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因风似醉舞,尽日不能正。
时邀咏花女,笑辍春妆镜。
摇动柳枝(也称为采摘柳枝)
柔弱的柳枝容易被惊动,看起来摇摇摆摆难以静止。
受风的影响,就像醉酒后的舞蹈,整日无法自持。
有时候请来赏花的女子,笑着放下了手中的梳妆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摇曳的柳树的景象,表达了柳树柔弱的本性以及它在微风中摇摆不定的状态。诗人观察到柳树受风吹拂时,宛如陶醉般地舞动着,整日都无法安定下来。他还描述了一个花儿少女在邀请下停下了咏春的动作,笑着放下了手中的妆镜。
这首诗以写柳枝摇曳为题材,通过描绘柳枝轻柔的形态和容易被风吹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柔弱的事物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观察和感慨。柳枝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如同醉酒一般,整日无法平静,显示了风的力量和不容忽视的影响。
而在最后两句诗中,作者邀请赏花的女子咏花,并形容她笑着放下手中的梳妆镜。这可能是在寻求与柳枝相似的柔弱与变化,同时也反映出女子对自然美妙景色的欣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景象,表达了对于柔弱之美的赞美和思考。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钱江归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
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
峡危疑五丁,石削强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
境险禽鸟稀,气盛鱼龙养。乾坤渺一身,陡觉心神畅。
碧血认孤坟,千秋结遐想。历历平江堡,昔年资保障。
犀军射潮迹,灭没劳揣象。夕阳崦嵫下,皓月海门上。
沿洄溯前川,渔歌厉清响。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宋代,释德洪,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明代,张羽(凤举),
九峰高凌云,北潭清彻底。我游遍京洛,寓目惟有此。
峰高更无邻,小草不成美。潭清足空洞,鉴见众形秽。
阴霾忽朝暗,风浪兼时起。众人恐波及,吾心恒仰止。
杨家侈冰山,奉高空沼沚。云开潦水尽,万古此流峙。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二,唐代,王翰,
物外仙山十二台,松间骑马记曾来。思乡怀古肠堪断,感物伤时眼倦开。
窈窕一声青玉案,葡萄千斛紫霞醅。无边花柳皆愁思,何事东君费剪裁。
飞来山,宋代,蒋堂,
有山昔飞来,神怪安可测。
万壑鼓风雷,千岩为羽翼。
胡为忽移徒,到此无倾侧。
灵越得奇峰,琅琊失遗迹。
烟云随而至,杉篁古所植。
如何草创时,偶作瞿昙宅。
闻之有苾蒭,岁久苦刓刻。
凿声响深崖,火烬淬层壁。
平为土木基,蔑有苍翠色。
金粟千亿身,窣堵百馀尺。
回廊尽复叠,寸地无间隙。
一聚红尘中,万瓦青烟羃。
成彼有为善,斯可长太息。
我试来寻山,山形俱变易。
方念此崭绝,安得如往昔。
不谓山之足,下落言偃室。
知是骞翥时,于兹堕岩石。
屹尔画疆畔,其谁敢侵蚀。
随宜得形胜,触目见崷崒。
小桂结浓阴,清露有疏滴。
巾履日可赏,琴樽雅成饰。
多谢对幽岑,亦足开烦臆。
若在祇园间,岂更存馀碧。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