,我这里受凄凉独坐

在孤灯下。

【汲沙尾南】云雨阻巫峡,伤情断肠人在天涯,锦字无凭虚度荏苒韶华。嗟

呀,春昼永朱扉半桠,东风静湘帘低挂。黛眉懒画,宫鸦鬓边斜插小桃花。

【脱布衫北】我这里冷清清无语嗟呀,急煎煎情绪交杂。瘦伶仃宽褪了绛裙,

病恹恹泪湿罗帕。

【渔家傲南】燕将雏逢初夏,梦断华胥,风弄檐马。空闲了刺绣窗纱,香消

宝鸭。那人在何处贪欢耍?空辜负沉李浮瓜。寂寞,厌池塘闹蛙。庭院里昼长偏

怜我,夜凉枕簟不见他。多娇姹,风流俊雅,倚栏干猛思容貌胜荷花。

【小梁州北】这些时云鬓松减了俊雅,玉肌削脂粉慵搽。上危楼盼望的我

眼睛花,空一带山如画,不由人情思在天涯。

【普天乐南】景凄凉人潇洒,何日把双鸾跨?奈薄情不寄鸾笺,相思句尽诉

与琵琶。弹粉泪湿香罗帕,暗数归期将这春纤掐。动离情征雁呀呀,无奈,无奈,

心事转加,对西风病容消瘦似黄花。

【伴读书北】短命乔才辜负了咱,恨不的梦里寻他。他那里偎红倚翠笑欢洽,

我这里情牵挂,不由人离恨泪如麻。

【剔银灯南】渐迤迪寒侵绣帏,早顷刻雪迷了鸳瓦。自恨今生分缘寡,红炉

畔共谁人闲话?店题罢,托香腮闷加,胆瓶中懒添温水浸梅花。

【笑和尚北】我、我、我,起初时且是敬他,他、他、他,间深也和咱罢,

我、我、我,离恨有天来大,他、他、他,不足夸。我、我、我,自详察,泪如

麻,自嗟呀,他无半点儿真实话。

【尾声南】重相见两意佳,庆喜传杯弄,气命儿看承胜似花。

36

阻风

作者:陆游(宋代)

阻风,宋代,陆游,

沙市三日风,万鼓呜船头。

欲去不得发,卧对青灯幽。

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微言入孤梦,怳与屈宋游。

睡起铜瓶响,欣然唤茶瓯。

吾道无淹速,风伯非所尤。

55

系船

作者:陆游(宋代)

系船,宋代,陆游,

高树滴残雨,丛芦生夕风。

惰游贫有自,老钝学无功。

岁月诗编里,江湖旅色中。

烟村系船处,邂逅得渔翁。

52

三江舟中大醉作

作者:陆游(宋代)

三江舟中大醉作,宋代,陆游,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

57

茅斋

作者:陆游(宋代)

茅斋,宋代,陆游,

茅斋虽绝小,老子策新勋。

磑落霏霏雪,炉生袅袅云。

心将鸥共远,巢与鹤中分。

几许人间事,吾庐寂不闻。

26

秋夜

秋夜,宋代,杨万里,

挑落寒灯一点青,方知斜月半窗明。

无端一阵秋声起,唤作铜饼蟹眼鸣。

13

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

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宋代,杨万里,

前星炳焕领孙星,环拱中天日两轮。

四叶重光同圣世,千秋佳节近生辰。

本支秀茂且复且,典学熙明新又新。

喜入威颜天一笑,寿觞分赐一枝椿。

94

檐滴

檐滴,宋代,杨万里,

檐滴疏疏亦几何,滴将苦砌出圜窠。

就中漱涤偏精巧,泥土都无石子多。

36

漫兴十一首 其十

作者:赵蕃(宋代)

漫兴十一首 其十,宋代,赵蕃,

春风吹绿满天涯,想见山园尽落花。少日意狂轻节物,祇令流转谩成嗟。

3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其二,宋代,赵蕃,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

徬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53

宝珠兰若

作者:王称(明代)

宝珠兰若,明代,王称,

万花明晚嶂,一径霭天香。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野兴看云逸,松泉捲幔凉。

洗心依觉苑,作礼面空王。初地超凡品,泠然万虑忘。

40

王戎

作者:徐钧(宋代)

王戎,宋代,徐钧,

清虚外托内营财,手运牙筹亦富哉。

不料晋朝名位上,士风如是亦堪哀。

48

感事寄子明中丞

作者:宋祁(宋代)

感事寄子明中丞,宋代,宋祁,

久玷三云从,仍叨千石荣。

羸躯付多病,怯计会无成。

出守非嚴助,何年召郤萌。

风摧向阳藿,霜变度江橙。

画阁勤听讼,春畴力劝耕。

遂惭循吏术,姑促县官征。

害马直宜去,劳鱼实恐赬。

人心久忘战,朝议近论兵。

戍锁关南数,边烽陇右明。

将机犹嚄唶,贼膽尚纵横。

说士争操牍,谋臣屈请缨。

已闻疲转粟,安得但婴城。

且许和戎利,重寻挠酒盟。

安危击公等,指授尽时英。

幸有千金募,须容八阵精。

待衰曹刿鼓,长揖亚夫营。

刷愤宜修德,时巡况作京。

矢方射嶓冢,力欲斩长鲸。

宪纸言常屡,王涂日以清。

悉心前席重,直指佞人惊。

仗下霜馀凛,班回佩倚鸣。

早调黄铉鼎,催献恶枭羹。

顾我罹飞语,于兹类倒行。

鬼神惭贾谊,唇舌避君卿。

直道今寥落,狂辞先猥并。

椎如莫邪钝,伥若小冠盲。

秦俗矜车甲,周诗赋旆旌。

会当濡橐笔,企咏二边平。

25

暴书会和陈正字磷观御制书二首 其一

作者:程俱(宋代)

暴书会和陈正字磷观御制书二首 其一,宋代,程俱,

龙检金壶记子年,寥阳宫殿玉虚前。三元初识皇文袐,八法争看御墨鲜。

丛简旧藏丹蕊箧,群仙疑近白蛙泉。隆楼缥缈侵云汉,神物撝呵卫九天。

23

作者:仇远(宋代)

潮,宋代,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27

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二

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二,元代,李溥光,

金天一代盛豪华,梦断槐安事可嗟。破冢荒寒无发主,断碑零落在谁家。

颓垣斜日围秋草,宰树西风集暮鸦。閒客不堪来吊古,摩挲翁仲看苔花。

6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明代,文徵明,

羡君五十赋归欤,我亦头颅五十馀。把袂不须伤远别,病夫行已厌尘裾。

86

壬午元旦

壬午元旦,明代,陈邦彦,

律转春回候欲暄,自裁椒颂对芳尊。百年天地今强仕,一径轩车尚席门。

谁剪鲸鲵投北裔,颇闻鸿雁半中原。为园敢谓东山似,云物登台且共论。

14

偶赋四首 其四

偶赋四首 其四,明代,何巩道,

乍暖桃花已渐红,寒来花片各西东。邻翁于我能赊酒,溪岸谁同立晚风。

草色接天吟欲远,月痕沉阁梦全空。人传亦有书千纸,未必萧郎手自封。

4

初读书翰林作 其一

初读书翰林作 其一,明代,区大相,

材馆抡多士,兰台出秘书。紫庭储相日,黄阁礼贤初。

奏技颁银管,披文映玉除。淩云自有赋,何必羡吹嘘。

3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