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事

作者:吴融(唐代)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松竹健来唯欠语,

蕙兰衰去始多情。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81

诗文赏析

诗词《秋事》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作品。该诗以描绘秋天景物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之情。

诗中描绘了江天初秋的变化,暑气渐凉,清新宜人。物候的变化同样也能直接显示出季节的转变,一场雨的降临,使得自然界的万物从夏季向秋季转变。作者提到松竹健康生长的时候只能发出无语的声音,而蕙兰衰落的时候则表现出更多的情感。

诗的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待,他希望将来能够献上自己的著作,但事实上,他意识到这个目标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最后两句以景物描写来表达对现状的满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苇花深处,听着秋天的声音,守望着岁月的流转。

上,作者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流转之间的关联,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感和对现状的满足。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对比以及描写细腻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整首诗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觉,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秋天的景象中,体会秋天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这首诗词体现了唐代文人儒雅、寄托哲思的文化气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思。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其他诗经

题吴子和山水

题吴子和山水,明代,张以宁,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52

善哉行

作者:曹操(两汉)

善哉行,两汉,曹操,

痛哉世人,见欺神仙。

94

海洲兄驾车导游深圳置酒相款赋谢

海洲兄驾车导游深圳置酒相款赋谢,近现代,陈仁德,

重逢当此夕,离别已三秋。云涌中天月,人登望海楼。

思君曾入梦,得句每相酬。共惜良宵短,狂歌醉一瓯。

55

定寨望洋

定寨望洋,清代,陈书(桃源人),

定军山上定军寨,放眼望洋气壮豪。潮汐去来沧海阔,帆樯迢递碧天高。

卦亭久见閒兵叠,鹿港多看集贾艘。幸际太平登眺日,安澜全不涌波涛。

96

暮春 其一

作者:周文(宋代)

暮春 其一,宋代,周文,

曾共看花发,无端又落花。春归君亦去,谁与惜年华。

5

东城

作者:陆游(宋代)

东城,宋代,陆游,

墟落敛暮烟,林梢偃新月。河桥灯渐闹,柳岸船犹发。

薄酒吹欲无,伫立搔短发。谁知七十翁,岁晚念裘褐。

83

还山招陈希韩

作者:高登(宋代)

还山招陈希韩,宋代,高登,

乾坤莽回互,日月相盪摩。

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

是身非吾有,造物如我何。

触事会心少,幽栖废兴多。

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

修篁擢亲干,老木荣旧柯。

谷声传地籁,松韶答天和。

独石介而安,寒泉淡无波。

园蔬掇纤嫩,名果仍骈罗。

红绽着雨花,碧卷受风荷。

随意坐莓苔,絺衣挂薜萝。

得酒即酩酊,作诗苦吟哦。

啸长情浩荡,舞短影婆娑。

妻奴鹿门趣,黄绮商山歌。

崎岖路辞遥,迢递谁见过。

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

每怜伤弓禽,因感赴烛蛾。

无心更□□,试艺趁投戈。

自觉此身浮,相看双鬓皤。

人事何时休,归来勿蹉跎。

13

登白帝城二首 其一

作者:张嵲(宋代)

登白帝城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千年白帝空祠庙,万里家山秪梦魂。绝塞边头重回首,秋声凄断不堪论。

67

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

作者:刘攽(宋代)

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宋代,刘攽,

远师犹觉丹青似,大邑知无盘错忧。梅岭山长因海尽,夜郎江阔傍城流。

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莫为风帆径清浅,秘书仍自有蓬丘。

51

次韵

作者:刘攽(宋代)

次韵,宋代,刘攽,

落泉无时休,泄云常自还。居然万峰秀,共此亭户间。

擘华力何壮,凿陇巧已艰。造幽非近规,会心宁愧颜。

朝扉面苍苍,夜枕听潺潺。莳以松桂丛,葱翠皆可攀。

长歌发真赏,锦绣先斓斑。座客齐起予,清玉联玦环。

夙龄慕远游,未能遍人寰。学仙理茫昧,遁俗事间关。

风波天一隅,不到三神山。终当振衣往,对境聊自閒。

8

过全福寺

作者:韩琦(宋代)

过全福寺,宋代,韩琦,

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

12

江行至黄牛庙山特奇秀晚舣舟庙下留诗于壁

作者:李复(宋代)

江行至黄牛庙山特奇秀晚舣舟庙下留诗于壁,宋代,李复,

层峰浮云空,亭亭出众峤。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枫杂丹碧,瀑布垂窈窕。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欻失畏崄心,颇惬赏幽好。舟行不暇徐,粗得领其要。

随风转隈曲,晚泊黄牛庙。杖策登东岑,周睇万山奥。

临岸理晚饷,问客卖早稻。明朝走夷陵,便入襄阳道。

从此步平陆,归程已可料。

11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二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二,宋代,沈与求,

上相平胡不作难,已开亭障彻乌桓。公朝问罪知谁敌,穷虏要盟故自寒。

烽燧报安千徼肃,羽书飞捷万人看。书生梦想从军乐,隽语铭功墨未乾。

3

高唐州戏作

高唐州戏作,宋代,汪梦斗,

错赋巫山十二峰,西南与北偶名同。便饶真是阳台路,行雨才收梦亦空。

85

山居 其四

山居 其四,宋代,龚大明,

山居好,山居好,斸月锄云种瑶草。泠泠碧涧响寒泉,蔌蔌落花风自扫。

85

次彭介山韵

次彭介山韵,宋代,萧立之,

丹崖老屋金精秋,玉虬驾我万里游。黄岑山下有小洞,北湖一曲三年留。

山猿无声鹤不舞,种玉田荒长琪树。仙人惊怪不归来,闲却刘郎金掌露。

蛩音忽尔闻空虚,吟交忆此湖上居。赋诗系贼喙三尺,愧死李志羞曹蜍。

玉雪亭边无点热,飞升台上留仙辙。讯速相就君不来,射工含沙能宗孽。

大篇隽永西风前,谷帘水共曾坑煎。半生吟事入勋业,力田那不逢丰年。

十八滩头唤归棹,彫胡米香蘋叶老。簿书尘里眼生花,径欲推敲寻瘦岛。

61

乱后入城有感

乱后入城有感,明代,李延兴,

金汤天险尽成隳,遗老空伤汉鼎移。城柝乱鸣寒雨夕,酒旗斜挂夕阳时。

田庐荒弃无人住,骨肉奔逃到处疑。最是多情双语燕,向人如诉主人悲。

90

阮郎归 秋夜

阮郎归 秋夜,清代,叶小鸾,

风飘黄叶怆辞枝。楼前处处飞。闲来无闷亦凄其。

方知秋气悲。

堪叹处,可怜时。倚栏空自知。徘徊魂梦欲何依。沉吟黯黯思。

94

二答李士英

作者:吴宽(明代)

二答李士英,明代,吴宽,

堂成圬者更相烦,只尺墙东别置门。

长愿清风分故旧,独寻芳草忆王孙。

楚人预约空诗帖,吴客难言乏酒尊。

荒径寂寥春去远,倚阑还用吊花魂。

89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明代,卢龙云,

昨日登高上霸台,凉风吹动紫云隈。遥瞻瑞气缠南极,复有祥光彻上台。

双旌问俗多馀暇,五裤腾欢遍草莱。正好乘秋同染翰,不妨对月更衔杯。

南山颂岂寻常匹,北阙恩还次第催。心事久为清献侣,循良真自颍川来。

股肱会见承先诏,文武于今仗异才。一路清风随五马,九天湛露溢三槐。

芳尊此夕且饶兴,醉笔能翻九万枚。

2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