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新妇山头云半敛,

女儿滩上月初明。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啭莺。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47

诗文译文

东南江路旧知名,

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

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

花里间关百啭莺。

满目归心何处说,

欹眠搔首不胜情。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身处东南江路,追忆往日的熟悉之地,感到心中的忧愁和孤独更加深沉。春天已经深入,而他却独自行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在新妇山的山头,云彩半遮半掩,而在女儿滩上,月亮刚刚升起。风中飘荡着成双的蝴蝶,在花丛中百啭的莺鸟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景象。然而,对于作者来说,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思念,却无法找到一个地方来倾诉。他倚在床上,抓头发,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动物的活泼形象,与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忧伤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自己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归心难寄的情感,他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在床上欹眠,搔首抓头,情感无法释放。

整个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无法言说的苦闷。在诗词中,作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处宣泄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其他诗经

寄怀申念先司理

作者:张萱(明代)

寄怀申念先司理,明代,张萱,

玉皇香案掌书仙,郡理分城赣水边。棣萼辉庭曾映日,琼枝绕膝更参天。

片言折狱台称镜,五色摛词笔似椽。共喜相门饶相种,忠宣文正继前贤。

82

忆江南

忆江南,近现代,邵祖平,

往岁海宁城外月。正是中秋,夜潮时节。玉人相约看惊涛。

粉娇琼怯指银鳌。

潮来潮去山如故。泪满平江,心比汤灌苦。断无音信寄相思。

天教见面总成痴。

39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二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大地悬香刹,中天筑化城。重檐飞岳色,古壁撼河声。

法座琪花暗,经坛贝叶明。异时斋绣佛,帝释下瑶京。

48

偈颂三十首 其十八

偈颂三十首 其十八,宋代,释慧晖,

枯木云笼秀,云中袍玉立。寒潭月夜圆,潭底侵鱼入。

回头开正眼,头上戴帽出。芳草破春烟,草芊拂天内。

86

【双调】殿前欢 郑元和,郑

【双调】殿前欢 郑元和,郑,元代,未知作者,

郑元和,郑元和打瓦罐到鸣珂。保儿骂我做陪钱货,我为是未穷汉身上情多。

可怜见他灵车前唱挽歌,打从我门前过,我也曾提破。知他是元和爱我,我爱元

和。

忆多情,忆多情直赶到豫章城。贩茶船险逼煞冯魁命,兀的不见浪子苏卿。

他不由<耒瓦>娘劣柳青,无媒证,直嫁与个临川令。知他是双生爱我,我爱双生。

共他个女妖娆,早成就碧桃花下凤鸾交,海棠花不奈东风恶。真乃是百媚千娇,

雨云收汗未消,半霎儿同欢笑,又设下山盟约。若得他团圆到老,把他在手掌里

擎着。

暗嗟咨,不茶不饭害相思,绣帏中冷落人独自。独自个抹泪揉眵,则为海棠

花女艳姿,勾起黄花事,遂了题桥志。若能够新婚燕尔,真乃是海上方儿。翠屏

空,恰早月移花影上帘栊,泪行儿乱撒似真珠迸。愁对着烛影摇红,断肠书洒泪

封,鸳枕儿和谁共?锦被儿和谁拥?不见他桃花艳质,空想他今日门中。此门中,

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艳质成前梦。不能够倚翠偎红,枕头儿一半空,甚时得一

对儿谐鸾凤?空教我两叶眉儿耸。写下个传情简帖,知他何日相逢?小冤家,一

天月色满庭花,不惚宽云雨些儿罢。早归去孩儿,其实来我共他,湖山下,说两

句知心话。今宵去后,明夜来么?

不来也,空教人直等到月儿斜,冷清清怎生睚今夜?兀的不担阁杀人也。把

银儿点上者,休吹灭,他须有一个来时节。来时节把耳朵儿扯者,我根前从头

儿慢慢地分说。

信音稀,愁只愁凤凰帏,恨只恨冷落了鸳鸯被。愁恨千堆,近新来灭了饮食,

宽了衣袂,到赚得人憔翠。忘餐废寝,都为别离。

马嵬坡,想明皇当日泪痕多。海棠正好东风恶,无奈愁何?幸西蜀受坎坷,

渔阳祸,一曲《霓裳》破。十年雨露,千丈风波。

夜如何?正梨花枝上月明多,谁家见月明多谁家见月能闲坐。我正婆娑,对

清光发浩歌,无人和,和影都三个,娥共我,我共娥。

24

六言诗十首 其二

作者:嵇康(魏晋)

六言诗十首 其二,魏晋,嵇康,

唐虞世道治。万国穆亲无事。贤愚各自得志。晏然逸豫内忘。佳哉尔时可憙。

18

逆旅书壁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逆旅书壁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骑驴万里行,岁一过秦城。下杜贳春酒,新丰闻晓莺。

绿槐新巷陌,白骨几公卿。欲觅曲江水,连云禾黍生。

79

夏日十二首 其九

作者:陆游(宋代)

夏日十二首 其九,宋代,陆游,

蘋生洲渚微风起,梅熟园林细雨来。咫尺柴门常懒出,不教拄杖损苍苔。

73

游赤石进帆海诗

游赤石进帆海诗,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

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

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

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

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

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

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

终然谢天伐。

11

登寿阳八公山诗

登寿阳八公山诗,南北朝,吴均,

远涧自倾曲,石溆复戋戋。含珠岸恒翠,怀玉浪多圆。

疏峰时吐月,密树不开天。瑶绳尽玄秘,金检上奇篇。

是有琴高者,陵波去水仙。

33

风栖梧 道友见访于?溪

风栖梧 道友见访于?溪,元代,丘处机,

孤僻*岩清净界。*土安身,抱道忘知解。道友相看唯莫怪。贫闲守拙无相待。富贵功名堪倚赖。多是多非,尖凿多成败。玉食馨香终不耐。

62

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 其二

作者:虞集(元代)

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 其二,元代,虞集,

为问堂前石,何年别太湖?春风神不王,夜月影长孤。

不中明堂柱,空馀艮岳图。颇思嘉种木,岁晚与相扶。

30

登崔园城上亭

作者:韩琦(宋代)

登崔园城上亭,宋代,韩琦,

危榭厌颓基,登临事可悽。邱墟唐殿左,禾黍汉宫西。

台古疑藏剑,峰遥不见圭。山川难尽识,赖有旧图携。

97

闻张隐直率范十九佑之游边寄之三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闻张隐直率范十九佑之游边寄之三首 其一,宋代,刘敞,

莫怪黄河来积石,又疑弱水隔昆崙。若嫌古记难全信,他日君归与细言。

73

遇海舟

作者:刘敞(宋代)

遇海舟,宋代,刘敞,

秦王好神仙,东上琅琊台。蛾眉绿发五千辈,去乘长风款蓬莱。

此时秦人海旁立,生别死分不敢泣。但见高帆云中没,野鸟悲鸣为翔集。

过海舟,何时还,火焚荆棘空骊山。

1

杂诗二十二首 其三

作者:刘敞(宋代)

杂诗二十二首 其三,宋代,刘敞,

至人迈龙德,世岂识潜升。昔在周道衰,伯阳起西征。

胡为委一世,畏此网与罾。川竭山亦摧,喟然吾何称。

岂不怀徘徊,民言憯无惩。亹亹强著书,后贤以为经。

69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 其一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 其一,元代,吴师道,

扬帆千里载书琴,此事光华喜见今。青眼怜才真有道,白云出岫本无心。

校书灯火西斋静,听讲衣冠北府深。岁晚幽期良自保,孤根未恨远穹林。

34

何湖东先生约社有作次韵

作者:鲁铎(明代)

何湖东先生约社有作次韵,明代,鲁铎,

长安多病忆松筠,诏许还家感圣神。

草阁枕书常谢客,花谿行药或逢人。

吟当未稳仍侵夜,饮但微醺不负春。

惭愧耆英招入社,重裁野服芰荷新。

85

和杜少陵秋兴 其二

和杜少陵秋兴 其二,明代,林廷玉,

疏林落落挂斜晖,鸟外青山一发微。碧树未凋蝉已老,黄芦才起雁初飞。

千头园橘家相近,十亩湖田愿不违。社鼓彭彭村酒美,农家欢庆稻梁肥。

22

过梅节悠故宅

过梅节悠故宅,明代,张孟兼,

梅溪尚可作,吾亦溯微湍。力罢千金括,谋回万乘銮。

孤忠殉社稷,乱石葬衣冠。依约曾栖处,枫邱血尚丹。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