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咏 其十六

作者:张淮(明代)

谁道元舆赋有神,个中风味语难真。半庭迟日晴薰骨,四座香风暖袭人。

枝弱不胜霞朵重,叶疏难蔽露房尘。浩歌日日宜欢赏,积玉如山莫买春。

67

张淮

张淮,字景禹,号治斋。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进士。历官台州知府。事见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一〇。

其他诗经

调笑(清友梅)

作者:曾慥(宋代)

调笑(清友梅),宋代,曾慥,

清友。君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后。缟袂亭亭招手。故山千树连云岫。借问如今安否。

25

谒金门(和刘制几)

作者:吴潜(宋代)

谒金门(和刘制几),宋代,吴潜,

山客野。新把朝衔书写。庆想江南樗枥下。踏歌鸡黍社。
休问坤牛乾马。大率人生且且。聊唤玉人斟玉斝。莫辞沈醉也。

6

【中吕】红绣鞋 晚春

【中吕】红绣鞋 晚春,宋代,李致远,

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

秋千,一春幽恨远。春闺情

红日嫩风摇翠柳,绿窗深烟暖香篝,怪来朝雨妒风流。二分春色去,一半杏

花休,归期何太久?

81

【南吕】一枝花 【南吕】一

作者:沈禧(元代)

【南吕】一枝花 【南吕】一,元代,沈禧,

【南吕】一枝花廷仪公子实当代都督李公之家嗣也。器宇宏达,才华瞻敏,

百氏之书,靡不该浃;至于龙韬虎略,不待言而可知也。及乎礼贤下士,彬彬然

诚有儒者之风,不以富贵而骄慢于人,以是人皆景仰而乐与之游。今年冬适过吴

门,解鞍旅馆,予得获见,遂即倾盖,欢若平生。于是宿留,命酌于小楼之上,

鸣琴赋诗,放歌剧饮,以罄一时之欢。既而出诸名公所赠词章乐府以示予且咏然,

其辞气雄伟,风调清越,不觉使人技痒。愧予无似,曷克窥其阃奥而闯其藩篱哉。

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阕以呈。校诸杰作,固不能模楷其万一,然于期望之

私,庶几有在焉。

瑶台上品仙,麟阁中人物。胸襟开宇宙,器量溢江湖。声振寰区,会见悬鱼

袋,行看佩虎符。锦みま人跨凤侣,金蹀躞马骤龙驹。

【梁州】诗裁囊锦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看花南陌归来暮。香尖满路,

月色盈衢。歌钟簇拥,珠翠萦纡。辕门画戟森成列,戍阁铜龙漏滴初,转氍毹红

铺锦褥。灿金莲光摇银炬,击琅声碎珊瑚。醉乎,玉奴。流苏帐暖春风度,雪

儿歌红指舞。一刻千金未肯孤,洞府仙都。

【余音】玉鞭骄马游荆楚,锦缆牙樯下汴吴,解垢琴书客窗遇。学能周鲁,

才兼文武,伫看袭爵封侯快陛补。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时父母已殁矣(并序)

吾乡张思恭尝持“望云思亲诗卷”征予诗。予嘉思恭之意,遂赋五言古诗一

首,已归之矣。兹复请余词,将欲揭者座隅而朝夕歌咏之,以示不忘亲之故也。

大唐梁公仁杰为并州法曹时,登太行见白去孤飞,因指曰:“吾亲舍在其下。”

云移乃去。此梁公思亲于在堂之日。矧今思恭望云思亲于既殁之后,其孝也为何

如哉!予益嘉恭之孝且纯也,故不辞而复述〔南吕〕词一阕以贻之。

人为万物灵,孝乃一身本。贤愚均化育,今古重彝伦。敬祖尊亲,晨昏宜定

省,冬夏问寒温。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梁州】且休说唐时仁杰专前美,谁知道晋代张翰有远孙。家居积祖松陵隐。

双亲沦殁,一念犹存。既归黄壤,望断白云。我则见卷舒触石生肤寸,我则见变

化从龙出厚坤。云来时好着我搅断柔肠,云聚处好着我结愁成阵,云飞时好着我

飘散心神。泪痕,满巾。恨无羽翼能飞奋,越思忖越愁闷。怎得吾亲更返魂,报

答深恩。

【余音】云横岭岫连丘陇,云锁松揪掩墓门。云来云往何时尽?孝心未伸,

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

长生境上仙,仁寿乡中叟。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绀发青眸,适兴娱诗

酒,忘情狎鹭鸥。拣林泉胜处遨游,乐桑榆晚景优游。

【梁州】人都道散消摇陆地神仙,我则道厌尘嚣箕山许由。庆生辰恰值新秋

候。一枝梧坠,六叶抽。双星南度,大火西流。这其间绮筵开香黄金兽,翠

袖捧醅斟碧玉瓯。则其那西池姥来献蟠桃,南极老重添遐算,东海翁再下仙筹。

嵩邱,华阜。高巍巍万仞横空秀,更钟厚更坚久。愿祝椿龄不老秋,名并庄周。

【余音】溪南剩把茅堂构,深隐烟霞傲列侯,闲来时抚孤松看尽云横岫。利

名不求,是非总休,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赠妓桂香秀马氏

不同桃李芳,自历风霜久。幽姿超万卉,素质压凡流。品异名优,素娥为伴

侣,青女结绸缪。古香飘玉宇银沟,清影蔽绿窗朱牖。

【梁州】银蟾影里孤根瘦,玉兔光中万粟稠。占高秋骨与繁华斗。狂蜂难觅,

粉蝶谁搜。别许那状元攀折,仙客雕搜。品题一出骚人手,声价平增了五百筹。

你看他吐新词胸藏锦绣,舞霓裳步撒香钩,整金钗指露纤柔。莫愁,见羞。紫云

红拂皆居后。□□□更清秀。总有千金未许酬,名擅青楼。

【余音】金风淅淅当时候,玉露正值秋,绣幕罗帏要消受。韩生漫偷,

荀卿漫投,都不如这一缕余馨再三嗅。赠人

天生瑚琏材,裔出簪缨彦。莺花坛上客,诗酒社中仙。所事堪怜,俊逸张京

兆,风流司马迁。宴金丹西入瑶池,访琼仙东游阆苑。

【梁州】秦台夜月乘鸾凤,谢馆春风醉管弦。千金拣得如花面。腰肢袅娜,

体态婵娟。文禽翼比,瑞木枝连。仰见他舞霓裳风摇翠柳,临鸾镜水映红莲。则

这捧霞觞翠袖殷勤,按银筝珠玑错落,歌白雪金玉相宣。百年,业冤。姑苏台下

重相见,意绸缪情眷恋。山海深盟胶漆坚,永保团圆。

【余音】毫分不惜蝇头利,十万曾缠鹤背钱,红景乡中姿欢宴。行携素手,

坐并香肩,似这般美满恩情世间鲜。咏雪景

千山鸟罢飞,四野云同螟。九天敷上瑞,万国贺升平。积素堆琼,幻出冰壶

镜,妆成白玉京。那时节拥蓝关马足难行,临蔡地兵威越整。

【梁州】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你看他溯澄江下

不减王猷兴。冲开鹭序,荡散鸥盟。梨花乱撒,柳絮飘零。那时节酒停斟听唱阳

春,人将别重歌古郢。想当初钓鱼人击冻敲冰,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

旌。美名,擅称。辉光照耀终难泯,他每志坚贞秉忠正。一片丹衷贯日星,流播

芳馨。

【余音】香缣貌得三冬景,彩笔吟成万古情,临行持此为相赠。则愿你艺超

薛谭,才压秦青,那时节声价超迁迈夷等。寿人八十

南山颂载歌,北海樽频敬。西池桃并结,东土佛重生。八秩初登,伫见膺三

聘,行看受七征。享期颐松柏遐龄,宜受用桑榆晚景。

【梁州】我则见碧天边一点孤星现,陆地上千枝火树明。正生甲却值元宵景。

欢声涌沸,弦管铿锵。高开绮筵,胜会宾朋。捧遐觞翠袖殷勤,歌白雪金钗列整。

人都道降长生蓬岛仙乡,跻寿考香山老宿,东升平洛社耆英。本是个德星,寿星。

从今五福都兼并,顺天时乐天性。见尽黄河几浅清,则愿寿等岗陵。

【余音】庄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筹添数倍增,看来年渭水风云庆。名流汗青,

功莲良平,那时节爵位高崇列台鼎。咏白牡丹

不将脂粉施,自有天然态。羊脂轻捻就,酥乳砌成来。夹叶重台,妖红冶艳

都难赛。素质檀心可喜煞,水晶球无贬无褒,白玉瓣不宽不窄。

【梁州】彻赚得寻芳客争探斗买,勾引得惜花人浅耨深埋。冠群不入凡流派。

沉香亭馆,碧玉台阶,黄蜂难觅,粉蝶难猜。倚东风连理争开,迎晚日并蒂相偕。

我则道紫麝脐调合就天香,白凤翎铺排着国色,玉梅英妆点出容额。洁白,莹白。

涅难缁标格堪人爱,困雕阑脉脉犹黄你。卯酒才消晕粉腮,那时节笑靥微开。

【余音】歌钟到处携欢约,舞袖飘时压善才,博得个能是的名儿自多赖。再

休去迷花恋色,再休去惹垢沾埃。他本是个救苦难的观音离南海。

70

前过京口银山得诗二句而未就乃续成之

前过京口银山得诗二句而未就乃续成之,清代,全祖望,

庙中雷震蕲王鼓,岸口灰飞老兀魂。闻道金山但坐啸,曾无风鹤共追奔。

19

河中使君莫少卿挽诗二首

作者:汪藻(宋代)

河中使君莫少卿挽诗二首,宋代,汪藻,

表表今词伯,邕邕古德人。翱翔初画省,邂逅老朱轮。

阅世深泾渭,传家得凤麟。悬知他日大,时望属平津。

29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其二,宋代,张栻,

东君岂是结新知,谁共群芳较疾迟。不但开花高一世,更看嘉实满青枝。

56

春日苦雨二首 其一

春日苦雨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炮车云起走丰隆,河伯重驱十二童。山窍号风雷破柱,海门翻浪雨飞空。

一春狂犬吠日出,三月老农愁岁终。斗米换衾宁计直,却疑家近漏天东。

85

次韵彦章三首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彦章三首 其一,宋代,韩淲,

三篇怀友赋新诗,浑是经书有德辞。须信胸中本泾渭,交游不为俗推移。

57

不寐

作者:顾禧(宋代)

不寐,宋代,顾禧,

英雄不世出,竖子自成名。

谁谀美新笔,曾怜覆楚兵。

轻霜零病叶,急雁过寒城。

入夜愁无似,悲笳处处声。

4

千手眼观音赞

千手眼观音赞,宋代,释师观,

通身是,遍身是,观世音,无尽意。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11

次曾渔矶贺得士赟音问韵

次曾渔矶贺得士赟音问韵,宋代,萧立之,

时危多难合驱除,安见娇儿竞挽须。支厦可能扶绪汉,誓江犹欲活全吴。

疑从马革无还璧,忽得蝇头似串珠。君有诗来逾骨肉,为君吟罢酒三呼。

81

送林初心

送林初心,元代,吴师道,

溪上开樽洗客尘,千篇高咏句清新。春风冠盖英雄梦,夜雨江湖老大身。

万里燕山驰壮气,十年吴国起閒人。时来须得文章力,去看薇花紫禁春。

84

夜过元美 其一

夜过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龙,

眼厎谁同病,天涯好自亲。放歌依白日,纵饮向风尘。

世态摇知己,时名走众人。朝参君莫懒,汉主忆词臣。

67

浣溪沙

浣溪沙,明代,周思兼,

天上青鸾月下逢,玉窗斜掩影重重。吹箫人在画楼中。

问道绿阴今几许,两竿长日舞春风。潇湘秋色总无穷。

33

留云洞,次前人刻石韵

留云洞,次前人刻石韵,明代,卢若腾,

云是何方物,任人说去留;灵踪波共渺,静意石相犹。

世事棼难定,劳生老未休;偶来空洞坐,寥廓得真游。

64

出门叹二首 其一

出门叹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

黄金萧索减仲产,玉龙不死酬君恩。朝来结客青楼饮,拍马齐出春明门。

61

晚游温玉斋官邸亭台 其二

晚游温玉斋官邸亭台 其二,明代,赵完璧,

醒眼楚台烟月,推襟晋代风流。中夜烧残绛蜡,孤城唱彻银筹。

87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以赠云

作者:郑真(明代)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以赠云,明代,郑真,

白发慈亲福寿终,家山有赋托冥鸿。蓬莱影没仙游旆,泮水声残讲席钟。

萱草生寒愁满眼,蓼莪哀赋泪填胸。儒官归去征衫旧,须记灯前密密缝。

7

吊先友孙博士先生

吊先友孙博士先生,明代,吴与弼,

忆瞻颜色自儿童,回首官居一梦中。试问寂寥先友记,玉山多在白云封。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