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上人之径山

佛祖不传希世宝,千人万人觑不破。

五峰相见索看时,切忌倾出一栲栳。

44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 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

其他诗经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清代,张令仪,

匆匆霜雪蒙头了。细数欢场少。落花无语对东风。可惜光阴都付、泪痕中。

乌衣门巷今何在。回首斜阳改。羡它欧鸟不知愁。偷食水荭花底、逐波流。

55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一

作者:汪珍(元代)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 其一,元代,汪珍,

春风破寒入幽谷,残雪消时烧痕绿。林花斗日媚于颊,野蕨登盘甘胜肉。

南漪新渌晴满湖,春来行乐何处无。一樽我欲就花饮,花下啼禽能劝沽。

83

疏影(余于辛卯岁北归,与西湖诸友夜酌,因有感于旧游,寄周草窗。)

作者:张炎(宋代)

疏影(余于辛卯岁北归,与西湖诸友夜酌,因有感于旧游,寄周草窗。),宋代,张炎,

柳黄未结。放嫩晴消尽,断桥残雪。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纵艳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怕夜寒、吹到梅花,休卷半帘明月。

74

【双调】水仙子 廉香林南园

作者:乔吉(元代)

【双调】水仙子 廉香林南园,元代,乔吉,

廉香林南园即事

山中富贵相公衙,江左风流学士家,壁间水墨名人画。六一泉阳羡茶,书斋打簇得繁华。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赠江云

白蘋吹练洗闲愁,粉絮成衣怯素秋,高情不管青山瘦。伴浔阳一派流,寄相思日暮东洲。有意能收放,无心尽去留,梨花梦湘水悠悠。

赠柔卿王氏

暖红无力海棠丝,春绿多情杨柳枝,绀云不动宫鸦翅。肉台盘纤玉指,胭脂粉掿成的孩儿。眼角头传芳事,樽前席上歌艳词,俵散相思。

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

合欢髻子楚云松,斗巧眉儿翠黛浓,柔荑指怯金杯重。玉亭亭鞋半弓,听骊珠一串玲珑。歌触的心情动,酒潮的脸晕红,笑堆著满面春风。

钉鞋儿

底儿钻钉紫丁香,帮侧微粘蜜腊黄,宜行云行雨阳台上。步苍苔砖甃儿响,衬凌波罗袜生凉。惊回衔泥乳燕。溅湿穿花凤凰,羞煞戏水鸳鸯。

花筒儿

玲珑高插楚云岑,轻巧全胜碧玉簪,红绵水暖春香沁。是惜花人一寸心,净瓶儿般手捻著沉吟。滴点点蔷蔽露,袅丝丝杨柳金,是个画出来的观音。

伤春

莺花笑我病三春,香玉知他瘦几分?屏床独自怀孤闷。那些儿吃喜人,界微红斜印腮痕。山枕浅啼晴露,洞箫寒吹梦云,风雨黄昏。

席上赋李楚仪歌以酒送维扬贾侯

鸳鸯一世不知愁,何事年来尽白头?芙蓉水冷胭脂瘦。占西塘晓镜秋,菱花漫替人羞。擎架著十分病,包笼著百倍忧,老死也风流。

亿情

红粘绿惹泥风流,雨念云思何日休?玉憔花悴今番瘦。担著天来大一担愁,说相思难拨回头。夜月鸡儿巷,春风燕子楼,一日三秋。

红指甲赠孙莲哥时客吴江

冰蓝袖卷翠纹纱,春笋纤舒红玉甲,水晶寒浓染胭脂蜡。剖吴橙吃喜煞,锦鱼鳞冷渍硃砂。数归期阑干上画,印开元宫额上搯,托香腮似几瓣桃花。

赠常凤哥

紫金钗影落芳樽,白玉箫声隔暮云,碧梧枝冷惊秋信。倩缑仙暖梦魂,喜相逢青鸟红巾。都不索瑶琴写恨,秦台忆君,妆镜悲春。

客楼即事石氏所居

石崇已去玉楼空,王恺重来金谷穷,绿珠不作朝云梦。似阳台十二峰,隔愁痕龟背帘栊。花钿小金毛褪,柳腰细罗带松,寂寞春风。

手帕呈贾伯坚

对裁湘水縠波纹,挪皱梨花雪片云。束纤腰舞得春风困。衬琼杯蒙玉笋,殢人娇笑揾脂唇。宫额上匀香汗,银筝上拂暗尘,休染上啼痕。

楚仪赠香囊赋以报之

玉丝寒皱雪纱囊,金剪裁成冰笋凉,梅魂不许春摇荡。和清愁一处装,芳心偷付檀郎。怀儿里放,枕袋里藏,梦绕龙香。

嘲楚仪

顺毛儿扑撒翠鸾雏,暖水儿温存比目鱼,碎砖儿垒就阳台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归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嘲人爱姬为人所夺

豫章城锦片凤凰交,临川县花枝翡翠巢,贩茶船铁板鸦青钞。问婆婆那件高,柴铧锹一下掘著。村冯魁沾的上,俏苏卿随顺了,双渐眊眊。

习隐

拖条藜杖裹枚巾,盖座团标容个身,五行不带功名分。卧芙蓉顶上云,濯清泉两足游尘。生不愿黄金印,死不离老瓦盆,俯仰乾坤。

梦觉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海漫漫谁是龙蛇?鲁子敬能施惠,周公谨会打暂,千古豪杰。

歌者睥睨潦倒故赋此咎焉

绣屏春暖茜氍毹,罗袖香番锦鹧鸪,银盆笑击珊瑚树。拚明珠换绿珠,见书生如此头颅。升仙桥曾题柱,卓文君不驾车,谁识相如?

游越福王府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赋李仁仲懒慢斋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鸟倦知还。

吴江垂虹桥

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

若川秋夕闻砧

谁家练杵动秋庭,那岸窗纱闪夜灯,异乡丝鬓明朝镜。又多添几处星,露华零梧叶无声。金谷园中梦,玉门关外情,凉月三更。

玉壶园题水亭赠国公十一公子

人来图画帧间行,船在琉璃影内撑,歌从弦管声中听。水边鸥花外莺,翠玲珑小院闲庭。夜月泥金扇,春风暖玉屏,赏四时雨雪阴晴。

嘲少年

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肉膘胶干支剌有甚粘,醋葫芦嘴古邦佯装欠。接梢儿虽是谄,抱牛腰只怕伤廉。性儿神羊也似善,口儿蜜钵也似甜,火块儿也似情忺。

李琬卿

一篇词意思便随斜,千金价恩情莽判赊,五花文官诰权教借。高仙儿来到也,人间天上离别。滹沱河彳亶了府多,柳花亭留下大姐,李琬也也。

老当益壮

风流受苦果何甘?落拓垂涎待拉馋,等闲小见难摇憾。那孩儿情愿敢,休欺负诗骨岩岩。玉钥条玲珑担,翠铺对万胜篮,风月都担。

展转秋思京门赋

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暗人初定。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捱不到天明。巉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凉夜清兴

云绡蒙影镜谁呵?露粟吹香金碎挪,醉来起我成三个。是清风明月我,问桂花良夜如何?饮不辞玻璃盏大,睡不厌琉璃簟阔,梦不到蝼蚁南柯。

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暮春即事

风吹丝雨噀窗纱,苔和酥泥葬落花,卷云钩月帘初挂。玉钗香径滑,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蜂寒懒报衙,啼煞饥鸦。

客中春晚

昔年歌舞醉娇春,今日衣冠逐后尘,归舟欲向南湖问。恐沙鸥也傲人,榆钱儿不救诗贫。眇小了花风信,阑珊了蝶梦魂,冷笑东君。

瑞安东安寺夏日清思

新蝉风断子弦琴,古鸭烟消午篆沉,孤鹤梦觉三山枕。翠濛濛窗户阴,煮茶芽旋撮黄金。俗事天来大,红尘海样深,都不到一片云心。

乐清箫台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乐清白鹤寺瀑布

紫箫声入九华天,翠壁花飞双玉泉,瑶台鹤去人曾见。炼白云丹灶边,问山灵今夕何年。龙须水朱砂腻,虎睛丸金汞圆,海上寻仙。

为友人作

搅柔肠离恨病相兼,重聚首佳期卦怎占?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闷勾肆儿逐日添,愁行货顿塌在眉尖。税钱比茶船上欠,斤两去等秤上掂,吃紧的历册般拘钤。

赠朱翠英

吹笙惯醉碧桃花,把酒曾听萼绿华,金毛秀靥春无价。折将来乌帽上插,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恐怕风吹雨打,吃惜了零落天涯。

怨风情

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绞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赠顾观音

盈盈罗袜藕初簪,楚楚宫腰柳半金,小名儿且是妖饶甚。落迦山何处寻?紫旃檀风月丛林。说缘法三生梦,舍慈悲一片心,不枉了唤做个观音。

吴姬

罣罳分月小藤床,茉莉堆云懒髻妆,蔷薇洒水轻绡上。染一天风露香,看星河笑语昏黄。白雪鸡头肉,红冰荔子浆,道今夜微凉。

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雨窗即事

客怀寥落雨声中,春事商量花信风,烛光摇荡江南梦。寸心灰双泪红,和更筹滴损铜龙。酒醒纱窗静,诗悭锦袋空,催老仙翁。

中秋后一日山亭赏桂花时雨稍晴

海云衣湿鶺鸰寒,窗雨丝收络纬闲,边风信动征鸿限。稻粱秋有甚悭,尽尊前楚水吴山。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阑,不是人间。

咏雪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赠孙梅哥

寿阳宫额试新妆,萼绿仙音整旧腔,怕尊前梦觉参儿上。粉留痕襟袖香,拣柂儿可喜昏黄。白云纸帐,清风玉堂,淡月纱窗。

德清长桥

青天白日见楼台,赤蜃浮光海市开,崖崩岸坼长虹在。弃繻生感壮怀,卧苍龙鳞甲生苔。横生风籁,玲珑月色,玉琢蓬莱。

菊舟

寒英和雨结船头,翠叶铺烟起舵楼,霜枝立月牙樯瘦。泛清香满棹秋,比浮花浪蕊优游。驾银汉星槎梦,载金茎玉露酒,江湖上陶令风流。

丁朝卿西斋半间云

碧窗秋窄玉玲珑,古鼎春悭香髟蒙松,矮屏分得梨花梦。小可可十二峰,浩然气于此从容。无垢无尘处,非烟非雾中,等当著天上从龙。

和化成甫番马扇头

渥洼秋浅水生寒,苜蓿霜轻草渐斑,鸾弧不射双飞雁。臂鞲鹰玉辔间,醉醺醺来自楼阑。狐帽西风袒,穹庐红日晚,满眼青山。

60

寄故

寄故,近现代,陈振家,

一语为君决怨嫌,无须鸟卜共龟占。路艰须忌蹈芒刺,天黑休强动笔尖。

脑底发烧文士病,面前抛话小人甜。从来邪恶难胜正,凡事三思胆识兼。

54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作者:苏轼(宋代)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宋代,苏轼,

春风小院却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

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80

相逢行

相逢行,南北朝,谢灵运,

行行即长道。

道长息班草。

邂逅赏心人。

与我倾怀抱。

夷世信难值。

忧来伤人。

平生不可保。

阳华与春渥。

阴柯长秋槁。

心慨荣去速。

情苦忧来早。

日华难久居。

忧来伤人。

谆谆亦至老。

亲党近恤庇。

昵君不常好。

九族悲素霰。

三良怨黄鸟。

迩朱白即頳。

忧来伤人。

近缟洁必造。

水流理就湿。

火炎同归燥。

赏契少能谐。

断金断可宝。

千计莫适从。

万端信纷绕。

巢林宜择木。

结友使心晓。

心晓形迹畧。

畧迩谁能了。

相逢既若旧。

忧来伤人。

片言代纻缟。

68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答蛱蝶

作者:卢仝(唐代)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答蛱蝶,唐代,卢仝,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37

秦淮河房追怀复社诸公

秦淮河房追怀复社诸公,清代,全祖望,

横议多缘世道衰,党人亦自蹈危菑。宾寮艳说四公子,芒角犹传三茂材。

历诋太牢原过激,得沉白马有馀哀。秦淮水畔行游地,呜咽寒潮带雨来。

73

戏道士阮太虚

戏道士阮太虚,宋代,谢枋得,

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忍放回。

雨散云收一天碧,薰风吹梦到瑶台。

20

午睡偶成 其三

午睡偶成 其三,宋代,朱晞颜,

山深万木偃蛟龙,岩罅渟涵一水中。自拾堕樵供石鼎,细听飞雪洒归篷。

38

送张敬甫常薄出守荆门

送张敬甫常薄出守荆门,宋代,赵汝回,

前年匹马辞军幕,今年千骑从天落。座主门生合虎符,棠阴夹路春如昨。

身名贵骤俗所羡,使君夷然心澹泊。父书盈箧本孙吴,师灯一点传伊洛。

莽莽丛榛乱草中,孤松昂昂立冰壑。自古十二取世官,换得青袍发几鹤。

曾因穷达悟乘除,以宠为危不为乐。荆门形势衿喉地,新城突兀壕未凿。

天子忧边复爱民,凿壕还恐妨犁穫。谓君夙抱文武资,须君小试绥怀略。

予闻卫国如卫身,痈疽甚毒肠胃薄。堂堂人物守边州,国中群盗令谁缚。

12

与郑国上汉司法山行

作者:方翥(宋代)

与郑国上汉司法山行,宋代,方翥,

策筇山下路,未省尽幽寻。

回首见桑枯,始知墟落深。

93

闻有长沙之命

作者:赵鼎(宋代)

闻有长沙之命,宋代,赵鼎,

安土无南北,论情皆弟兄。休寻卓庵处,要便打包行。

萍迹虽无定,葵心终有倾。相望得安健,有使即传声。

19

次韵陈静佳咏梅

次韵陈静佳咏梅,宋代,俞德邻,

玉骨冰肌不受尘,纷纷红紫谩争春。最宜岩壑风霜夜,相对心肠铁石人。

寂寞上林迷雾苑,嵯峨巫岫隔烟津。翛然自得閒中趣,肯与姚黄作素臣。

45

偈十二首 其十一

偈十二首 其十一,宋代,释文准,

今朝腊月十五,切忌葛藤露布。者事直下分明,当处超佛越祖。

便与么去,苦苦。寒山子能莽齿,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路。

呵呵呵。

17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一 方湖

作者:冯山(宋代)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一 方湖,宋代,冯山,

蒲柳春阴重,禽鱼晚景多。轻舟乘酒去,明月扣舷歌。

20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 其一 蒲桃

高邮因师蒲萄芦雁秋瓜三种 其一 蒲桃,宋代,敖陶孙,

汉家士马知多少,晚得蒲萄绕院栽。何物支郎能伎俩,龙须马乳应时来。

28

武陵胜集得林字

作者:仇远(宋代)

武陵胜集得林字,宋代,仇远,

城中十日雪,山中三尺深。我从吴都来,颇畏寒见侵。

亦念子在野,相从讵无心。缅怀梁园游,岂不胜竹林?

落落岁寒友,历历瑶华音。重期春日和,飞盖西园阴。

32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二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二,元代,吾丘衍,

绝域通南舶,炎方接海涛。神仙比徐市,使者得王敖。

异俗书能记,夷音孰解操。相看十年外,回首兴滔滔。

6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