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42

诗文译文

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宴会在帷幕之间,犹如开启了天上仙境,

使得传令官能够在国门处通报消息。

诗文简析

《句》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作品。

诗文赏析

诗中的\"供帐\"指的是为了举办宴会而搭建的临时帷幕,宛如天上的仙境。这个形象使得整个宴会场景显得庄重而神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开天苑\"一词暗示了宴会的盛大和豪华,仿佛是打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

\"传呼\"意味着通过传令官在国门处传递消息。这个动作为整个宴会增添了一丝紧张和期待的氛围。宴会是一个重要的场合,国门处的传令官将消息传递给外界,使得整个国家都能感受到这场盛宴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庄重、神秘和豪华。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宴会所带来的喜悦和令人期待的心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宴会的独特感受和观察。整体氛围庄重而神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盛宴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喜悦和庄严。这首诗词体现了陈尧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陈尧佐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今存词一首。

其他诗经

雨中偶成呈天任

作者:虞俦(宋代)

雨中偶成呈天任,宋代,虞俦,

久雨苦不乐,吾庐亦未贫。

十旬兼美醖,千亩长脩筠。

睡蝶频来梦,歌莺皆恼人。

得君新唱和,懒病起精神。

44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八 赐榼酒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八 赐榼酒,明代,林熙春,

攒膳擎来自建章,银瓶复尔侑琼浆。恩波甚事频繁至,何怪中书求太常。

52

满江红

满江红,宋代,赵希蓬,

海阔何人,工剪水、飞花作雪。刚不北、秋高风劲,露凝霜洁。遍地直疑琼玉砌,对人恍在珠玑侧。比寻常、万翠与千红,浑然别。
梁园内,都休说。蓝关路,堆如积。把行人冻得,头颅如鳖。翡翠帘中杯潋滟,销金帐里姑情息。偶兴来、访戴起山阴,真相忆。

92

怨春郎(宿池口)

作者:王质(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唐代,王质,

芦花已老。蓼花已老。江腹冲风,山头残照。暮烟不辨栖鸥。识归舟。
归舟照顾新洲阁。惊波恶。别拣深湾泊。南津北泺,水村总没人家。莽平沙。

66

乌夜啼

作者:程垓(宋代)

乌夜啼,宋代,程垓,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
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77

当事君行

作者:曹植(魏晋)

当事君行,魏晋,曹植,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追举逐虚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40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作者:苏轼(宋代)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宋代,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31

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

作者:陆游(宋代)

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宋代,陆游,

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

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

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

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

74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宋代,杨万里,

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

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

45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宋代,杨万里,

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

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

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

他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16

缙云山

缙云山,近现代,刘雄,

髫龄曾上缙云顶,物是人非二十年。负笈何期此山下,为珍旧梦不重攀。

29

爱姬赠主人诗

爱姬赠主人诗,南北朝,刘孝绰,

卧久疑妆脱,镜中私自看。薄黛销将尽,凝朱半有残。

垂钗绕落鬓,微汗染轻纨。同羞不相难,对笑更成欢。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35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

作者:罗邺(唐代)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唐代,罗邺,

职忝翩翩逐建牙,笈随征骑入胡沙。定将千里书凭雁,
应看三春雪当花。年长有心终报国,时清到处便营家。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80

赠妓人

赠妓人,唐代,李群玉,

谁家少女字千金,省向人间逐处寻。
今日分明花里见,一双红脸动春心。

14

作者:徐商(唐代)

句,唐代,徐商,

萍聚只因今日浪,荻斜都为夜来风。

25

送卢使君赴夔州

作者:刘驾(唐代)

送卢使君赴夔州,唐代,刘驾,

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
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

76

金山

作者:张栻(宋代)

金山,宋代,张栻,

万顷洪涛里,巍然阅古今。

云烟三岛接,花木四时深。

乱石维舟住,西风倚槛吟。

朝宗知不断,凄切此时心。

98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一

作者:李廌(宋代)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其一,宋代,李廌,

癯槁岩下士,迹隐心捷径。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

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

20

作者:刘敞(宋代)

黑,宋代,刘敞,

屯云望如墨,万里横空浮。白日变玄夜,朱明成素秋。

疾风动屋瓦,急雨落河流。俯仰骇神化,精微难与谋。

61

和永叔食糟民

作者:刘敞(宋代)

和永叔食糟民,宋代,刘敞,

岁丰饮酒众同醉,岁饥散糟民亦济。乃知酒酤在官为长策,上可足财下均利。

黄头稚子白发翁,哺糟相随尘土中。岂嫌身居犬彘后,还喜生值恩施丰。

翰林仙伯屈主诺,忧民之忧乐民乐。祸阶六筦不易救,惠及连城自云薄。

周公以来千百年,希世俗儒玩糟粕。排斥酒诰终莫用,感激长谣岂虚作。

恨公未为富民侯,此等区区岂所忧。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