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好似黄梅雨,今朝嫩晴天气。橹响离城,云移出树,拂面牵丝风细。
船头舵尾。看水碧罗罗,野塘十里。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
年来花事有几。再消停、数日枝上如洗。欢喜桥边,甘敦村外,都是曾经游地。
寻春倦矣。问前度刘郎,鬓霜添未。有约重游,酒杯还自理。
(约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字秋舲,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倜傥,工诗词,家贫好读书。第道光进士。迟回二十年,选延川知县,不果往。改金华教授,亦末履任。庆熹工诗词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香消酒醒词》及《香消酒醒曲》,并传于世。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代,司马承祯,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语州县诸公敏 其一,唐代,陈元光,
总角趋朝对,雄飞出禁城。人才当翊国,世赏可辞荣。
怜厥神童子,寻为壮友生。南方承父镇,北阙列儒名。
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长安瞻日月,岭海肃风霆。
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尊老须养老,使士要推诚。
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诗季承同之既罢复书四十字并呈季承,宋代,赵蕃,
米尽不忧饥,行行且赋诗。相看一大笑,从谓两真痴。
未用追元白,聊须效陆皮。流传君不愧,附益我奚为。
潜山行,宋代,郭祥正,
笑别姑熟州,来作潜山游。潜山闻名三十载,写望可以销吾忧。
晴云如绵挂寒木,广溪镜静涵明秋。山头石齿夜璨璨,疑是太古之雪吹不收。
信哉帝祖驻銮跸,异景怪变谁能求。若非青崖见白鹿,安得此地排珠楼。
群仙长哦空洞绝,绿章封事乘虚辀。灵鸟盘旋老鹤舞,华灯散采祥飙浮。
噫吁嚱,汉武登坛求不得,明皇夜梦推五百。宁知司命抱真符,为宋真人开社稷。
诏书数下修琳宫,殿阁缥缈平诸峰。六朝德泽施愈远,九天福祐来无穷。
君不见潜山之下,潜水之涯。菖蒲有九节,白术多紫花。
采之百拜献君寿,陛下盛德如重华。
九曜石奉呈同游蒋帅颖叔吴漕翼道,宋代,郭祥正,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森森毛发散,伟伟仪形肖。
葱苍翠雾湿,玲珑秋月照。痕添海潮上,声酸朔风叫。
龙归忧利剑,鳌泣怖长钓。曾非借霹雳,安得离岩峤。
菱溪与太湖,所得信未妙。谁将置濠隍,我愿植廊庙。
坚贞以类举,邪僻令遁跳。濡毫勒阴崖,卑语君莫诮。
赠邹医,宋代,韩驹,
华陀一卷世不留,玉函三十龙宫收。奇方异诀上帝求,稚川肘后真悠悠。
东京仲景儒家流,韵疏思密岂自由。妙技乃与俞跗侔,后来继之有髯邹。
二子天授非人谋,内经岁久误弗雠。髯独覃思穷披搜,草木寒温脉沉浮。
如磁取铁无虚投,朅来游梁自高邮,翰林杂试推君优。
天廷锡带涂精镠,我穷羁旅古汴沟。有妇抱病柴门幽,巫医百请不颔头。
卒然邀君为停辀,决去沉痾如决疣。自言不取千金酬,只求一诗当琳璆。
高风绝艺两罕俦,我才不迨前人羞。祝君尚壮勉勿休,自致名誉倾公侯。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