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寂寞江城,渐夜阑,偶被酒、心情懒。芙蓉才谢紫荆开,繁蕊红英煖。

春雨秋云易断。沼芰枯、年华渐晚。小窗閒倚,夜色苍茫,蟾儿光短。

20

吴灏

吴灏,字远亭,安徽亳州人,乾隆贡生,官合肥教谕。

其他诗经

答刘考功省庵

答刘考功省庵,明代,陈恭尹,

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

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

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

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

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55

香淡斋对梅读何凝生寄怀诗赋酬

香淡斋对梅读何凝生寄怀诗赋酬,明代,邓云霄,

试索寒梅笑,闲窗独立时。花如平叔粉,人忆水曹诗。

影动疑君到,书来慰梦思。赠章何以报,聊折陇头枝。

2

四言诗 其二

作者:嵇康(魏晋)

四言诗 其二,魏晋,嵇康,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87

诗 其四

作者:陆机(魏晋)

诗 其四,魏晋,陆机,

轨迹未及安,长辔忽已整。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

42

拟古四首 其三 采莲曲

拟古四首 其三 采莲曲,南北朝,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57

送喻鍊师归茅山

送喻鍊师归茅山,唐代,李建勋,

休粮知几载,脸色似桃红。半醉离城去,单衣行雪中。

水声茅洞晓,云影石房空。莫学秦时客,音书便不通。

12

诗偈 其一○二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二,唐代,庞蕴,

如来一真智,遍满娑婆界。殷勤说方便,有人自不解。

无处不生心,有处多贪爱。心王作黑业,教他口忏悔。

口忏心不改,心口相违背。不服无心药,病根总不差。

著相求菩提,不免还他债。

58

病中突接辛浦通守弥留之书为之一恸 其三

病中突接辛浦通守弥留之书为之一恸 其三,清代,全祖望,

冰霜节操千夫特,玉雪才华万首盈。二语早堪作自志,了然撒手尽生平。

32

读李某诗

作者:刘攽(宋代)

读李某诗,宋代,刘攽,

李某崆峒人,生长西北蕃。赤鬓如猬毛,仅能为汉言。

筋力勇自负,马上带两鞬。作贼十数年,身有百刃痕。

泳河不用舟,羊革随轻轩。危厄辄自脱,天幸尚得存。

过壮忽自悔,翻然归汉恩。徙家汾水阳,百口蒙轻温。

拜官随立功,俄列上閤门。封侯未可量,专城谁复论。

已见狄将军,堂堂枢府尊。由来功名际,雕鹗胜皇鹓。

富贵百恶除,讵问钳黥髡。岂与诗书士,履绳不敢奔。

终身蹈薄冰,众口犹喧喧。

22

酬故人见赠

作者:严羽(宋代)

酬故人见赠,宋代,严羽,

湘江南去少人行,瘴雨蛮烟白草生。谁念梁园旧词客,桄榔树下独闻莺。

48

青春能几何

青春能几何,宋代,赵孟坚,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苍髯绀发看成皤。亦有红颜嫩於花,

东风驰道属谁家。可道光阴流电转,

草上霜飞峭如翦。心如不知恍重见,

心语不通惟见面。重见面,

愁转多。归来银烛炯长夜,

叹息青春能几何。

60

郊园辟暑

郊园辟暑,宋代,葛天民,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还同残梦乐,炙背负朝阳。

23

颍州道中有感

颍州道中有感,宋代,毕仲游,

异乡闻说颍人贤,我到常疑地使然。江泛五程无险岸,马行千里尽平川。

新禾狼籍团团穟,远树婆娑簇簇烟。寄语汝阴官长道,会须日上泛湖船。

13

蝶恋花 其一 次韵伊一

作者:韩淲(宋代)

蝶恋花 其一 次韵伊一,宋代,韩淲,

未就丹砂须九转。谁把新词,歌绕梁尘遍。拍拍韶华春意满。

揆予初度文何健。

恰是山花汀草远。独乐园林,不梦笙歌殿。灵气仙才非小见。

霞杯漫道蟠桃献。

9

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五首

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五首,宋代,崔敦诗,

剪玉菰筒翠,盘金彩缕长。

宫中多燕喜,天下正明昌。

49

祝圣清旦登星坛唱步虚下坛晓雾四开晴景熙然

祝圣清旦登星坛唱步虚下坛晓雾四开晴景熙然,宋代,程公许,

峻极先峰接绛霄,佩环催肃大昕朝。步虚杳渺吟崆峒,飙驭依稀驻郁萧。

拟效嵩呼腾汉阙,细听天籁响虞韶。班回徙倚危栏望,红日初升宿雾消。

79

送长史管公时敏朝京

送长史管公时敏朝京,元代,丁鹤年,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95

和贡先生韵时同尚书祭亡友李仲容也

和贡先生韵时同尚书祭亡友李仲容也,元代,李士瞻,

故友坟前草不春,高风台上聚星辰。翰林小记如冠冕,閤老遗书绝后尘。

自愧不才难接武,多君高谊许为邻。会须相伴朝京阙,更有秦郎最可亲。

83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四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四,明代,霍尚守,

晴空紫气拥华簪,庾岭梅花送去骖。满目疮痍堪太息,应怜民力竭东南。

75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四

作者:吴宽(明代)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四,明代,吴宽,

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朝鸡官马俱无用,嬴得工夫是晏眠。

2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