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高原上,依依动所思。
无人寻蕙径,落日满江湄。
楚泽晴芳处,秦川晚翠时。
此中兴废事,千古复谁知。
独自走在高原上,思绪随风飘动。
没有人寻找蕙草的小径,夕阳镀满江水的美景。
楚地的湖泊在晴朗中散发芬芳,秦川的山川在傍晚的时候呈现翠绿。
这其中兴衰的事情,再有千古,又有谁能真正了解呢。
《草》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景色和表达对历史兴废的思考,展现了寇准独特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诗的开篇,“独步高原上,依依动所思”,表达了作者独自行走在高原上的情景,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的美好。这种孤独的行走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慨,思绪如风般飘动。
接着,诗中描述了“无人寻蕙径,落日满江湄”。蕙草是一种芳香的草药,这里意味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然而,却没有人去寻找这条蕙草的小径。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画面。
第三、四句描绘了楚地和秦川的景色。“楚泽晴芳处”表达了楚地湖泊在晴朗天气中散发芳香的美景。“秦川晚翠时”则描绘了秦川山川在傍晚时分呈现出的翠绿色。通过这些描写,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表达兴衰的思考。
最后一句“此中兴废事,千古复谁知”,是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人认为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往往很难真正被人所了解。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往往只是皮毛,其中的真相和意义往往被深埋在历史长河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寇准在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通过表达对历史兴废的疑问和对人类认知的反思,他唤起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生和世间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送何乔仲赴阙四首 其一,明代,黎民表,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
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
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
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
尉迟杯(题卢石溪响碧琴所),宋代,尹公远,
冰弦语。在竹树、院落深深处。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三十年余池台泪,应不为、花奴羯鼓。想天上,群仙老矣,其比似,人间更愁苦。倩画阑、留住西风,莫教愁入云去。溪翁琴皆浙音,故云。
【双调】折桂令 浪花中一叶,元代,未知作者,
浪花中一叶扁舟,拣溪山好处追游。遣兴忘怀,醉乡中间甚春秋。学洗耳溪
边许由,笑胡蝶梦里庄周。茅舍清幽,衲被蒙头;红日三竿,高枕无忧。到大来
散诞逍遥。园林成趣。独木为桥。你便绿重官高。是非海万顷风涛。不如俺绝利
名麻鞋布袄,少忧愁{髟查}绦。兴饮浊醪,醉赴蟠桃;闲步云山,闷访渔樵。
人生如落叶辞柯,百岁光阴,暗里消磨。信蹉跎世人,看便似风魔。叹富贵
如披麻救火,功名似暴虎冯河。白甚张罗,日月如梭;十载生涯,一枕南柯。子
是虚飘飘水上浮沤,不如谷口烟霞,独乐深耕。为国求兵,笑包胥哭倒秦亭。试
看青门外锄瓜邵平,东篱下栽菊渊明,午醉初醒,独坐茅亭;打一会简子渔鼓,
通一篇道德黄庭。
殢人娇 无题。,清代,吴绮,
花压红檐,飘渺梨云千缕。睡不尽、画楼春雨。翠鬟安妥,怕鹦哥传语。
谁解道、情在暖香深处。
巫峡朝行,洛波晓渡。算难得、柔怀如许。桃慵柳困,细把眉峰数。
人待起、又被眼波留住。
慰汪方伯失子,明代,张吉,
阿郎倦埃壒,早趁三岛游。诸仙喜得朋,乃翁悲未休。
一悲复一喜,泯泯暗相投。喜去悲不任,悲徂喜绸缪。
翕张在俄顷,俄顷白人头。不见古圣人,视物等虚舟。
超然委欣戚,独与天为流。问郎今几龄,刚浃二纪秋。
若把彭乔比,脩促良不侔。达人试大观,亦复何怨尤。
■磹一电光,敢望曦轮周。各司天阳柄,以慰下土求。
所求倘偏颇,下土为拙谋。天人固一理,悉此可消忧。
忧遣理益焞,万有一浮沤。作诗寄遐悃,莫协公意不。
川谷带薄寒,叶脱风飕飕。
送朱师古龙图少卿帅潼川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甲戌花时策集英,相看须鬓各青青。曲江初别春三月,北阙重来再一星。
百石去官君似邴,千年归鹤我输丁。因书若寄杨员外,莫道山寒少茯苓。
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诗,南北朝,吴均,
客思何以缓,春郊满初律。高车陆离至,骏骑差池出。
宝椀汎莲花,珍杯食竹实。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复望子乔坛,金绳蕴绿帙。风云生屋宇,芝映被仙室。
方随凤凰去,悠然驾白日。
江左大吏新得请为故检讨杨公维斗立祠芦墟此盛举也喜而有作,清代,全祖望,
敕下泗州寺,旌忠恩命殊。喜看灭顶地,重作丽牲区。
古柏重生荫,荒芦尚有墟。独怜卧子辈,何日共芳醹。
盗发亚父冢,元代,虞集,
盗发亚父冢,宝剑实累之。冢开宝气尽,狱吏书盗辞。
盗言惟见宝,宁知亚父谁?项王不相信,弟子遂舆尸。
黄肠下深锢,千岁复何为。大河绕城东,落日在城西。
过客立城下,踟蹰望安期。朱光出东海,高台迎赫曦。
六龙献阳燧,九凤保金支。鍊丹轩辕鼎,濯景昆崙池。
拜赐冰玉佩,玄洲共遨嬉。
温汤和王法曹,宋代,刘攽,
火井传夷檄,炎洲记海隅。仙游空诣绝,方志每多诬。
泛滥浮清沼,渊源自奥区。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
烈焰方焚泽,腾波盛溅珠。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
鳌抃终当钓,鲸掀会学屠。此中胜鼎鼐,不复待樵苏。
池馆他年贵,衣冠万乘俱。废兴仍在目,惆怅指平芜。
正月念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慈客馆苏税院惠二诗和韵 其一,宋代,程公许,
意不求全那得毁,本来知足岂须多。世途何处非乘险,古井如今已不波。
缘督更须师漆吏,乞墦可使愧邹轲。君看野马难羁束,宁羡天街想玉珂。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