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半食苍岩腹,老树如蛟曈寒绿。
出门买得东吴船,载酒归来江上眠。
戋刂却横洲一千尺,长将醉眼傲江天。
茅斋半食苍岩腹,
老树如蛟曈寒绿。
出门买得东吴船,
载酒归来江上眠。
戋刂却横洲一千尺,
长将醉眼傲江天。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处茅斋,半倚苍岩的景象,茅斋指的是简陋的茅屋,苍岩则是一座苍翠的山岩。在诗中,老树如同蛟龙一般在寒冷的绿意中显得苍老,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寂寥和凄清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出门买得一艘东吴的船,并载着酒回来,在江上入眠。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合,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和追求自由的意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中的茅斋和苍岩代表了一种质朴和朴素的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远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买得船只和载酒入眠象征着诗人想要抛开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用\"戋刂\"来形容船只在江上行驶,这种刀剑形状的词语使诗中的船只显得威武不凡,与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傲意相呼应。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豪放不羁、追求自由和内心深处的宁静的情感。
鲍楠(1460年~1505年),字子良,号寐斋,又号龙山,明朝官员。南直隶徽州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进士。历官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浙江司主事,升贵州司员外郎。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宋代,释德洪,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乙酉仲春同侯广成先生入郡西诸山探梅游陟三日胜处略尽舟夜与研德云俱共读玻公梅花诗因次韵十首 其五,明代,黄淳耀,
老干如虬懒作花,清波白月共疏斜。阿谁取次能描貌,铁石心肠有宋家。
水南庄题壁同敬亭贻谋用苏韵,清代,敦敏,
荒尽园林颓尽山,泊船此地共留连。废祠亭畔生新草,村菜篱根漱野泉。
隔岸绿杨茅店酒,片帆飞鸟夕阳天。诗人老去空流水,谁复当年逸事传。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十一,宋代,李廌,
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淫风旧倡靡,懦俗无慷慨。
除弊在躬行,报政可立待。类非俗吏能,千龄树遗爱。
和王微之赴韩持国燕集,宋代,范纯仁,
颍川太守无羁束,为政课卑才第六。里中耆旧六七翁,渐閒勇退皆高躅。
独愧衰疲掌民社,谩拥熊轩驾丹毂。身病何由安百姓,才薄岂当尸厚禄。
巧匠居旁只坐观,老手真能袖间缩。唯有过从相爱心,青松不肯更寒燠。
韩公开宴坐高堂,帐帟垂红窗绮绿。帘深不散玉炉香,夜长屡剪铜盘烛。
从容谈笑杂笙歌,烂熳肴烝兼海陆。翩翩舞态学惊鸿,嘹喨龙吟出横竹。
与公进退晚相同,曾共忧勤参大麓。酒量从兹减壮年,岂复长鲸吞百谷。
兴来犹勉奉公欢,金尊未釂先颓玉。且同万物乐时康,况慕诸君知止足。
古心斋为朱鉴子明赋,宋代,朱晞颜,
世俗相诟病,美刺非妍媸。纡徐极狡好,肮脏多瑰奇。
我面宁似子,子我不自知。至哉虚灵中,有物窈莫推。
羊狠类渥丹,麟绂生蒙倛。圣狂惟自克,是故几于危。
尧舜去已远,厥鉴犹可师。明德始自明,令闻日四驰。
咨嗟今之人,方寸有险夷。作诗以铭子,聊用自解颐。
陈子尚博士休官还京口作此诗饯之 其一,宋代,沈与求,
勇退曾无屋数椽,挂冠神武便飘然。陶潜去家一百里,张翰收名四十年。
平世深知还有几,少时健决已无前。侏儒饱食堪羞死,莫浪狂言为著鞭。
吾观桔槔论,元代,李士瞻,
吾观桔槔论,力鲜功倍钧。如何端木氏,乃见汲者嗔。
哲王肇先基,辛苦贻子孙。圣人贵万全,小利曷足云。
偭彼憸人徒,启此侥倖门。海艘岁万漕,便利毋与伦。
至今百馀年,不复事讨论。遂使奸雄徒,窥测见本根。
炎方多长蛇,时效猛虎蹲。兵交十年来,气运固有因。
圣人尚包荒,政令务因循。乃知尧舜理,乾纲是宽仁。
昔尝赋车攻,会同如星奔。仰观千载前,谁能继先尘。
嵩灵诞嘉祥,降此甫与申。方叔及召虎,圣人周宣君。
中兴眉睫间,河岳亦精神。我皇以武姿,哀痛怛下陈。
茂哉垂九叶,度建万国春。窜伏恐已逸,安能睹乾坤。
执笔等太史,磨崖勒雄文。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