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长安羁旅行
每十天理发,每次梳理都有飞扬的旅尘。
三旬九次宴饮,每顿饭都是简朴的贫瘠。
天地间万物都按时度过,独有我未察觉到春天的到来。
失去名望的人谁会来访问?一得志的人争相靠近。
直立的树木有宁静的栖翼,静静流淌的河水没有狂躁的鳞鱼。
始终明白嘈杂争斗的现场,没有地方可以安置君子之身。
散步于野外,拂过藤蔓和竹篱,轻盈灵动;
山间的野菜和蔓藤新鲜可口。
在回去的途中悄声吟唱,外界之事风景真实可信。
长安羁旅行
每十天理发,每次梳理都有飞扬的旅尘。
三旬九次宴饮,每顿饭都是简朴的贫瘠。
天地间万物都按时度过,独有我未察觉到春天的到来。
失去名望的人谁会来访问?一得志的人争相靠近。
直立的树木有宁静的栖翼,静静流淌的河水没有狂躁的鳞鱼。
始终明白嘈杂争斗的现场,没有地方可以安置君子之身。
散步于野外,拂过藤蔓和竹篱,轻盈灵动;
山间的野菜和蔓藤新鲜可口。
在回去的途中悄声吟唱,外界之事风景真实可信。
:《长安羁旅行》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岁月静好的画面,通过日常琐事和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提到的十天一理发和三旬九次宴饮,反映了作者过着简朴的生活,并有意强调自己的孤寂与独立。诗句中的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以及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等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表达了作者在回归自然中领悟到真实的风景和人生的真谛。整首境宽广,画面清新,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赋予了生活朴素而深邃的意义。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病请至三不得许在任调治既小愈作,明代,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
题双芝轩,宋代,邹浩,
难弟难兄强氏子,太学声名耸多士。同时流辈久公卿,犹傍短檠业文史。
今年鉴拔贡辟廱,伯仲皆升从此起。集英春晓拱天临,龙头妙绝人间喜。
鸾台凤阁便腾骞,况乃吾乡有前比。
向来胸中宇宙宽,包尽华夷无复委。发为勋业助尧仁,肯令元凯常专美。
倘如不信视双芝,端不虚生漫黄紫。
同可大师登蕺山绝顶眺望漫成,清代,李寄,
众峰飞舞到兹城,似与游人相送迎。丘壑收来胸次有,烟霞放去眼前明。
墨池淡淡流残沈,蕺草荒荒袭旧名。我与越山无一面,不知何故便情生。
【仙吕】八声甘州,元代,王嘉甫,
莺花伴侣,效卓氏弹琴,司马题桥。情深意远,争奈分浅缘薄。香笺寄恨红锦囊,声断传情碧玉箫。都为可憎他,梦断魂劳。
【六幺遍】更身儿倬,庞儿俏。倾城倾国,难画难描。窄弓弓撇道,溜刀刀渌老。称霞腮一点朱樱小,妖娆,更那堪杨柳小蛮腰。
【穿窗月】忆双双凤友鸾交,料应咱没分消,真真彼此都相乐。花星儿照,彩云儿飘,不提防坏美众生搅。
【元和令】谩赢得自己羞,空惹得外人笑。多情却是不多情,好模样歹做作。相逢争似不相逢,有上梢没下梢。
【赚尾】那回期,今番约,花木瓜儿看好。旧路高高筑起界墙,尽今生永不踏着。唱道言许心违,说的誓寻思畅好脱卯。待等些气高,难禁脚拗,不由人又走了两三遭。
寄杭州子文屯田兼简真公上人,宋代,胡宿,
目断江南佳丽城,栏干楼角几长凭。越人抱膝吟遍苦,吴客观涛病未能。
此地旃檀多胜刹,一时龙象有高僧。知君暇日寻猿鸟,閒上灵峰第几层。
嘉祐中与王丞相吴枢密韩端明王学士会饮骐骥池上去今将二十年王有感事诗见示次韵,宋代,刘攽,
水色林光照举觞,陂塘六月起秋凉。壮年过事难重得,末路贫交故未忘。
注眼阶星元近极,叱枭氓采不成王。严徐未抵冯唐老,犹咏君诗意自卬。
种药,宋代,罗公升,
治生吾未能,学圃岂不恶。
秋风雨如酥,畦土树灵药。
荒茨出神奇,高下粲花萼。
将期清百虑,岂独健双脚。
平生林下心,五鼎视藜藿。
常疑种玉诞,亦笑带经错。
黄金污吾鉏,矧肯白昼攫。
妇还劳卮酒,辛苦同为乐。
酬颖叔见寄,宋代,郭祥正,
铿铿南华经,语意妙复妙。高能出苍旻,卑不厌藜藋。
阴静偶暂处,影迹两莫吊。息踵真人徒,息喉愚者绍。
方同造物言,万变领枢要。既能无怛化,勿凿混沌窍。
百家拾其馀,所得及遗溺。至音听以气,世或昧此调。
不见杏坛讲,犹为渔父诮。君看泰山顶,半夜日先照。
惟逢蒋颖叔,沉默造玄窔。落笔逾万言,严密若诰诏。
嗟予久聋瘖,此道雅未剽。一昨闻君谈,神悟百骸疗。
人忘道术游,鱼忘江海跳。昭亭果见期,为子发长啸。
送临江时教授秩满还婺兼寄巩戴,宋代,韩淲,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或富于词章,或穷于道义。
因君肯相过,重之写吾记。浮杨清江柁,乃泊高溪地。
停桡倚薰风,班荆坐萧寺。匆匆复何言,但念宿昔事。
金华紫崔嵬,少小得嬉戏。星回三十载,前哲日凋坠。
传闻筑新祠,翻覆堪涕泗。只今台阁尊,源流庶可嗣。
君之内姻亲,伯长最风谊。还乡一杯酒,多谢熟致意。
朝廷已更化,贤者必征汇。速下七里滩,得时须得位。
入鸣水洞循源至山上,宋代,韩驹,
崇山蓄灵泉,万古去不息。潴为百斛深,散入千渠溢。
其东汇民田,又北寻山腋。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大声或雷霆,细者亦竽瑟。末流垂半山,十里见沸白。
得非拖天绅,常恐浮地脉。吕梁丈人老,尚与汨偕出。
我欲蹋惊湍,下穷龈腭石。惜哉意徒然,属此岁凛慄。
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归之龙泉峰,山门夜喧席。
念奴娇·寻幽览胜,宋代,沈端节,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