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山边屋数间,每嫌斜照上阑干。
当门只得添松盖,未到秋来夜已寒。
突兀山边屋数间,
每嫌斜照上阑干。
当门只得添松盖,
未到秋来夜已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边的房屋景象。屋子突兀地矗立在山脊上,屋前有几间房子,每当斜阳照到上横梁上时,主人总是嫌弃。为了遮挡阳光,只能在门前添上一片松树的荫盖。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虽然还未到秋天,但夜晚已经变得寒冷。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房屋的位置和阳光的角度,展现了一个与自然相依的山居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矛盾感受。
诗中的\"突兀山边屋数间\"描绘了房屋矗立在山脊上的景象,给人以突出、醒目之感。\"每嫌斜照上阑干\"表达了主人不满斜阳照进屋内的情绪,显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苛求和对阳光角度的敏感。\"当门只得添松盖\"描述了为了遮阳,只能在门前增加一片松树的荫盖,暗示了主人对舒适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赖。
最后两句\"未到秋来夜已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叹和对流逝时光的忧虑。虽然还未到秋天,但夜晚已经变得寒冷,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不可逆转性质。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短暂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慨。通过对房屋位置、阳光角度和时间流逝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忧虑。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汪若楫,宋代休宁县榆村藏溪人,官宣城令。咸淳间,为紫阳书院山长。曾于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建秀山书院,地处藏溪南山之阳。《休宁县志》载:崇宁年间(1102-1106),休宁县汪若楫于藏溪建秀山书院,这是徽州创立最早的书院,汪氏有“秀山十景诗”。《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迹上》,《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以及《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和《宋诗纪事》卷七六《汪若楫》均有记载。
题楮衾歌,明代,胡奎,
任公子,钓鳌龙伯宫。烂烂五色云,飞出槫桑东。海若天吴失颜色,河东美人织不得。
并刀剪断紫霞绡,八茧吴蚕空自白。仙人王子晋,骑鹤来人间。
手卷锦鲸去,东入蓬莱山。相逢会稽楮,共听西窗雨。
满床蝴蝶花片飞,梦中笑杀秦川女。何人视草白玉堂,青绫夜对官烛光。
岂如蓬莱山人醉眠日丈五,独拥八天溪藤霜。
【仙吕】八声甘州 天涯羁旅,,元代,石子章,
天涯羁旅,记断肠南陌,回首西楼。许多时节,冷落了酒令诗筹。腰围似沈不耐春,鬓发如潘那更秋。无语细沉吟,心绪悠悠。
【混江龙】十年往事,也曾一梦到扬州。黄金买笑,红锦缠头。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风流,罗帏画烛,彩扇银钩。
【六幺遍】为他迤逗,咱撋就,更两情厮爱,同病相忧。前时唧口留,今番抹飏,急料子心肠天生透。追求,没诚实谁道不自由!
【元和令】外头花木瓜,里面铁豌豆。横琴弹彻凤凰声,两厌难上手。当初说尽海山盟,一星星不应口。
【赚尾】洛阳花,宜城酒,那说与狂朋怪友。水远山长憔悴也,满青衫两泪交流。唱道事到如今,收了孛篮罢了斗,那些儿自羞。二年三岁,不承望空溜溜了会眼儿休。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魏晋,曹丕,
郁郁河边树。
青青野田草。
舍我故乡客。
将适万里道。
妻子牵衣袂。
抆泪沾怀抱。
还附幼童子。
顾托兄与嫂。
辞诀未及终。
严驾一何早。
负笮引文舟。
饱渴常不饱。
谁令尔贫贱。
咨嗟何所道。
水龙吟 其二 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宋代,辛弃疾,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
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八千馀岁,伴庄椿寿。
上丹霄,元代,丘处机,
洞天清,神山秀,少人行。尽贪恋、世梦峥嵘。仙风瑞景,眼前虽顿却如盲。
爱河终日,竞浮沉、来往纵横。
东方出,西方没,南方死,北方生。四方转、异类翻腾。
区区甚日,道眸开阐欲心更。愿将灵质,悟空华、彼岸高登。
首春学省同舍十一人集王彦祖为主人人赋十韵得河字,宋代,刘攽,
意远智无涯,乐少忧常多。浮生共兹理,达士默谓何。
岁月如奔车,冰霜变阳和。废书独长叹,倚席仍浩歌。
王子家千金,世勋誓山河。敕厨具丰羞,载酒信所过。
重帘筛劲风,暖日苏庭柯。左手持蟹螯,一釂朱颜酡。
别赠陈新叔弟,宋代,赵孟坚,
神灵造天极,仁深祚绵远。
光尧渡江初,属族扶日辇。
南来逾百年,瓜瓞载繁衍。
开江一枝灯,海滨发长焰。
绍兴庚辰第,伯祖维创见。
自此灯灯续,儒科已累践。
侄也幼则孤,门户中屯蹇。
执编青衿后,浪策礼部选。
有叔行派亲,隔蓦此异闬。
天都邂逅初,觌面苦恨晚。
为言起家难,铢积勤靡倦。
相从忽问劳。把臂互惊叹。
霅城每频过,访我李曹掾。
及兹脱选海,几拟谢深眷。
三年在奔波,留滞颜色靦。
扁舟此经从,相见笑而莞。
排日罗酒浆,延顾礼既腆。
所欣廷兰秀,一一莫可拣。
读书固有获,而况多积善。
窦桂未足夸,王槐定应显。
愿言阐宏规,涵肆观文典。
士业止科名,耕耨工亦浅。
胸中浇万卷,落笔自精悍。
何当它年来,大雅见文宪。
功名固悬命,立志毋狭褊。
微言勿谓迂,聊作友于勉。
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宋代,刘敞,
吾宗宝刀清如水,东夷昔时献天子。孤光昼射沧海寒,杀声夜吼蛟龙起。
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制度还存三代风,精神未是尘中物。
秘藏武库人莫窥,外家将军独得之。四方升平竟未试,流落功名翻可悲。
时无薛烛谁赏异,庙堂宗工诗绝世。丈夫要取万里侯,肯令神兵负诗意。
二月九日游百门泉览□由殿院有诗刻石因用其韵书之并律诗奉呈 其二,宋代,权邦彦,
眼看绿净思悠哉,绉縠圆珠串欲裁。船稳恍如云外去,鸟飞惊自鉴中来。
浺瀜陂浸秦山碎,觱沸泉萦济水回。何似此闲弄明月,月中长啸有高台。
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穷腹便便诧老边,敢将文字压前贤。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
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
仲夏愆雨稚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兼祷霍山淮渎二祠戊寅蒇祀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宋代,宋祁,
盛夏挟骄阳,于以搆炎熯。歊尘坌天盖,烈御煽云汉。
稻颖茁然秀,涸流不胜灌。田畯恤岁功,释耒共愁叹。
太守忝农使,闭阁重惭惋。曾是谬政纲,曾是滥囚犴。
一食三失匕,冀亦思过半。驰祝诉群望,愿以身塞谴。
先帝隐民癠,致和格灵变。图龙著绘法,令甲布州县。
愚计不知出,奉行安敢慢。外日筑层坛,丙夜封舒雁。
奉匜再三跪,信辞靡虚荐。幸勿为龙羞,敢不报神眷。
翼日耿弗寐,徂野视宵奠。幽血粲静蠲,执事便传赞。
薄诚蒙昭享,距跃私自忭。回车未及税,云油默焉遍。
穷海遂涔涔,笼山兹漫漫。旱麓众卉苏,焦原暍氛散。
寸苗蔚如揠,新波鳞欲涣。何意一溉窘,有望千箱衍。
揆予乏嘉绩,圣诏仰成宪。恤祀神罔恫,昏作人胥劝。
抒藻拙言词,窃用慰群掾。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