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不出院僧

作者:姚合(唐代)

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长食施来饭,深居锁定身。

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

59

诗文译文

无法离开寺院的僧人,

持斋守戒使心灵纯净。

每日长食佛家施舍的饭食,

深居简出,守护身心。

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常常在佛前,

起坐时省察自己,遇到人时心境平和。

不仅心灵常常清净无尘,

连衣袍上也没有一丝尘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寄不出院僧》描述了一位虔诚的佛门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境界。诗人姚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位僧人的清净和超脱。

诗的开头,“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表明了僧人无意离开寺院,他坚守斋戒,保持内心的纯净。他长期依靠佛家施舍的饭食为生,深居简出,将自己与纷扰的尘世隔绝开来。

接下来的两句,“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揭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在清晨和黄昏时常常靠近佛像,以此来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启迪。同时,他在起坐时反省自己,对待遇到的人心怀平和。

最后两句,“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强调了僧人内心清净的状态。他的心境不仅是暂时的,而是常常如此。同时,诗人以衣袍无尘为象征,凸显了僧人身心的洁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虔诚修行的僧人的生活和内心境界。诗中表现出了对清净、超脱的追求,以及僧人自律、守戒的精神。通过对僧人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洁净的理想境界,呼唤人们对于内心的反省与修行。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其他诗经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参出中流砥柱图求题

作者:周瑛(明代)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参出中流砥柱图求题,明代,周瑛,

狂澜撼风雷,砥柱屹不动。根脚苟未固,岂能排澒洞。

93

【双调】殿前欢 闲居

【双调】殿前欢 闲居,元代,赵显宏,

去来兮,东林春尽蕨芽肥。回头那顾名和利,付与希夷。下长生不死棋,养

三寸元阳气,落一觉浑沦睡。莺花过眼,鸥鹭忘机。

去来兮,桃花流水鳜鱼肥。山蔬野菜偏滋味,旋泼新醅。胡寻些东与西,拼

了个醒而醉,不管他天和地。盆干瓮竭,方许逃席。

去来兮,生平志不尚轻肥。林泉疏散无拘系,茶药琴棋。听春深杜宇啼,瞻

天表玄鹤唳,看沙暖鸳鸯睡。有诗有酒,无是无非。

去来兮,楚天霜满蟹初肥。黄花似得渊明意,开遍东篱,笑山翁醉似泥,喜

稚子诗能缀,爱仙果甜如蜜。烟萝路绕,车马声稀。题歌者楚云

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之间。趁西风出远山,随

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47

【商角调】黄莺儿 寓僧舍秋色

【商角调】黄莺儿 寓僧舍秋色,元代,睢景臣,

寓僧舍

秋色,秋色,几声悲怆,孤鸿出塞。满园林野火烘霞,荷枯柳败。

【踏莎行】水馆烟中,暮山云外,泊孤舟古渡侧。息风霾,净尘埃,宝刹清凉境界。僧相待,借眠何碍?

【垂丝钓】风清月白,有感心酸不耐。更触目凄凉,景物供将愁闷来。月被云埋,风鸣在籁。

【应天长】憎舍窄,蚊帐矮,独拥单衾,-宵如半载。旧恨新愁深似海。情缘在,人无奈,几般儿可怪。

【随煞】促织絮恼情怀,砧杵韵无聊赖。檐马奢殿铎鸣,疏雨滴西风煞,能断送楚台云,会禁持异乡客。

84

咏怀 其七十八

作者:阮籍(魏晋)

咏怀 其七十八,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崙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57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宋代,欧阳修,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

春风和暖百鸟语,山路硗确行人行。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

林空山静啄愈响,行人举头飞鸟惊。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弦索鸣。

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尽黄金觥。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

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床坐调曲。奇书古画不论价,盛以锦囊装玉轴。

披图掩卷有时倦,卧听琵琶仰看屋。客来呼儿旋梳洗,满额花钿贴黄菊。

虽然可爱眉目秀,无奈长饥头颈缩。宛陵诗翁勿诮渠,人生自足乃为娱,此儿此曲翁家无。

14

读书斋诗

读书斋诗,南北朝,谢灵运,

春事时已歇。

池塘旷幽寻。

残红被径隧。

初绿杂浅深。

偃仰倦芳褥。

频步忧新阴。

谋春不及竟。

夏物遽见侵。

95

题瑞相寺

题瑞相寺,唐代,李山甫,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14

甬上耆旧诸公诗集摭拾略具独王丈麟友以流寓江都求之未得因以长句奉托嶰谷诸君

甬上耆旧诸公诗集摭拾略具独王丈麟友以流寓江都求之未得因以长句奉托嶰谷诸君,清代,全祖望,

四明潇洒王公子,野死雷塘亦可怜。宗国神伤苗稷句,门生肠断蓼莪篇。

残山剩水真无赖,破帽青衫孰与传。安得清江杜清碧,为予蓦地发遗编。

27

闲居杂兴三首

作者:高翥(宋代)

闲居杂兴三首,宋代,高翥,

开门遣蛮童,买花供铜佛。

春风随花来,为我一披佛。

风和花气清,下帘休放出。

回施佛因果,供此老诗骨。

27

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

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宋代,郭祥正,

北风阻船泊湖漘,北望庐阜青无痕。晴云自舒仍自卷,白龙欲眠犹宛转。

秋空漠漠秋气浅,碧天蘸水如刀剪。篙师畏浪不敢行,却忆李白骑长鲸。

倒回玉鞭击鲸尾,锦袍溅雪洪涛里。霓光溢目精神閒,终日高歌去复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风吹银汉落人间。天送醇醪倾北斗,群仙吹箫龙凤吼。

李白一饮还一醉,醉来岂知生死累。倏然却返玉皇家,不骑鲸鱼驾鸾车。

留连自摘蟠桃花,嚼花吐津染朝霞。不信如今三百载,顽鲸骇浪空相待。

10

赠医士

作者:陈郁(宋代)

赠医士,宋代,陈郁,

榆花着雨乱飘时,是处调虞费上池。

好试平生医国手,呼卢作五有天知。

67

忆昔行送李成之徵君

忆昔行送李成之徵君,宋代,程公许,

忆昔与君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万言入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君锋更颖。吏行凫鹜鬨尘坌,寒露玉壶夐光炯。

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彻冕旒。四贤同时一网收,朔风扶柂长江流。

迟顽我自费推激,隐忧百罹霜鬓出。未能勇决便幽栖,宁免随阳睨残粒。

送君矫翮玉霄去,为我一破胸怏悒。向来四海李兵部,正色立朝古遗直。

九原凛凛有生气,馀愤须与君湔涤。世故翻覆况多端,沉思使我心胆寒。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不知聚几州铁铸此错,百尺竿头一步底处著。

天位天职特用轩轾人,明眼勘破定何物。波流何可金石转,鲍肆讵能兰麝夺。

君不见考功望郎谏疏沥忠赤,垂绅满朝皆太息。

信有宗工妙绳尺,梁园我亦尘下客。法当冗散逃百谪,满意诸贤拱霄极。

谠言正论囊封溢,国势不难一枰活。正途未易荆榛辟,有谋勿惮时造膝。

救溺拯焚奚可失,海南波宽老龙蛰。朝朝满涧玩泉石,当为诸贤失衰疾。

我亦三叫喜动色,早愿采薇休戍役。

71

后感兴二首

后感兴二首,宋代,敖陶孙,

皇天分四时,气节几错遌。

俗儿一惊呼,认者泪横落。

悠悠羲皇前,日月何磊荦。

不世更凌历,地上光景薄。

十年看花草,皴面少膏沃。

看看六鳌背,坐爱白日曝。

何当寥阳天,朗咏无生乐。

37

閒居十咏 其八

作者:仇远(宋代)

閒居十咏 其八,宋代,仇远,

翠袖佳人倚暮寒,双禽踏破玉阑干。空山月落春风换,直作罗浮梦里看。

19

早春江行

早春江行,明代,祝允明,

五十六年行役身,又漂萍叶及初春。

柏灯向壁吟残句,江雨敲窗梦故人。

莺啭上林空倚醉,月生南浦几伤神。

还家想得儿童笑,毛发苍浪绿绶新。

39

贺侯博士升翰林捡讨

作者:张弼(明代)

贺侯博士升翰林捡讨,明代,张弼,

摊书独坐绿槐阴,忽报侯芭擢翰林。凤阙承恩春浩浩,虎闱谈道昼沈沈。

诸生总是青云器,四海争传白雪吟。东阁丝纶应入手,未容华发满朝簪。

15

归客

归客,明代,张元凯,

寂寞丘园卧,休论战胜肥。云英流几席,山翠湿裳衣。

梅福辞人役,桐江有客归。海鸥飞且止,相对已忘机。

29

元旦城中诸友多枉贺衰步莫能酬答谢之以诗

作者:吴琏(明代)

元旦城中诸友多枉贺衰步莫能酬答谢之以诗,明代,吴琏,

年来筋力觉希微,试步长街苦慢移。官小有车难自驾,俗衰无马借人骑。

独将山斗悬清德,未及庭阶显敬仪。何日从容一寻访,细披清话话襟期。

93

重游致道观

重游致道观,明代,钱月龄,

拂衣重上老君坛,廿载流光指一弹。星桧倒悬台上石,月泉香浴井中丹。

云龙归洞灵湫黑,露鹤翻巢碧树寒。为觅旧游今已矣,临风搔首起长叹。

2

丁巳秋重至青原有感六叠旧韵 其一

丁巳秋重至青原有感六叠旧韵 其一,明代,罗洪先,

入谷寻源久未逢,空花落尽欲谁从。凭栏此日看秋水,隔院何人扣暮钟。

衰壮自怜身是幻,将迎不为病方慵。点睛且袖閒来手,敢道长廊少画龙。

7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