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26

诗文译文

这是回赠赵二侍御使送给两省旧僚的作品。石室里的人先发出声音,金门的待制也一同。拿着刀尝试着要割割,拿着斧头最终称雄。敌人的兵马刚起,边境的敌虏欲空去。使者的车子经过陇山的月,征旗在河边的风中环绕。突然错过了金信号,不仅仅是马匹的功劳。气息清澈如蒲海的曲调,声音充满柏树台上。顾念自己尘世的荣华省,欣慰你震动远方的戎装。明明能独自努力而远离尘嚣,曾经想要退隐微躯。

诗文简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作为回赠给赵二侍御使的一首赞赏之作。诗中通过形容不同的景物和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赵二侍御使在征战中的英勇和才华的赞赏之情。诗中展示了作者对于战争和政治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有退隐之心的思考。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用意深远。诗中以征战为背景,写出了赵二侍御使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作者通过描绘不同的景物和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作品的情境中,使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有隐居退隐之心的思考,对于战争和政治的理解也颇为独到。整首诗用词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其他诗经

燕京早秋

燕京早秋,明代,邓云霄,

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

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

81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

作者:李光(宋代)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宋代,李光,

经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径深。莫把小亭频展拓,恐妨幽步绿苔侵。

22

江城子·帝俞赓载下方壶

作者:曹勋(宋代)

江城子·帝俞赓载下方壶,宋代,曹勋,

帝俞赓载下方壶。雨随车。旷时无。尽道南丰,仙骨秀而都。光照丹丘人快睹,金腰褭,玉蟾蜍。

自怜老景病仍臒。芘微躯。驻安舆。暗润赤城,风露喜踟蹰。行矣相门还入相,看惠爱,咏猗欤。

29

门有万里客

作者:曹植(魏晋)

门有万里客,魏晋,曹植,

门有万里客。

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

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

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

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

去去适西秦。

2

四言诗 其二

作者:嵇康(魏晋)

四言诗 其二,魏晋,嵇康,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87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

作者:陆机(魏晋)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魏晋,陆机,

在昔蒙嘉运。矫迹入崇贤。

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玄冕无丑士。冶服使我妍。

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谁谓伏事浅。契阔踰三年。

薄言肃后命。改服就藩臣。

夙驾寻清轨。远游越梁陈。

感物多远念。慷慨怀古人。

1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

作者:王翰(唐代)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唐代,王翰,

偃蹇长鲸横北海,怒喷风雷九州垓。九州壮士贲育徒,雄剑长弓几千队。

长鲸掉尾鳞鬣张,壮士辟易弓剑伤。九州尘土山岳动,蔽亏日月无晶光。

长鲸长鲸尔当弭,上帝威灵不可比。一朝怒遣似飞来,尽赤溟波千文水。

山岳重安日月明,长鲸长鲸尔独死。

54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清代,全祖望,

文皇高飞上帝畿,通道八蛮人九夷。历大古剌小古剌,西南远赴风教齐。

五长官司两宣慰,周夕郎功著驿鞮。滇王何处北汉大,五千里外增藩篱。

梁州地灵最崛奇,禹贡二川所分釐。南金沙会岷江出,北金沙引黑水驰。

桑经郦注愧未尽,大荒为待博物稽。此其大者配九山,更有馀润成土宜。

难河之水清涟漪,诸峒异香怪陆离。龙脑鸡舌并麝脐,苏合兼车如江麋。

烟煴百和醇且旨,芳馨一直沁心脾。贡之天子入内府,浴罢一杯便啜醨。

县官元气正旁魄,神膏醍醐过五齐。洞天三十六宫天浆饫,福地七十二府地泽怡。

以通神明疏渣滓,酿出乾端与坤倪。浓于崖蜜甜于饴。

犁庭三出威绝域,此水曾偕玉食携。贮之铜瓶志铢两,岁月进奉均留题。

太素色映黄琉璃,袭以古剌锦襹褷。守成令辟首仁庙,六服岁见无差池。

摩挲署书考时代,犹识纪元在洪熙。在昔西南记职贡,昆明有露曰蔷薇。

妙香尚出此水下,妃子千群洒里衣。遐方异物虽不贵,要亦王会所会归。

圣心诚如玄酒淡,万国争饮醴泉嬉。土官兼并不可诘,缅甸干厓世羁縻。

我抚此水三太息,考證遥遥拾坠遗。接境已亡底马撒,近界但闻佛郎机。

谷洛门馀淮汝竭,九庙黄流涸辙悲。莱阳侍郎坐圜扉,谁投一盎慰朝饥。

引领长陵不下咽,哀吟清泪纷淋漓。

可怜崎岖皭火投,南徼诸公中泥中露歌式微。折足生还邓都督,曾记包胥九顿仪。

弃馀流落归好事,足补故宫文献资。三百年来废兴感,拟之渭流涨水脂。

57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五

作者:张嵲(宋代)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五,宋代,张嵲,

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89

同邻几观中道家书画

作者:刘敞(宋代)

同邻几观中道家书画,宋代,刘敞,

宋公好古天下闻,法书奇画多求真。独将文雅遗后世,官虽贵达家尤贫。

近自唐室远及秦,上下略数千馀春。丹青翰墨著名者,一二收拾忘辛勤。

象贤济美声不坠,手泽钜细皆如新。朝廷交游累千百,未尝肯示寻常人。

蔡侯江翁与梅伯,于今磊落称绝伦。退朝相从得尽见,更觉清门无杂宾。

鉴微赏异极毫发,四座若获千金珍。往往发狂或大叫,咏诗落笔争纷纶。

我随众人久碌碌,学殖欲落衣生尘。愿登群玉探禹穴,不惮山海驰舟轮。

此君家近未宜后,率然欲往怀逡巡。淹留秖觉岁月老,复恐异物潜通神。

但传妙唱想绝迹,诵叹慷慨书搢绅。

68

和元子发学士见寄

和元子发学士见寄,宋代,范纯仁,

二纪区区困宦游,相逢莫讶鬓先秋。清时无补身空老,往事难追涕旋流。

举世交情怜我少,经旬行色为君留。何时归去江湖上,风月同寻范蠡舟。

56

寄题六以亭

寄题六以亭,宋代,郭祥正,

以幻聊观幻,亭将六以名。隔林风籁息,满地月华清。

不动超千劫,随缘度一生。有时拈榔标,划断野泉声。

19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 其二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池塘新水碧泱泱,杨柳牵风绿线长。已信形骸随野马,不思功业到岩廊。

38

寒食日书事

作者:赵鼎(宋代)

寒食日书事,宋代,赵鼎,

江海飘零几送春,飞蓬无地寄孤根。梦回南浦人千里,醉倚东风酒一樽。

可是今年暗寒食,不堪多病怯黄昏。儿童自趁秋千约,花落空庭独掩门。

80

昌甫谢徐倅行县因到山中次韵呈徐

作者:韩淲(宋代)

昌甫谢徐倅行县因到山中次韵呈徐,宋代,韩淲,

章水泉头春雨晴,寻幽都骑眼须明。固知地胜因人重,要是村深少客行。

饮散轩窗虽寂寞,归馀草树亦敷荣。清风洗尽尘间俗,忻慕谁云只晏婴。

24

留连三宿将出山社雨甚至二十一日

作者:韩淲(宋代)

留连三宿将出山社雨甚至二十一日,宋代,韩淲,

社瓮同倾酒易深,留连风雨为沈吟。兴言大抵多怀旧,何事如斯直至今。

下榻新窗还抵掌,扶舆旧隐只关心。归寻来路村村柳,馀霭春空日半阴。

25

滕黄梅遗鲍参军集

作者:韩淲(宋代)

滕黄梅遗鲍参军集,宋代,韩淲,

商秋散惊飙,嘉客木兰舟。停桡以遵渚,意邈语绸缪。

遗我鲍照诗,遐叹睇前修。徂年易为急,悯默泾渭流。

35

栀子花

作者:蒋堂(宋代)

栀子花,宋代,蒋堂,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

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91

端午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四

端午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四,宋代,周麟之,

凉生浴殿蔼兰芳,玉宇深沈昼漏长。试诵琼章开蕊笈,御炉风袅辟邪香。

9

柳林词四首 其四

柳林词四首 其四,元代,揭祐民,

臣生涉猎诗书林,鬻熊已老空遗心。鴳飞卑下鱼潜沈,有味不中庖经歆,无复能发长杨音。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