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驎桃竹图

翠竹绯桃近水滨,杖藜应是避秦人。缉熙殿上春光永,岂识青城月色新。

12

唐文凤

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其他诗经

钤阁同刘子集咏

作者:严嵩(明代)

钤阁同刘子集咏,明代,严嵩,

树引肩舆入,山当对酒吟。泉流一壑响,云度数峰阴。

兹地尘境绝,逢君坐语深。谁言簪绂者,同有薜萝心。

89

下皋俱乐亭扁 其十

下皋俱乐亭扁 其十,明代,黄仲昭,

潇洒林亭仅数椽,包罗风景迥无边。夜来微雨兼秋至,彻骨清寒疑欲仙。

96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为韵 其三

作者:戴炳(宋代)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为韵 其三,宋代,戴炳,

蔚蔚空明山,古号仙人居。神秀发虹气,瑞孕真璠玙。

洁白外难染,坚刚中不枯。勿逐鼠璞价,韫椟姑藏诸。

31

题牛图 其三

作者:胡奎(明代)

题牛图 其三,明代,胡奎,

老牸卧晴坡,回看水中犊。牧子过溪来,前村草痕绿。

61

【双调】锦上花 春游

【双调】锦上花 春游,元代,张碧山,

燕语莺啼,和风迟日。郊外踏青,禁烟寒食。拜扫人家,这壁共那壁。悲喜

交杂,哭的共笑的。坟前列子孙,冢上卧狐狸。几处荒坟,半全共半毁。几陌银

钱,半灰共半泥。几个相知,半人共半鬼。

【清江引】见了也泪淹衫袖湿,这的是傍州例。黄金少甚藏,白酒须当醉,

浇奠杀九泉无半米。

【碧玉箫】寒暑相催,日月率风疾。名利驱驰,车辄涌潮退。省可里着气力,

休则管里耽是非。饱暖肚皮,留取元阳真气。将一伙儿鼓笛,选一答儿清闲地。

【尾声】摆一个齐整欢筵会,做一段笑乐新杂剧。杂剧要旦末双全,筵席要

水陆俱备。唱道趁着这美景良辰,请几个达时务英雄辈。劝你这知已的相识,知

知不知在于你。

69

【越调】小桃红 赠刘牙儿瓠

作者:乔吉(元代)

【越调】小桃红 赠刘牙儿瓠,元代,乔吉,

赠刘牙儿

瓠犀微露玉参差,偏称乌金渍。斜抵春纤记前事,试寻思。风流漫惹闲唇齿,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立春遣兴

土牛泥软润滋滋,香写宜春字。散作芳尘满街市,洒吟髭。老天也管闲公事,春风告示。梅花资次,攒到北边枝。

纸雁儿

汉宫秋信落云笺,行断鸳鸯剪。写不成书寄幽怨,镜台边。补妆羞对双金钿,清愁一点,有谁曾见,和影过远山前。

扇儿

一声谁剪楚江云,秋色轻罗衬。休写班姬六宫恨,泪成痕。半枝汗湿香生晕,蒲葵策勋,桃花风韵,凉渗小乌巾。

赠郭莲儿

锦幢罗盖水晶宫,一曲菱歌动。太液云香露华莹,醉芙蓉。鸳鸯不识凌波梦,秋房怨空,藕丝情重,粉瘦怯西风。

花蓝髻

小鬟新样斗奇绝,学绾同心结。翠织香穿逞娇劣,巧堆叠。锦筐露湿琼梳月,盛春倦也,和云低遏;忙煞梦中蝶。

效联珠格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渐女,渐女眉尖。眉尖指屈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厌厌。

赠朱阿矫

郁金香染海棠丝,云腻宫鸦翅。翠靥眉儿画心字,喜孜孜。司空休作寻常事,樽前但得,身边伏侍,谁敢想那些儿。

闺思

日高犹自睡沉沉,梦绕鸳鸯枕。不成闲愁厮拘禁,恋香衾。东风落尽西园锦,知他为甚,情怀陡恁,懒却惜花心。

春闺怨

玉楼风飐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中秋怀约

桂花风雨较凉些,愁字儿难藏厌。一片秋声战梧叶,苦离别。幸然不见团圆月,多应那人,相思今夜,明日敢来也。

楚仪来因戏赠之

碧梧月冷凤凰枝,空守风流志。楚雨湘云总心事,许多时。口儿里不道个胡伦字。殷勤谢伊,虽无传示,来探了两遭儿。

别楚仪

一樽别酒断肠词,难说心间事。行李匆匆怎酬志?自寻思,从今别却文章士。至如小子,十分不是,好处也想些儿。

绍兴于侯索赋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万。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日日看青山。

孙氏壁间画竹

月分云影过邻东,半壁秋声动。露粟枝柔怯栖凤,玉玲珑,不堪岁暮关情重。空谷乍寒,美人无梦,翠袖倚西风。

点鞋枝

研台香蘸翠条尖,圈落玄花点,云风吴绫粉生焰。配霜缣,月牙脱出宫莲渐女。虽然草木,不堪憔悴,陪伴玉纤纤。

晓妆

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桂花

一枝丹桂倚西风,扇影天香动。醉里清虚广寒梦,月明中。紫金粟炼朱砂汞,绿衣衬榜,黄麻供奉,不似状元红。

指镯

紫金铢钿巧镯儿,悭称无名指。花信今春几番至?见郎时,窗前携手知心事。行云拘束,暖香消瘦,璁褪玉愁枝。

僧房以太湖石支足

海棠花影月明前,约那人相见,掩雨遮云忒方便。最堪怜,阶前堆垛从踏践。央及杨翦,急差军健,运入丽春园。

79

赠杨耆,并引

作者:苏轼(宋代)

赠杨耆,并引,宋代,苏轼,

孤村微雨送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不寐相看惟枥马,悲歌互答有寒螀。

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任倚墙。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50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作者:元结(唐代)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唐代,元结,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21

钝夫观察巡视浙东海堤次日为元已屏去车从修禊兰亭真韵事也寄以二律 其一

钝夫观察巡视浙东海堤次日为元已屏去车从修禊兰亭真韵事也寄以二律 其一,清代,全祖望,

双旌萧洒度东州,令节闲为兰上游。勾践社荒小草在,永和春老羽觞留。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犹传夏统舟。记得明湖修闰事,曾陪高座比羊刘。

91

离苦海

离苦海,元代,丘处机,

知君好事从来慕。争奈染浮华难去。虽然欲意学飘蓬,被系脚绳儿缚住。

匆匆顶上旋乌兔。切莫把光阴虚度。神仙咫尺道非遥,但只恐人心不悟。

25

窊尊绝句

窊尊绝句,宋代,钱文子,

招邀风月须坡叟,管领江山属漫郎。更筑危亭依巨石,愿从二子老沧浪。

86

游桃川宫

作者:张埴(宋代)

游桃川宫,宋代,张埴,

瞿老亭存树插天,靖风扶醉坐云颠。

黔中历历何千状,晋后纷纷又几年。

扣木不知渠是圣,入桃亦认我为仙。

山林摇落秋声起,两袂清寒一囅然。

41

林间石

林间石,宋代,葛天民,

摩挲只作钓矶看,相伴秦翁且住山。

霜洗旧棱人共瘦,藓侵孤韵鹤同闲。

因思樵牧分争处,已过唐虞揖逊间。

风月满林时憩寂,三生幽事梦中还。

91

姊丈携诸甥送至十里寺戏题壁间

作者:韩淲(宋代)

姊丈携诸甥送至十里寺戏题壁间,宋代,韩淲,

薰风小寺驻征鞍,不问人间行路难。酒力渐添诗力健,芙蓉空自叠高寒。

67

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其三

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其三,宋代,周麟之,

燕寝追遗事,沈痾叹积年。未扶鸠杖起,已报鹿车悬。

显服登三品,荣名谢九迁。英姿宁复见,归伴玉台仙。

42

次韵张宰牡丹

次韵张宰牡丹,宋代,敖陶孙,

羯鼓勿罢弄,吾琴无成亏。

潘桃既无赖,陶柳自不持。

造物有炉锤。揽之杜拾遗。

卷帘出倾城,一笑不用帷。

轮心巧当面,珍重来如期。

人为曲江秀,花自潜溪移。

美人欲晞红,镜中靦东施。

如闻姚魏风,红紫合折枝。

常恐砑光帽,半倒金屈卮。

作诗苦留春,出吻竟不奇。

但当阒幽间。属赋歌载驰。

殷勤禅灵锦,丈尺馀丘迟。

公杯当再行,雉边多小儿。

84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三 日观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三 日观,明代,祝允明,

我昔闻日观,想像当雄哉。君今登日观,真从日边来。

君言日观高踞山之东,左有天门,右有绝崖。从中突起一片石,不知千丈万丈,上拨浮云开。

扶携石傍东面坐,但见东方无际畔,尽在莽苍沧茫间。

上不辨穹霄,下不分人寰。八极总一景,焉知别华蛮。

忽闻天鸡鸣一声,恍惚红光射破青冥端。龙宫煆火齐,琢为太阳丸。

海波潋潋玻璃翻,搏桑翛翛扫三山。卫霞从雾纷斓斑,五彩错乱多朱殷。

龙车不须毂,踆乌不须翰,奋迅升天关。游天衢兮循天环,开辟六合,天尊地卑,万物出作咸乂安。

日观之日乃如此,亘古不息正天纪。苍生仰照宣重光,吾能言之自此始。

1

袭生绯桃栽

袭生绯桃栽,明代,李攀龙,

白云湖上酒家春,那更桃花照眼新。今日为栽三径里,怜君也是武陵人。

75

端溪夜泊

端溪夜泊,明代,霍尚守,

停棹依寒岛,听潮夜不眠。中天双塔出,绝岸一灯悬。

江树遥连峡,溪云半上船。梵钟惊旅梦,聊赋远游篇。

96

元宵会饮昆季草堂

元宵会饮昆季草堂,明代,张子翼,

星桥元夜转新晴,节序人间万炬明。满座催花荆树合,半尊迟月斗云横。

病怀不觉三分减,酒令须教万斛倾。已报金吾弛夜禁,流连直待晓钟声。

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