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苗员外山行

作者:李端(唐代)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19

诗文译文

古人留下了山路,今天我们共同走过。

如果等到青山尽头,我们应该已有白发生了。

谁知道能否达到兰若之地,流落成一首诗的名字。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同行的情景。诗人和友人一同走过古人走过的山路,共同经历了风雨和岁月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之情,将友人与自己的人生历程相连,暗示需要共同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的变化。诗人还以兰若之地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表示了对友人共同追求理想的期望。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主题。诗人通过描述山行的情景,将古人与现在的情景相连,抒发了对友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使用了青山、白发和兰若等意象,寄托了对友人和理想境地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的余韵。此外,诗中的句式简练,语言通俗易懂,很好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其他诗经

咏柳二首

作者:顾云(唐代)

咏柳二首,唐代,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24

题崇寿寺

作者:王寂(元代)

题崇寿寺,元代,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

31

复余太尹

复余太尹,明代,胡居仁,

百里溪山不计程,使书遥辱过柴荆。姻㜕分内二家好,道义胸中万古情。

单父琴归閒宓子,浔阳菊绽老渊明。知公已脱尘涂屣,策杖芝山日少萦。

86

东台赵中宪以手册三图委题分韵奉和四首 其二 雪溪图

东台赵中宪以手册三图委题分韵奉和四首 其二 雪溪图,明代,区元晋,

狐貉深藏雪意骄,小将渔艇系山腰。问渠东郭穿双履,诗思何如在坝桥。

97

百字令 其一 喜孝山来金陵

百字令 其一 喜孝山来金陵,清代,沈皞日,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

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江楼酒醒,背花人自无语。

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不遣閒愁眉黛蹙,且共鹧鸪留住。

水幕山窗,载琴载酒,正好开怀处。题诗残照,秦淮多少烟树。

39

重过钓台二首 其一

作者:霍韬(明代)

重过钓台二首 其一,明代,霍韬,

古人穷达岂身谋,大舜也陪鹿豕游。突见夷齐对汤武,错描箕颍高巢由。

若知饥溺共天下,肯控崔嵬兀敝裘。后世只看名利重,却安渠渎逊清流。

52

独卧二首 其一

独卧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

36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五

作者:王翰(唐代)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五,唐代,王翰,

白鸟飞飞绿柳长,雨收秋水满横塘。败荷折柄馀残翠,老藕着花留晚香。

89

通仙洞

作者:薛能(唐代)

通仙洞,唐代,薛能,

高龛险欲催,百尺洞门开。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

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

57

解连环·雁空辽邈

作者:谢懋(宋代)

解连环·雁空辽邈,宋代,谢懋,

雁空辽邈。衬鱼鳞浪浅,护霜云薄。念故人、千里音尘,正山月朦胧,水村依约。见说瑶姬,拥十二、碧峰如削。倚孤芳澹伫,冷笑岁华,可堪寂寞。情多为谁瘦弱。爱吹芗弄粉,斜搴珠箔。自然林壑精神,想回首东风,万花羞落。梦绕南楼,对皓月、忍思量著。但销凝、夜阑酒醒,数声画角。

38

临别示子

作者:高登(宋代)

临别示子,宋代,高登,

不能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

频年别离情更恶,两地狼狈心何安。

从人数寄安否问,使我相思怀抱宽。

平生窃叹曹家儿,临歧莫堕双阑干。

4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汪藻(宋代)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

朔漠遐征后,南州俶扰时。人心忧社稷,天意属帘帷。

拥佑千龄主,图回万世基。中兴能事毕,倏与帝乡期。

74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我尚长沙客,君归自五溪。放舟知有日,枉驾忽冲泥。

少慰三年阔,重嗟千里睽。交情故如酎,薄饭不嫌齑。

70

甲辰岁朝把笔

甲辰岁朝把笔,宋代,赵孟坚,

四十五番见除夕,稍知惭愧此之日。

小时辛苦习科场,惟恐一官得未得。

二十七岁方尘忝,又阅八年初实历。

又阅十年满两任,汲汲皇皇望通籍。

况逾百指家累重,荫赡浩穰忧不给。

所以中心怀蹐跼,每至岁朝常戚戚。

前年涉险趋淮幕,去年举剡甫及格。

犹自奔波趁班见,来往时时在涂陌。

今年事定已改官,分邑不远近乡国。

秋风行可报瓜熟,便得怡愉奉慈色。

所以亲边知自幸,笑语团栾竟通夕。

虽然丈夫致君泽民事业匪仅此,要是此去无限隔。

但办劳心供抚字,忠信尚可行蛮貊。

断不依阿事妩媚,亦不聚斂求封殖。

升而戾天沈而渊,一听天公无固必。

若缀班行尽向高,炉香夹侍螭坳侧。

剩拟抗论高回天,粗有外氏之遗策。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

霜台直笔屏奸回,机幕飞毫草文檄。

更令小试经纶手,黼黻曾梦江淹笔。

不然种花莳药老海滨,却觅长年当官职。

9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

作者:刘敞(宋代)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宋代,刘敞,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

93

歌扇

歌扇,金朝,赵文昌,

媚娘巧作贯珠㗋,画扇团团半掩羞。唱到春山小颦处,一轮明月为花愁。

73

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太师

作者:赵佶(宋代)

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太师,宋代,赵佶,

报本精禋自国南,先期清庙宿斋严。层霄初扩同云霁,暖吹俄回海日暹。

十万军容冰作阵,九街鸳瓦玉为檐。肃雍显相同元老,行庆均釐四海沾。

71

十七日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十七日 其一,宋代,韩淲,

犹存人物作中兴,世道休贪我独能。不觉百年消折尽,嵇康宜早愧孙登。

100

别梅二首 其一

别梅二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葛仙溪上一株梅,我到家时花正开。后夜月明风露冷,横枝休遣上窗来。

45

送人还会稽

送人还会稽,宋代,刘应时,

稽山佳趣胜蓬瀛,橘里渔樵画不成。

我欲鉴湖分一曲,烦君先与白鸥盟。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