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五马导双旌,金阙朝回合郡迎。带得自天新雨露,绿筠加倍旧时清。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六首 其五,明代,张煌言,
芥舟天地竟何如,赋就三闾未卜居。泪比鲛人长泣蚌,官轻狗监拟焚鱼。
绣弧空指燕然石,雕管将成越绝书。忽听哀吟清夜发,旅魂长绕墓门庐。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过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诵旧事,即席赋此。),宋代,黄公度,
寒透小窗纱,漏断人初醒。翡翠屏间拾落钗,背立残釭影。
欲去更踟蹰,离恨终难整。陇首流泉不忍闻,月落双溪冷。
圣皇篇,魏晋,曹植,
圣皇应历数。
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
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
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
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
陛下体仁慈。
沉吟有爱恋。
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
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
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
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
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
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
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
锦罗与金银。
龙旗垂九旒。
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
无功荷厚德。
思一効筋力。
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
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
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
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
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
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
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
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
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
何况骨肉情。
四皓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秦驱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
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道德虽避世,馀风回至尊。
嫡孽一朝正,留侯果知言。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李原之主簿投赠长篇谢以唐律,宋代,杨万里,
宝气亭前双太阿,龙光再吐射银河。伯兮西啸巴山月,仲氏南嬉楚水波。
赠以四愁真绝唱,不如一诣听长哦。簿书何至烦勾校,归校芸香蠹简讹。
清涟阁,宋代,刘攽,
平湖侵危台,天水相竞入。萦回古屿间,空阔众境集。
大邦屏东南,开府记百十。胜游虽日来,面势忍遗葺。
能声绍岂弟,敏政常暇给。喜闻栋梁新,甫见规模立。
横空眩藻丽,构迥愁嶪岌。居然心意会,似匪人谋及。
草树亦增华,神明非旧习。青凝夕霏翠,冷激回风湿。
去鸟指暝飞,潜鳞视幽蛰。达生贵夷旷,外物辞妄执。
皋壤正欣然,苍波仍可挹。虽云吏隐最,世复登贤急。
徒使棠树诗,千秋意相袭。
食雪,宋代,赵孟坚,
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兴生,谩把烹茶夸婢子。
我生徒饱太仓粟,慨怀伊人常缩恧。
我才又无挥翰手,食此岂不颜增存。
浪游枉自在江湖,几年见雪一语无。
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
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
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
一抄入品清风生,再抄乍觉心眼明。
连抄疾啜盘已竟,肌肤起粟神魂轻。
食罢拱手谢苍天,小儒不学食露盘,
无补多慾妄求仙。愿言片片皆诗料,
吐吞造化归毫端。亦不吟河桥送别凄凉句,
亦不吟依本胡芦取天怒。但愿冰棱雪块在心胸,
飘飘解做梅花赋。
和石苍舒喜雨,宋代,李复,
元祐丁卯春,旱日透地赤。三农失岁事,嗷嗷嗟艰食。
宸心动恻怛,祠祷驰星驿。张图绘玄龟,探穴求苍蜴。
荒潭几挈瓶,方坛徒舞觋。神龙忽应求,飞洒自前夕。
荡涤六合清,万物湔蒸疫。阴阳有沴气,备禦须多术。
圣人不罪岁,能助天地力。风流仍叔诗,宣王中兴日。
恭和御制回銮诗二首 其一,宋代,慕容彦逢,
日转蓬瀛诏跸归,晚阴风色倍清微。从教小雨沾花润,不放纤尘傍辇飞。
万井欢心陪盛观,盈涂嘉颂纪鸿徽。时和岁稔民同乐,古昔升平似此稀。
叔问作崇兰馆图画叔问去非与余相从林壑间二公各题二绝句余同赋四首 其三,宋代,程俱,
道义宁论故与新,纷纷谁复继雷陈。图形预作山林约,笑杀青云得路人。
泊鲁桥次九逵韵,明代,文徵明,
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苧。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
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
送练生还峡江并柬黎明府有引,明代,卢龙云,
海畔移家号义门,忠魂馀庆及闻孙。此生自幸天无外,异地长怀江有源。
物色几年劳梦寐,奉尝千里托蘋蘩。荒凉故宅成羁旅,推食犹凭地主恩。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