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同仲和侯园看梅因期同出西郭即事

八年远客一归来,又见江南两度梅。

旧曲偶随新侣唱,欢颜犹逐故人回。

烧灯院落俄残月,绕树池亭已半苔。

更约拏舟同出郭,商量嫩蕊莫齐开。

84

诗文译文

正月十八日,我与仲和侯园一同前往观赏梅花,因为我们约好了一起出西郭。八年的漂泊客旅终于回来了,再次见到江南的梅花两度开放。曾经的旧曲偶然间随着新朋友的歌声响起,欢笑的表情仿佛也随着旧友的归来而回到了脸庞上。在烧灯的院落中,残月还挂在天空,绕着树木和池塘的亭子上已经长满了青苔。我们更加期待着约定好一起出西郭的船只,商量着怎样才能让嫩芽齐开。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正月十八日程嘉燧与仲和侯园一同观赏梅花的情景。诗人的朋友长期离开江南,如今终于回归故地,再次见到江南的梅花盛开,心情无比欢畅。在这样的时刻,旧曲似乎也随着新朋友的到来再度响起,欢笑的面庞仿佛也随着旧友的归来而回到了诗人的身边。在烧灯的院落中,残月还挂在天空,而池塘旁的亭子上已经长满了青苔,显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岁月留下的痕迹。诗人期待着与朋友一同乘船出西郭,商量着如何让嫩芽齐开,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这首诗词以江南的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相聚观赏梅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谊的向往和珍视。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旧曲与新友的歌声相连,将欢颜与故人的归来相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愉悦。诗词中的烧灯院落和青苔覆盖的树池,以及乘船出郭的场景,增添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使整首诗词更具江南的风情。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和友情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其他诗经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一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一,明代,李攀龙,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52

至后送马西玄侍郎赴京

至后送马西玄侍郎赴京,明代,李舜臣,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50

三首 其二

作者:石宝(明代)

三首 其二,明代,石宝,

溪上一篙春水,林间几个流莺。野客半醒半醉,江南江北关情。

74

漯河往鲁山车中四首 其四

漯河往鲁山车中四首 其四,近现代,卢青山,

我为逐日力已磨,疲足瘫躯过漯河。斜阳欲堕不能堕,似有人挥鲁阳戈。

76

集唐贺熊鉴吟丈九秩

集唐贺熊鉴吟丈九秩,近现代,熊盛元,

夐与人间路不同,雪霜多后始青葱。

閒知有味心难肯,万树花前一老翁。

100

【中吕】普天乐 水挪蓝,山

【中吕】普天乐 水挪蓝,山,元代,张养浩,

水挪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图画中,嚣尘外。暮醉朝吟妨何碍?正黄花三径齐开,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

树连村,山为界。分开烟水,隔断尘埃。桑柘田,相襟带。锦里风光春常在,看循环四季花开。香风拂面,彩云随步,其乐无涯。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只为爱山的别,耽书的煞。轻轻搽下,黄阁乌台。整八年,江村外。偿却从前莺花债,但客至玳瑁筵开。金瓢劝酒,玉人同坐,其乐无涯。

芰荷衣,松筠盖。风流尽胜,画戟门排。看时节采药苗,挑芹菜。捕得金鳞船头卖,怎肯直抢入千丈尘埃?片帆烟雨,一竿风月,其乐无涯。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放的这眼界高,胸襟大。问甚几度江南浮云坏,且对青山适意忘怀。子真谷口,元龙楼上,其乐无涯。布袍穿,纶巾戴。傍人休做,隐士疑猜。鬓发皤,心神怠。拱出无边功名赛,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莱。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

洞壶中,红尘外。友从江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缓步云山无遮碍,胜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艳,诗吟破胆,其乐无涯。

辞参议还家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更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

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鹔高低。

秋日

喜归休,中年后。放怀诗酒,到处追游。罗绮围,笙歌奏。正值黄花开时候,把陶渊明生纽得风流。霜林簇锦,云山展翠,烟水横秋。

大明湖泛舟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26

挽歌诗

作者:陆机(魏晋)

挽歌诗,魏晋,陆机,

卜择考休贞。嘉命咸在兹。

夙驾警徒御。结辔顿重基。

龙(左巾右荒)被广柳。前驱矫轻旗。

殡宫何嘈嘈。哀响沸中闱。

中闱且勿讙。听我薤露诗。

死生各异伦。祖载当有时。

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

饮饯觞莫举。出宿归无期。

帷衽旷遗影。栋宇与子辞。

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翼翼飞轻轩。骎骎策素骐。

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

呼子子不闻。泣子子不知。

叹息重榇侧。念我畴昔时。

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殉没身易亡。救子非所能。

含言言哽咽。挥涕涕流离。

37

点绛唇 二首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点绛唇 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閒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95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二

作者:苏轼(宋代)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二,宋代,苏轼,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21

登石门最高顶诗

登石门最高顶诗,南北朝,谢灵运,

晨策寻绝壁。

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

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韩韦=余}。

目翫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

共登嘣铺荨

98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作者:元结(唐代)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唐代,元结,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
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7

送林学士赴

作者:胡宿(宋代)

送林学士赴,宋代,胡宿,

绿绨膺检出神州,又保东吴最上游。腰下金符分半虎,手中庖刃欠全牛。

金尊酌月吴歈席,锦缆牵风越鄂舟。正是金华隆旧业,群仙相望在瀛州。

42

忆秦娥·风淅淅

忆秦娥·风淅淅,唐代,冯延巳,

风淅淅,

夜雨连云黑。

滴滴,

窗下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

免被关山隔。

忆忆,

一句枕前争忘得。

44

雪后

雪后,宋代,葛天民,

雪中多日静,湖上少人游。

秃树花为市,断槎鸥当舟。

一杯残腊酒,万古夕阳愁。

富贵非吾愿,葛天云正浮。

12

王奉祠宅饯其伯氏之蜀县令 其二

作者:王称(明代)

王奉祠宅饯其伯氏之蜀县令 其二,明代,王称,

都门饮散动行旌,千里看花到锦城。好借三巴江上水,与君流作玉琴声。

32

闰九月旦

作者:韩淲(宋代)

闰九月旦,宋代,韩淲,

春山无伴怨伤神,故作幽期一两人。花外水田看白鹭,松根高冢问麒麟。

初非此叟其游淡,终是诸贤所趣真。雨气忽生归去晚,新诗改罢满壶春。

46

句,宋代,方城高士,

莫讶杖藜归去早,家山闲却一溪云。

7

渊宗郎中移利州路漕

作者:宋祁(宋代)

渊宗郎中移利州路漕,宋代,宋祁,

列驺传鬨避轺车,天角横参帐饮馀。即日前驱催负弩,几旬论报罢移书。

赐山故冶流钱外,烧栈新邮转粟初。使选愈华身尚远,喜荣嗟滞两何如。

5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元代,黎伯元,

长途冲暑马频催,尽胜撑舟雪夜回。村径曲通鹦鹉望,县山遥指凤凰台。

花残官路红飞片,树拥邮亭翠作堆。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

69

赠杭州包知事与直

赠杭州包知事与直,明代,李延兴,

大府包从事,才华早见收。孤忠横北斗,清节照南州。

白雨江帆暮,青枫水国秋。向来忧世意,惟有泪长流。

6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