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
为
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
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
上,作者孟郊由于没有儿子,只能借助文字填补生活的空虚。老年的他经常自己吟唱,却只有自己能领会其意境,人们无法理解。生活孤寂,心中的苦恼不安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如同附在床上的痰液一样黏稠,无法排解。作者把斗蚁这种生命现象与自己相比,发现他们都微小而微细,甚至乃至疾病的困扰,都能让人更有一种清醒与宁静的姿态。尽管他年老而衰弱,却能在这之中自觉地找到一种与天性相应的心灵寄托和满足。
《老恨》是一首唐代孟郊的诗作。它描述了作者年老无子,凭借文字填补着空虚的生活,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老去、寂寞和疾病的感慨与无奈。
诗的
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
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
上,作者孟郊由于没有儿子,只能借助文字填补生活的空虚。老年的他经常自己吟唱,却只有自己能领会其意境,人们无法理解。生活孤寂,心中的苦恼、不安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如同附在床上的痰液一样黏稠,无法排解。作者把斗蚁这种生命现象与自己相比,发现他们都微小而微细,甚至乃至疾病的困扰,都能让人更有一种清醒与宁静的姿态。尽管他年老而衰弱,却能在这之中自觉地找到一种与天性相应的心灵寄托和满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孟郊晚年的孤独、寂寞和对年华逝去的惋惜。他通过对床上痰液的形象描绘,将自己内心的苦恼表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同时,作者也展示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将自己与斗蚁比喻,表达出一种豁达洒脱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生活、心境和对自然的观察,揭示了人生无常和老化的无力感,以及对于孤独、疾病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斗蚁的比喻,传达了对人生本质和自然的理解。整体上,这是一首凄凉而深沉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在晚年时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寂寞与时间流逝的回味。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宋代,彭汝砺,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濡须南池水中洲,脱帽散发寻渔舟。夕阳扶栏持钓钩,白蘋风起寒飕飗。
别来纷纷几春秋,彼此待尽栖林丘。滴泪落水东争流,肺肝虽大不容忧。
残息乃复如悬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复得把酒与子饮,其乐还如昔时不。
我今鬓发已丝志已偷,力不能前钝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壮欲以华簪投。
日月逐逐同传邮,何用自与身为矛。我歌草草子须酬,欲读子歌销我愁。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明代,王彦泓,
风流领袖词坛伯,早岁倾家耽结客。肝胆男儿四海空,却随长黛操歌拍。
烈士从来定赏音,周郎顾曲况郎琴。谁知唐勒牢骚况,剩托清讴写壮心。
萧疏襟寄嫌华屋,别向林塘选幽筑。摩诘轩窗俨画图,安昌帘幕传丝竹。
练色知声第一流,檀痕亲掐教伊州。呼来绛树皆琼树,倚遍笙楼即镜楼。
临川丽曲才人赋,慧业情钟兼妙悟。妖唱能传作者心,圆喉脆节如丝度。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红尘卷雾双鸾出,绣带迎风一燕吹。
歌酣酒热来孤愤,画鼓渊渊金石韵。奋袂低昂雪腕催,满堂掩泣灯生晕。
浊酒何人识信陵,感时悲事绪填膺。饮醇长夜非荒晏,映柱摩挲六尺冰。
丈夫意概矜然诺,不惜如花换干莫。自是荆卿侠气深,非关石尉欢情薄。
座隅有客百愁盈,更倚云和啭一声。试问清狂能酷似,也应知是谢家甥。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二,近现代,刘雄,
孤鸟长空万古沈,眉间心上一时侵。阴晴晕改天中月,寂寞魂牵世外林。
琪树难攀仍望望,朱弦已绝独愔愔。那堪江汉犹河汉,幸有素心同素琴。
醉白堂,宋代,韩琦,
戆老新成池上堂,因忆乐天池上篇。乐天先识勇退早,凛凛万世清风传。
古人中求尚难拟,自顾愚者孰可肩。但举当时池上物,愧今之有殊未全。
池东无廪贮馀粟,池西无亭挥五弦。中无高桥跨三岛,下压鳌背浮清涟。
其间合奏散序者,童妓百指皆婵娟。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
雅无吴郡青版舫,游泛安便牢且坚。吾今谋退亦易足,池南大屋藏群编。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夹堂脩竹抱幽翠,森森拥槛竿逾千。
池中所出粗可爱,芡盘菱角红白莲。芍药多名来江都,牡丹绝艳移洛川。
及时花发池左右,香苞烂染朝霞鲜。戆老于此兴不浅,间会宾属陈芳筵。
妖妍姬侍目嘉卉,咿哑丝竹听流泉。宜城酿法亦云美,诗酒仅可追前贤。
狂吟气健薄霄汉,豪饮体放忘貂蝉。酒酣陶陶睡席上,醉乡何有但浩然。
人生所适贵自适,斯适岂异白乐天。未能得谢已知此,得谢吾乐知谁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