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作者:姚合(唐代)

栖栖沧海一耕人,诏遣江边作使君。山顶雨馀青到地,

涛头风起白连云。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分,芳名未识已曾闻。

6

诗文译文

住在辽阔的大海边的一位农夫,

被征召作为使者来到江边当官。

山顶的雨还不停地滴到地面,

波浪上的风吹起了连绵的白云。

写好诗后,客人来到墙上看得到,

草药成熟后,僧人来取去合适的量。

重要的情书再相借阅一阅,

听说过你的名字,如今终于遇见。

诗文简析

这首诗是姚合写给薛奉礼作为回赠的诗作。诗人把自己比喻为栖息在茫茫大海边的一位农夫,突然被征召去担任使者,感到孤独而无助。然而,他发现无论是山顶上的雨水还是海上的波浪都没有停息,生活依然继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繁忙的社会生活的感慨,但也表达出对山川自然之美的留恋。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写的诗作,表示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心中的感慨。最后,诗人说到了薛奉礼的名字,并表示自己尽管没有见过这位使者,却早已听闻他的名声。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几种体验和情感:孤独、思念、对自然美的感慨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期待。诗人巧妙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相融合,使诗作更具有意境和共鸣。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薛奉礼的期待和对他名声的认同,展示了友谊和相互借阅文学作品的意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和经历,通过对于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描写,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其他诗经

夏日宴新乐小侯于燕誉堂林若抚徐永存陈开仲诸词人并集 其二

夏日宴新乐小侯于燕誉堂林若抚徐永存陈开仲诸词人并集 其二,清代,钱谦益,

软脚筵开乐句和,濯龙吐凤客骈罗。虽无法部仙音曲,也胜阴山《敕勒歌》。

丝竹凝风腰鼓急,釭花荡影舞衫多。老夫苦忆平生事,肠断西游赵李过。

83

和邝敦仁游白云山韵

作者:吴琏(明代)

和邝敦仁游白云山韵,明代,吴琏,

白云高觉四山低,中有源泉注百溪。洗耳涧边清彻骨,振衣岗上净无泥。

谈间适意言何尽,天际轻阴日未西。屐稳路平行易易,免教前路鹧鸪啼。

98

病起

病起,宋代,赵师秀,

身如瘦鹤已伶俜,一卧兼旬更有零。

朝客偶知亲送药,野僧相保密持经。

力微尚觉衣裳重,才退难徼笔砚灵。

惟有爱花心未已,遍分黄菊插空瓶。

19

梅里古城

梅里古城,清代,邹梦皋,

欲问勾吴事,平墟一望中。水流空世德,云暗失遗宫。

药路遵微径,蛮荒溯古风。野梅香不断,樵唱入鸿蒙。

8

谒金门

作者:丘崈(宋代)

谒金门,宋代,丘崈,

罗袖薄。玉臂镂花金约。起晚欠伸莲步弱。倚床娇韵恶。
独自青楼珠箔。怎向日长花落。门掩东风春寂寞。误人瞋喜鹊。

77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宋代,晏几道,

碧玉高楼临水住,

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

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78

江边

江边,近现代,刘雄,

燕雀低飞掠浅滩,归来不似鹭鸥闲。春消木叶霜红色,苔作江波碧玉斑。

卵石纵横妨弱足,鱼歌缥缈隔重山。原无远志甘小草,一任旁人嗤我顽。

47

秋感四首 其一

秋感四首 其一,近现代,刘峻,

高台凉月罢笙歌,寥廓秋宵意若何。紫塞鸿饥忘有弋,银河鹊散怅无窠。

自沦湖海风情减,却讶英雄霸术多。青史茫茫愁再读,更阑默对扑灯蛾。

13

奉酬孙少述

作者:刘攽(宋代)

奉酬孙少述,宋代,刘攽,

意合非有求,道远义弥敦。诗书获我心,将老遂不谖。

颓龄若驰波,哀逝稍不存。念君税馵羁,饮水栖衡门。

正容悟失道,已矣将何言。

28

送安陆朱通判赴召兼过许田别墅

作者:宋庠(宋代)

送安陆朱通判赴召兼过许田别墅,宋代,宋庠,

绿绨珍检九天来,绶笥腾装拂簿埃。铃阁饯歌鹍瑟怨,璧田仙里驷门开。

厨书久汗南山竹,征袂浓薰北使梅。岁晚林光催奉计,五云城阙倚瑶魁。

36

燕子

作者:武衍(宋代)

燕子,宋代,武衍,

燕子搀风入画楹,不知人傍绿窗行。

香泥惊落忽飞去,却向桐华顶上鸣。

6

敛膝

作者:韩淲(宋代)

敛膝,宋代,韩淲,

敛膝贪窗日,抽身避隙风。深藏破屋底,困处小楼中。

旧雪积犹在,新霜冻未空。壶浆无剩绿,炉炭尚微红。

72

从驾幸龙德宫

作者:陆佃(宋代)

从驾幸龙德宫,宋代,陆佃,

玉锁晨开厚载门,人家随处著彫轮。潜龙宫邸来惟旧,复辟帘帏卷尚新。

深巷尽言窥日月,粗官难得后埃尘。戴恩自觉丘山重,愿放鳌更六万春。

95

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

作者:苏泂(宋代)

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宋代,苏泂,

君才如骕骦,道里未可量。读书串脉络,如海东赴洋。

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

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

贫又少甘脆,而君甘秕糠。晨兴乌鹊先,夕憩星宿张。

上言体金玉,时节登虞唐。下言复家世,努力事文章。

琐细及儿女,骨肉谊莫当。君来历州府,所在诸侯良。

肝胆皆善子,子去锥脱囊。问胡独善我,风雨度钱唐。

我时熟君指,又不罗酒浆。何况动邻里,磨刀向猪羊。

青灯两夫影,陈义劝交相。谓言经时留,十日又理装。

但携本经册,沃州山水乡。子宁舍我去,我意未子忘。

相逢一岁短,相别一日长。何缘子吾所,不然我君傍。

君虽老马姿,今乃骥服箱。刷燕日千里,阔步徐康庄。

江水有时西,东下斯滥觞。奫■至澎湃,穿溜极怀襄。

死生渠有命,贫贱士之常。孔融委曹操,汲黯卑张汤。

人生出处分,荣谢均阴阳。念我懒拙病,久已在膏肓。

此方困忧患,惩艾百战创。安时而处顺,天道不可详。

鲁连蹈东海,屈原赋沅湘。此志竟未遂,眼看都茫茫。

君怀万金产,待价空四方。古闻韫椟贵,世有刖足伤。

蓝田种洵美,死鼠名须防。鲁方秉周礼,汉亦绝楚粮。

易求哥舒翰,难觅张子房。英雄出儒素,金印垂襕裳。

吾祖元祐末,奉使詟戎羌。子孙失遗武,史册无晶光。

君家著胆略,并驱从两狼。弯弓射敌首,灭敌使走藏。

此事属乃翁,翁今膂力强。问翁来何时,九月天雨霜。

此时君适我,促膝话绳床。作诗致近讯,愿子益自将。

君看绕指柔,会作百鍊刚。岂云建厦缺,期子柱明堂。

9

挽吴止所

作者:方梓(宋代)

挽吴止所,宋代,方梓,

先生六十化,吾道尚奚云。花馆空馀影,清歌无复闻。

夜寒鹤思主,风急雁悲群。有子方跨灶,天应未丧文。

61

江东巡部纪行

作者:袁甫(宋代)

江东巡部纪行,宋代,袁甫,

春过三之一,轻车走阡陌。

平坂抹池阳,迤逦山路埆。

凤颠吹人面,雪滑皲人足。

忽然铜钲挂,九华醒两目。

自经千万劫,寒翠光堪摘。

半霄非人间,大江横其侧。

行行逼宣州,麻姑正面矗。

且上敬亭山,感慨怀李白。

听说三洞天,渴见恨无翮。

岩幽鬼神哭,罅开星月烛。

金沙烂吾前,祖师灯未没。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歙州我旧游,迎笑儿童簇。

本无棠荫芾,漫云恩波沐。

黄山怅无缘,不得搜仙窟。

祁门山何如,险与石埭埒。

山花溪边明,时有新凫浴。

古木龙吟啸,巨石虎蹲伏。

伟哉岳鄂王,提兵旧盘礴。

像设俨遗祠,光芒射斗宿。

凌晨拜祠下,忧思心恻恻。

无心惜落花,惟愁民捐瘠。

浮梁与乐安,五十笔步百。

幸瞻慈湖祠,风声尚堪忆。

钟君我所敬,能续兹湖脉。

乍合又倏离,人事渺无极。

别友情无奈,看山意无足。

山围如城郭,渐逼鸣山麓。

父老阑道叫,一路藉神福。

问尔所欲何,作庙新奕奕。

我来为尔民,尔欲我筹度。

越宿至芗溪,三山森在列。

顾我一瓣香,端为象翁设。

象翁百世师,此道揭日月。

书堂卜筑成,屋与人俱杰。

深夜济济容,学子纷四集。

前廊问伊谁,同门旧知识。

新知有二郑,操行端矩获。

此学其兴乎,欲去令人惜。

大字书磨崖,字径二三尺。

匆匆过安仁,交友相追逐。

汤董最可人,吉德侔金玉,

干越今称贤,闾阎声籍籍。

此声买无价,民彝知未灭。

我行三千里,六十零四日。

明当抵番江,秉烛写胸臆。

若夫谘熟事,多赖诸贤力。

云何略不书,此是使者职。

7

杂兴十首 其九

作者:程俱(宋代)

杂兴十首 其九,宋代,程俱,

轧轧田边车,卷卷不得休。出之一寸痕,益以几尺流。

扶提暴中野,强作田家讴。车声真哭声,天远将谁尤。

11

雁足

雁足,宋代,郑思肖,

雁足冥冥未报归,此心裂碎有谁知。一怀愤闷心衔苦,两鬓䰐鬖发倒垂。

醉后爱歌诸葛表,生来耻读李陵诗。喜吾筋力犹强健,愿为朝廷理乱丝。

14

送翼主归相州

送翼主归相州,明代,李延兴,

千营兵气黑沉沉,关塞萧条草木深。蛇伏黄蒿嘘毒雾,鬼吹青火出空林。

儿童老大不相识,墟墓荒寒只自寻。亲在远游烦爱惜,书来应抵万南金。

43

厓山大忠祠 其三

厓山大忠祠 其三,明代,文徵明,

频年航海欲何为,天厌中原遂不支。满地江湖无死所,际天风浪有平时。

仓皇一念聊臣分,寂寞中流赖史知。回首又看强敌灭,寒潮自绕大忠祠。

3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